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关锁:人类始祖伏羲女娲故里寻踪 | |||
煤炭资讯网 | 2016/8/20 10:15:59小说林 | ||
(河底风情录之七)
我的家乡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河底乡西北部,巍然屹立着一座雄伟壮观的山峰——风葫芦嘴,此山为吕梁山之余脉,横亘尧都、乡宁、吉县、蒲县四县(区)边境,海拔1815米,是尧都区西北地区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峰。亲临此山的人都会大惑不解,即便是在隆冬,这里也并非北风呼啸,为何以“风葫芦嘴”称之呢?
小时候,听祖母绘声绘色讲过一个很有名的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家乡一座大山上住着一户人家。这户人家除了有兄妹二人,大门外还有一只硕大的石狮子。兄妹俩自幼常在石狮子身边抚摸玩耍,有时还给石狮子嘴里喂饭吃。一日中午,突然石狮子突然开口讲起话来,告诉兄妹俩说,人类三日内将有一场灭绝人类的劫难,看在兄妹俩时常给自己喂食的情分上,三天后的此时此刻,兄妹俩跳到石狮子嘴里,就可躲过此劫。兄妹俩将这个消息偷偷告诉了父母和乡亲们,结果却被大家狠狠地奚落了一通。他们认为,石狮子怎么会说话?况且,风调雨顺地也没有任何劫难来临前的迹象和预兆,大家都没有放在心上。三天后,兄妹俩按时来到石狮子身边,并跳进石狮子的嘴里。就在石狮子合上嘴唇的时候,天地间电闪雷鸣,暴风雨顷刻而至,而且一下就是七七四十九天。除了兄妹俩被石狮子解救到山顶外,世间的人全都没了命。后来,雨停了,人间也只剩下了兄妹二人。为了人类不被灭绝,石狮子就劝兄妹赶快成婚。兄妹二人不同意,石狮子就说你们听天意吧,这里有一套石磨,你们快把石磨上下扇分别推下沟去,如果两块磨扇能自然合在一起,你们就成婚,如合不到一起,就让人类灭绝吧。说来也怪,两块磨扇在沟底很远的地方竟然严严实实地合在一块了。两块石磨扇虽然合在了一起,但兄妹俩还是不愿意成婚。石狮子不耐烦了,它让兄妹俩一人拿只针,另一人拿条线,然后隔着一条宽宽的山沟对抛针线。这一回更让人惊异,兄妹两人隔沟抛出的针线竟然在半空中穿在了一起。后世民间把给青年男女作媒叫作“穿针引线”,据说也是出自这个传说。长大后,我才知道,故事中的兄妹俩就是华夏始祖——伏羲和女娲。虽然这是一个民间传说,但其中的真实成分却不能轻易否定和排斥。那就是,远古人类大约在五六千年以前,一定遭遇过一次世界性的洪水灾难,而这场灭顶之灾看来也给家乡这块地方打上了某种烙印。吉县人祖山毗邻山区发现的古代岩画以及距离人祖山不远的下岭村柿子滩发现并发掘过约1万年前的古人类遗址,均说明我们华夏民族的先祖们曾经生活繁衍在晋南山区一带,当也是不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这段传说,在唐李冗所撰的《独异志》中有记载,不过内容上有点出入。据说,当年哥哥实在无颜与妹妹行男女之事,妹妹只好“结草为扇,以障其面”,含羞反过来亲近哥哥。他们兄妹就这样做了夫妻。后世人们结婚时,总是说“天作之合”、“天定良缘”。新妇头盖红纱巾,俗称“盖头”(实际就是“遮羞布”),就是效法女娲“结草为扇”而来。
伏羲女娲的故居在哪里?举国上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临汾市吉县和洪洞县赵城镇各以传说、出土文物、碑铭、祭祀庙宇、陵寝、纪念宫殿以及岩画、古迹等等为据,言之凿凿地称自己的家乡是伏羲女娲的故居。尤其是吉县人祖山建有伏羲氏宫殿,名曰庖羲氏故宫,每岁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祀不绝,俨然已形成颇具规模的伏羲人祖文化优势。人祖山有一处叫“滚磨沟”的地方,据说就是当年兄妹俩推下石磨的地方。人祖山上还有一个叫作“穿针梁”的地方,据说当年风姓兄妹就是在这里把针线抛穿在一起的。但据笔者愚见,风葫芦嘴作为伏羲女娲故居的依据,可能更为合理,更能服人。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所载:“……河水南迳北屈县故城西,四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常其冲飘也,略无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也。”郦道元《水经注》中的“风山”与风葫芦嘴均有一个“风”字,决非巧合。其一,“风葫芦嘴”中的“风”字,原本就是伏羲、女娲的姓氏,“葫芦”是伏羲的名字,据有关专家说,“伏羲”就是“匏瓠”,也就是“葫芦”的意思。而“嘴”字,可能和兄妹俩躲在石狮子嘴里避难有关。其二、据唐末李冗撰《独异志•卷下》中记载:“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上,而天下未有人民。又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其妹上昆仑山,咒曰:‘天若遣我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是,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乃结草为扇以障其面。今时人娶妇执扇,象其事也。”风葫芦嘴山上有山洞,“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常其冲飘也,略无生草,盖常不定,众风之门也。””,这就明确告诉我们,“风葫芦嘴”之得名,当含“崆峒”、“窟窿”的意思。而“窟窿”,又与“昆仑”谐音。第三,风葫芦嘴是尧都区海拔最高的山峰(吉县人祖山海拔只有1742米),兄妹俩在这里顺利躲过洪水之劫,合情合理。由此可见,“风葫芦嘴”就是郦道元《水经注》里的“风山”,也就是唐李冗《独异志》中所说的伏羲女娲兄妹所居住的“昆仑山”。在河底通往枕头乡的途中,有一个叫十亩梁的山梁,“十亩梁”与“石磨梁”谐音,这里应该就是当年兄妹俩推下石磨的地方。附近还有一个山沟叫“银子沟”,“银子沟”与“引针沟”谐音,这里应该就是当年兄妹俩穿针引线的地方。只是家乡河底人文化意识淡薄,对历史文明和传统文化考察和关注不够罢了。
据说伏羲女娲兄妹结为夫妻后,尽管灾后物资匮乏,满目疮痍,但夫妻俩夫唱妇随,琴瑟和鸣,早出晚归,勤劳耕作,生活还是较为和谐、温馨、美满的,所以,后世民间新婚闹房时,也希望小两口能以兄妹相称,促使感情融洽。因此家乡一带流行着这样一首闹房歌:“粉壁墙上一朵花,花儿爱我我爱它,奴家身小力薄探不着,叫声哥哥你拤一拤。(抱的意思)。”这项游戏,常常因新妇含羞把“哥哥”叫不响亮或而含糊其辞,闹得哄堂大笑。传说伏羲女娲婚后,虽生育后代,但繁衍速度远远不能适应天下的需要,女娲便抟土作人。古文献《太平御览》中说:女娲抟黄土作人,因力不暇供,于是从山崖壁上拉下一藤条,引伸在泥泞当中,洒以为人。这方法果然省事得多,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后世平阳民俗曾出现仿效女娲捏制泥人,施以彩绘,陈列于市场卖给无子嗣之人;节日中,捏制面人食之;老人逝世后,要用绸缎布帛制作若干子孙娃娃,与死者同葬。这些都是为繁衍后代,子孙兴旺。对于女娲造人的传说,又衍化出残疾人由来的故事:说是女娲废寝忘食的抟土作人,不料又一天,一场大雨把未掩盖的泥人淋得缺胳膊短腿,少鼻没眼,后来就变成了残疾人。
伏羲女娲繁衍人类,出于母系氏族社会,人们只知有母,不知有父,因而对母亲十分崇拜。家乡河底东安行政村大庙的“奶奶庙遗址”和乡邻们逢年过节炸的油托(红白分明,其造形和颜色酷似女阴。洪洞一带则称“妈托儿”。),昭示了远古人类对母亲的尊敬和对女性生殖的崇拜,也非常贴切地表达了母亲生养、抚育、期望子女的深情,是女娲的后代对生殖崇拜独有特色的保留。
传说中,女娲为人类的婚姻之神,古称“臯禖之神”,即高媒。《路史》中记载:“女娲祷祠神,祈而为女媒,因置昏姻。”是说女娲造了人以后,他向神祇祷告,担当了媒妁的任务,替人间建立了婚姻制度。后人崇拜高媒,在婚配时,总要由媒妁来往说亲,因而有“无媒不成亲”之说。特别在封建社会,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是现代,有的人本来是自找对象,在举行结婚仪式时,为掩饰自由恋爱,求得明媒正娶,婚姻完整、有礼,还要另找一位朋友,作为介绍人。在家乡河底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说媒谣”:“鸦雀子(喜鹊)喳喳,扎梅花,梅花地里谁来啦?‘媒人婆,干啥哩?’‘给咱女子寻婆家。’‘咱女子,不十七,不十八,掌不了钥匙当不了家。前墙底,舀好面;后墙底,舀杂面。一揉揉了个金蛋蛋。擀成一张纸,切成一条线,煮到锅里莲花转,挑到筷子上打秋千,吃到嘴里拉丝线……’”从“说媒谣”中就可见一斑。传说为繁衍滋生人类,伏羲女娲为人类作笙,古文献《世本》中说:“女娲作笙簧。”笙,其义同“生”,象征的就是人类的繁衍滋生。笙又称“芦笙(葫芦笙)”,在我国北方少见,而在西南方的的苗、侗等族人民还吹着它。说起吹芦笙,在这些古老民族中实在是欢乐的盛会。每届春二三月,青年男女们总是穿着鲜丽的衣服,选择一处平坦的地方为月场,相率跳月。这时男的就吹着芦笙在前面做引导,女的摇着响铃在后面跟随着,双方如果跳得情投意合,他们就离开月场,到幽僻的地方去。看来,笙这种乐器的制造,原来和爱情与婚姻紧密关联着的。作为高禖之神的女娲,她为她的后代制造了笙,那当然是很自然的。在北方虽没有芦笙,则常常把普通乐笙与生育、繁衍子孙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绘在图画中。如平阳传统木板年画“莲生贵子”,悬挂在卧室里,不仅体现了女娲为人类造“笙”的功迹,而且反映着人们的良好心愿。因为“莲”“连”谐音,“笙”“生”谐音,莲花,即荷花,用以喻女性,小孩怀中抱笙,合称“连生贵子”。据三国时蜀人谯周《古史考》中说:“伏羲制嫁娶,以俪皮为礼。”《路史•后记一》中又说:“(伏羲)正姓氏,通媒约,以重万民之利,丽(通“俪”两张兽皮)皮荐之以严其礼。”就是说伏羲制定的婚姻礼节,男方要拿两张鹿皮送给女方做聘礼。后世民俗,大凡男女结婚,男方都要付给女方一定的聘礼,甚至后来发展到女方公开向男方索取重聘风习。从以上来看,说明伏羲时代已结束了“男子杂游,不媒不聘”的血缘杂混阶段,社会进入了婚外族阶段。从而提高了人口的生育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人口的体能,推动了社会进步,放射出古代文明之光。
传说中,女娲不但是婚姻之神,还兼着子孙娘娘的职务,专为人间送子。因此,过去在家乡一带,各地都分别建有“子孙娘娘”、“送子娘娘”、“后土圣母”等名称不一的“娲皇庙”。这些庙一般建筑庄重,殿宇配套,古树参天,松柏长青,香烟缭绕,鼓乐奏鸣,沉浸在一片神秘、庄严,受人敬仰,让人顶礼膜拜的威严森然气氛中。这些庙的主神,推寻本源,实际就是女娲。所以旧时没有子嗣的人家,每每要到庙里求子。凡是求子后生了的,还要用各种方式还愿。有的到庙里去上布施,有的还要说书、唱戏。求子者多是婆婆、妯娌代替。求子时,还要念念有词:“要个聪明伶俐的,不要憨水鼻涕的;要个能写会算的,不要穷汉卖炭的;要个有才成器的,不要说书唱戏的。……”
中华民族历来把龙作为自己的图腾,自称是龙的传人,龙文化在华夏文明中具有博大精深的文化涵义。临汾民间流传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和节日,称龙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可见龙在人们心中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汉代王逸在《楚辞》中注曰:“传言女娲人头蛇神,……。”他的儿子王延寿在《鲁灵光殿赋》中也说:“伏羲鳞身,女娲蛇躯”。据说那是汉初艺术家根据当时民间传说画在鲁国灵光殿的壁上,王延寿游鲁时所目击的。后世出土的许多汉代石刻画像和塼画,伏羲女娲都是如此,而且紧紧缠绕相交。人称“伏羲女娲交尾图”。后来不少研究家认为,应是“龙身人头”。从这些记述来看,华夏文化中的龙图腾崇拜,应该始于伏羲女娲时期。由于伏羲女娲为人类建立了婚姻制度,因此后世民间也常把婚配说成是“龙凤配”、“龙凤呈祥”。
相传女娲“炼石补天”,使人们得以安生。这是她对人类最大奉献之一。较早记载在《淮南子•览冥篇》中,大意是:上古时候,天崩地裂,大火蔓延,洪水泛滥,恶禽猛兽,残害人生。于是女娲熔炼了五色石块填补苍天的窟窿,斩断大龟的足来代替天柱,把天撑持起来,又杀死兴波作浪的黑龙,然后把芦苇烧成灰,堆积加多,用以堵塞洪水。这些大事,为后世衍化了很多民俗事象。一是祭神求雨。女娲炼石补天,最终目的乃在于平息洪水,所以从后世的某些风俗习惯看,还可以得到一些旁证。当天旱没雨,禾木遭灾时,人们总要到大庙和泉水边向神求雨。这位神就是女娲。东汉王充的《论衡•顺鼓篇》里说过:“雨不霁,祭女娲。”因为女娲补天,霖雨就止住了,由此看来,女娲又当是主晴霁之神。平阳一带祈雨祭神各地不一,一般都到龙王庙、或水神庙里求雨。据笔者村中一位老者讲,他清楚记得,文革前村民在冯南庄娘娘庙前祈雨的场景。二是女娲用芦苇烧成灰堵塞洪水,民间则演化成女娲用芦苇筑成堤坝阻挡洪水,为永记女娲用芦苇堵水解救百姓的功德,家乡一带就把芦苇叫成“女(雨)杆儿”,把用芦苇编织成的帘子,称做“女(雨)箔”。建房时,扑在房顶上,抹上黄泥,覆盖青瓦,以防漏雨。三是女娲补天后,警示后人:天不但没补完,已补好的天不会一劳永逸,他定下正月二十五为“天穿节”,流传后世,演变成补屋。这天,在家乡民间,多数人家均做春饼,俗称“摊馍馍”。其做法,是用白面或米面加温水化成糊状,放进调料,然后舀一勺倒在烧热的油鏊里,再将油鏊端起旋一圈,使面糊流散布匀,约几分钟即可成薄饼(煎饼),除家人食用外,还要取出一些投至屋顶,以示补天。有的地方,也把这天叫“添(填)仓节”,要将事先备好的胡萝卜丝、豆芽、粉条、韭菜、菠菜、藕丝、肉丁之类的菜馅,摊在春饼上,卷成一卷(俗曰“卷卷”)食用。于晚间向仓廪、粮瓮之中投放些许,以示填仓。《淮南子》中记载,女娲完成了创造人类、建立婚姻制度和炼石补天的伟大功业,“不彰其功,不扬其名” 逍遥自在地登上九天,宁静而和穆地在天帝的处所休息下来。人们仰慕女娲,所以,在民俗里,人死以后,也总是安慰逝世者安息吧!上西天吧!驾鹤西游吧!祝愿上天堂休息。
伏羲为后人所敬仰,主要在于传说中他创造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事物。诸如:钻木取火、始作八卦等等。上古时期,在大雷雨后,山林起火燃烧,根据发火原理,钻木取火,将火种取回山洞,给人们在生活中广泛使用。这是伏羲的开创之功。这样,使人们的饮食得到改善,改变了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方式。并使后人得到启发,创造了用火镰撇火以及后来用打火机取火的方法,使人类社会进入文明的时代。古籍《易•系辞下传》、《太史公自序》、东汉王充《论衡•作对篇》中,都有伏羲根据天气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易学八卦的记载,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所以民间占卜、算卦、看八字,选宅基、定坟茔,都要看风水,确定佳日吉时。特别是宅屋营造,均要按照八卦,下罗盘、定乾坤;讲究地形、方位、水流、出路;要求宽敞、通达,有依靠、有出路,后有山,前有川,向阳通风,通行顺当、美观。伏羲始作八卦,其意义还在于开启中国古文字先河,结束了人类“结绳纪事”的历史。此外,伏羲还发明渔猎工具,教人以猎;去巢穴之居,始创建造房屋;养蚕织布,改变人们的穿着;创制杵臼,万民以济;尝味百药,制造九针,给老百姓医治百病。伏羲不只是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更凭借创文字、造书契、作历法、发明乐器、制礼作乐,推进了社会文明。这就不难看出,伏羲对人类的贡献是相当大的。
民俗是历史的记忆,传说是历史的影子。正如高尔基在《文学论文选》中所说:“古代‘著名的’人物,乃是制造神的原料。”又说:“在原始人类的观念中,神并非一种抽象的观念,一种幻想的东西,而是一种用某种劳动工具武装着的十分现实的人物。神是某种手艺的能手,人们的教师和同事。”这就是说,如果生活里没有此人此事,是意想不到和臆造不成这样令人相信的故事,更不会有世代流传不衰的影响和衍生那些伴随人们生活的薪火相传的民俗风情。家乡人民流传至今的这些民俗风情,作为华夏文明宝贵的文化遗产,理应被很好地记录、保留、传承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