李金明:勤于学习为写作增添最大助力 | |||
——参加铜川矿业公司2019年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心得体会 |
|||
煤炭资讯网 | 2019/11/1 21:52:12写作 | ||
近日,我有幸参加了“铜川矿业公司2019年新闻宣传工作培训班”的学习,这次给我们培训邀请到的老师,他们用专业的角度,独特的见解从多个方面给我们分享了写作、采访技巧、新闻摄影、影视创作、舆情处置、史志编纂等方面多年来的宝贵经验,与我们来自公司各基层单位的通讯员一起“聊了聊写作的那些事儿”。 这次的授课到更接地气,更切实际,大多数都是我们投稿息息相关的网站和报社前辈,我收获颇丰,简而言之要想谱写出一“曲”好的新闻影视佳作,需要做到“八个字”——勤写、勤练、勤想、勤看。 勤写,培养写作生花笔。常言道:“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所以想写好的新闻,重点在“写”,得多写,写的多练就自然能写好。反之则是久不练笔要手生,陕西日报社驻铜记者站站长杨光老师以自己的故事为例,给我们讲述了他初出茅庐从事新闻工作的经历,他坚持着不停地写、不停地改、不停地总结经验,到后来可以“出手成章”都是一点点“写”出来的。他的经历和毅力让我仿佛看到现实中真的有铁棒磨成针错觉,鼓舞着像我这不是科班出身并扎根在基层的普通通讯员,在不断的写作中培养自己写作能力,就会发现文章一次比一次会写的好,即使写的不好,也坚信下一次会写的更好。 勤练,累积写作“经验库”。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不管是写作还是影视创作,前提就是要有写作经验的支撑,而写作经验只能通过勤学苦练,因此只有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多看、多练,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增加自己的新闻敏感性,经验才能慢慢积累如溪水汇聚成江河。就如中国煤炭报驻陕记者站站长孙枫凯老师课堂上给我们说的,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自己观察后,不难发现有些大新闻就是写的身边的小事件,多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方式,比如工作中的一个新举措、小变化、微创新等等。这些司空见惯的事在平常人的眼中不过就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但在有心观察、细心积累的新闻工作者的“火眼金睛”里,这些事情就是闪闪发光的写作素材。孙枫凯老师在谈到提高观察能力时说的很到位,要带着思考、转换角度去观察身边的人、事、环境以及工作的细节等,拥有良好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不仅可以写好新闻,还可以帮助写作水平的进步。 勤想,“琢磨”出创作新亮点。有道是“学而不思则罔”,同样的,不对所积累的素材加以思考,那写作也就没什么新颖,也没有什么亮点可言。创作就是要多想,对素材进行有目的性的加工提炼,“想”出有价值的亮点。在手中有限素材的情况下,还要认真思考用什么样写作手法、框架结构,“想”出来后再去撰写一篇能吸引眼球的新闻。如同陕西资深青年编导周林老师给我们上课时,通过限定条件,跟我们学员现场发挥想象力,构思出一个完整而又幽默的的故事并制作成带有喜剧效果的视频短片。一下子把我们的注意力和创作兴趣引向高潮,也让我们能通过简单事情深入了解到创作的乐趣。 勤看,开拓写作新闻眼。都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拿出手机看新闻,便可细看天下事,多看,多读不仅能扩充一个人的知识量,更重要的是能开阔眼界。在写作时既有知识的支撑,还可以换个思维,从记者角度感受写作手法。积累自己写作能力,作为一名基层通讯员,要想写好一篇标新立异、质量优良的好的新闻稿件不仅要有写作能力,还需要有发现新闻亮点的眼睛。 在这次培训里,老师们毫无保留的“传经送宝”,使我写作经验更为丰富,不仅让我认识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不足之处,还为我在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上指点迷津。接下来,我会鼓足干劲,自我加压,用我的所学所悟不断付诸实践,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基层新闻宣传工作者,为公司追赶超越添光增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