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讯 2月10日消息,在“2017亚布力论坛”上,中国工商银行原董事长、中国-中东欧金融公司(中国-中东欧基金)董事长姜建清首次公开谈及其早年的上山下乡及煤矿工人经历,从农民、矿工到银行家,姜建清感慨道,早年的经历会在人生留下烙印,有时候也会对你的行业有一定帮助。
据“共和国60年影响中国经济60人”专题整理的简历,姜建清1953年2月出生于上海。1970年,他加入上山下乡的洪流之中,在江西广昌县插队。
他回忆道,在农村除了当过农民,还做过教师和农村干部,后来,他的哥哥大学毕业后分配到煤矿工作,那时候开始觉得农村没有太大前途,所以到煤矿当了工人。姜建清表示,农民的淳朴与艰辛对他影响比较大,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也是农村经历给予他的启示。
1976年至1979年的三年间,姜建清在河南焦作煤炭做煤矿工人。姜建清也给这段经历作出了总结,他感触最深的就是纪律性和责任感。
“当工人就是讲究纪律,尤其是在大工厂,一个矿难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多个环节出问题,所以工人必须要严格按照规矩来。第二就是责任,煤矿里有灾难,也有事故,一个矿区的领导和工人,都要担起安全的责任。”
有分析认为,9年农村、矿区生活的磨砺,在姜建清的性格中塑造起坚韧的一面,对他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姜建清对这段经历倒显得颇为“淡然”,他觉得,人的成长有各种途径,不一定像他这样才是成长,年轻人不会再走他这样的道路。
“人一生的经历就像是吃不同的食物,很难说哪种食物对成长很有帮助,但是你的经历会在人生留下烙印,有时候也会对你的行业有一定的帮助。”
他特别举了个例子,2002年时,他去山西大同考察,当时正值中国煤炭进入低潮,银行普遍存在大片的不良贷款。在这种“非常环境”下,他作为煤炭行业曾经的从业者,以吨煤成本来衡量企业价值,最终帮助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新浪财经 彭苏平 发自亚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