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兴:第一次上稿经历 | |||
煤炭资讯网 | 2018/12/24 13:31:17写作 | ||
还记得那是2002年5月,我刚进柏林煤矿政工部,什么都不懂,写作、计算机运用知识对我都是一片空白。在身边同事的帮助下,我开始逐渐接触写作,当时我连打字都不会,于是每天背五笔字根表,并结合相关字开始测字,练习打字,学习别人写的东西,有时一整就是深夜。 那时候,矿上还没有用上宽带,我们的电脑也不能上网,每次投稿都是用信寄,投达竹公司内部媒体都是用内部信封,叫办公室的小车司机带上去,外部信件尽是用信封邮票寄,每次寄信到编辑手中时,新闻已变成了旧闻,每次寄稿件都是一个信封装几篇稿件,还要看下是不是超重,超重了还要再贴一张邮票。每次一寄就是20个左右,一个月要投5、6次,可总是石沉大海的多,加上当时各级领导给我的压力,自己感到越来越没有信心了。我至今还记得当时在6月21日上的《达竹矿工报》一版的一条简讯,写的矿加强职工安全学习的措施,就100多字,当时是《达竹矿工报》原总编辑贺天生给我修改并刊用的。 那一年《达竹矿工报》举行写作培训班时,我亲耳聆听了编辑的授课,并见到了朝思暮想的编辑老师们,感到非常高兴,总是觉得自己有问不完的问题,我的思路也随之更加开阔。《四川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经理日报》等报刊我也相继上稿,当年我在地级以上报刊上稿28篇,《达竹矿工报》上稿26篇,获得了达竹公司优秀通讯员称号,也赢得了矿各级领导的肯定。 2003年,矿上使用上了互联网,那时虽然网速慢,容量不高,但是终于有了网络,我逐渐学会了自己申请电子邮箱,通过使用电子邮箱对外发送稿件,我还帮助其他同事申请电子邮箱,使矿宣传工作彻底与信封寄稿件告别。那时,许多稿件总是在第一时间到了编辑那里,还记得有一次《中国矿业报》编辑王新生将我写的一篇关于安全方面的稿件用电子邮件给发了回来,并提出了几方面的修改意见,通过了来来往往的六次大的修改,方才定稿,最后被《中国矿业报》刊用。 后来,听说别人用QQ与编辑聊天,探讨稿件修改,自己也申请了QQ,并加入了部分报社的QQ群,也编辑的联络大门从此更加容易了,报社的报界方略,近期宣传工作重点也逐渐了解,自己也从此写稿、投稿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看到自己写的东西变成作品变成铅字或在网站使用,心理总是有一点安慰,自己的辛苦总算没有白费。 我的写稿、投稿经历已有16年,但第一次上稿的经历却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