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亮:胭脂泪(长篇小说)二十六章 创业(一) | |||
煤炭资讯网 | 2016/12/4 10:11:55小说林 | ||
胭脂回到了家,第一件事就是拜会李建国,这是她家的贵人。 李建国住在公社所在地,一溜六间青砖瓦房,雕梁画柱,很是气派。院子很大,种了一片菊花,到了秋天,院子里一片金黄,让人心旷神怡,金菊的香气在空气中四处弥散, 清新湿润的冷空气吸入五脏六腑,顿感沁人心脾, 芬芳的气息钻入肌肤的每一个毛孔中去,感到从里到外的通体舒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抬眼望去,远处黛青色的峰恋在朦朦胧胧的晨雾中高高耸立,若隐若现,一轮红日在天际线冉冉升起,晨雾被清风吹散后,山坡上常绿的松柏郁郁葱葱,四季都是生机勃勃,偶尔,湛蓝的天空中飘来一片闲云,或是几只野鹤盘亘,这里就是桃花源,李建国喜欢的就是这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房背后是山根下的一片年代久远的松树林,方圆十多亩,这里曾经是虎子老祖宗留下的产业,在土地改革时,划归集体所有。林间,高大的松树直刺苍穹,笔直粗壮的枝干上,虬枝交错横生,间或有几棵像苍龙一样的古柏树,斜斜地盘旋着伸展向天空,斑驳的树皮就像一块块龙鳞。 每年的春夏时节,青草丛中点缀着牵牛花和其它不知名的各色小野花,花香味儿、青草味儿、清新的泥土味儿混合着松脂的香味儿,在林子里弥散开来。林子中间有片小空地,地面平坦得就像一个秋收的小场面,每天清晨,李建国都会穿上练功服,在树林里跑上一圈,在这儿打两趟太极,吃过早饭再去上班,日子过得悠闲而规律。 早晨,林子里的空气特别湿润清新, 混合松脂散发出的芳香味道,间或不知什么地方传来几声清脆悦耳的鸟转莺啼和枝头巢窠里的喜鹊喳喳的叫声,不时冒出一两只贪吃的花鼠,在松树枝上灵活地穿上跳下,这一切都让人感觉回归自然的惬意。这天清晨,李建国起得有点早,就在林子里多练了一会儿,直觉得身上微微出点汗,才收势。早晨每天练过功后,多巴胺分泌会特别旺盛,李建国的心情都很好, 这是他坚持多年的原因。他吃过早饭,刚准备上班的时候,胭脂来了。 胭脂拎了两瓶汾酒和两条玉溪,用一个黑色的袋子装着,就骑着辆自行车来到了李建国家。胭脂刚要准备敲门时,正赶上李建国刚要出门,胳膊下夹着一个黑皮的公文包。 李建国见是胭脂来了,有点意外,也很高兴,脸上呈现出一种意外的惊喜。 胭脂的知名度在这个小地方很高,李建国对她初次印象非常好,知道她是个聪明能干的姑娘,后来看到胭脂相继盖了门面房,开了凉粉摊、小卖部和土产店,再后来,她又盖了村子里数一数二的二层楼房,把虎子这个家庭搞得像模像样的,同时她也成这附近十里八村远近闻名的大能人。他觉得当时没看错这两个年青人,也为这两人取得今天的成绩而高兴。 “姑父,您要上班了?”胭脂忙不迭地赶紧说话。 “胭脂,你这是有事吧?赶紧进屋。”说着,把胭脂让进院子里里,领养胭脂进了屋。 虎子的表姑正在收拾桌子,看见胭脂来了,非常高兴,热情地招呼胭脂落座。胭脂随手把黑色的袋子放在了沙发角落里。 每次胭脂来,都会陪她聊半天,李建国家里只有一个闺女,在北京上大学,只有放假的时候才回来,平时家里只有媳妇一个人。李建国的媳妇非常喜欢胭脂,她把胭脂看作自己的女儿一样。她给胭脂泡了一杯上好的信阳毛尖,放在胭脂面前的茶几上。 “表姑,您别忙了,我和姑父说两句话就走。”胭脂满脸堆笑,有点歉意。 “没事儿,客气啥,一会儿,咱娘俩儿好好聊聊。”虎子的表姑在胭脂面前没有一点架子,显得真诚得体。 胭脂知道李建国时间要紧,就直接开门见山地把黄有贵和她说承包砖厂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李建国,同时也把 她批点宅基地开个农家乐的附加条件的想法也讲了一下。 李建国没有说话,静静地坐在沙发上,两眼看着玻璃杯里的毛尖在水中渐渐地舒展,他在寻思这是个大问题,不太好解决,尤其是不能以权谋私,不能被人抓住把柄。 胭脂一看这情形,知道这事有点不好办, 得费点儿周折。 虎子的表姑在一旁干着急,“你倒是给孩子想个办法,这是个好事。”李建国思忖了有那么几分钟时间。 “承包砖厂是好事,带领村人致富肯定没错,但是这个附带宅基地的事儿还真不好办。”李建国确实想帮这个忙,可是不能因为这点事儿,给别人留下话柄。 “姑父,您看有没有其它渠道?给我支个招儿。”胭脂有点不甘心。 “这事儿我还真不能直接出面儿,你自己出面也办不成,只有通过村委会的正式渠道递交报告,才有可能办成,当然我也会在背后尽力地帮助你。”李建国想把这事儿放在公社会上议一议,集体讨论一下。 胭脂一听,有门儿,“姑父,公社那块儿您多操点心,村子里我去想办法。” 李建国给支了个招儿, 他让胭脂出面让黄有贵代表村委会出面打报告,按正规程序办理,当然有什么问题他会从中尽力周旋。 “那就试一试,办不成,你可别埋怨我。”这事儿,李建国是真没底儿。 “那我上班去了,你再和你表姑多聊聊,她整天也没个说话人,就在家看电视。”说着,李建国出门了。胭脂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胭脂从袋子里取出一件手工编织的毛衣在表姑身上比划了一下,说“您试试,这是我前几天给您织的,穿上看合适不合适。”胭脂是个有心人,吃水不忘挖井人,点滴之恩,她都记在心上…… 第二天,她就和黄有贵简单说了一下,黄有贵老谋深算,一听就明白。黄有贵于是以村委会的名义打了份报告,亲自递到公社书记李建国办公室。 李建国组织公社领导干部开会讨论这个事,他简要叙述了事情的经过后,来了个总结,也就算是开场白。 “黄大富交给公社的这个报告,主意是挺好,胭脂也确实能干,我想大家也都有目共睹,这事的关键就在这个附加条件上,关于宅基地的审批,公社里是有严格规定的,按道理来说,我们是不能违例的,可是现在是个特殊情况,它能为村里解决四十多户人家的吃饭问题,能带领乡亲们集体致富,这是个好事,如果村子里这样的能人多几个,咱们公社的经济就会上个台阶,贫困的帽子也就快摘除了,我个人意见是同意。”他给审批地基定了个调。说完,他看了看身边的专管宅基地审批工作的副主任王权。 按正常情况来说,李建国说完,该由公社主任发言了,可是李建国却把目光投向了王权。 王权清了清嗓子,“我分管宅基地审批工作,我给说说。黄大富提交的这个报告,是带领乡亲们致富,是搞活村里经济的一个思路,我们公社应该给予支持,尽力创造条件,既然村里提交了报告,我觉得应当给予审批,表明公社支持的一个态度。” 这砖厂承包的事关系到村里四十多户人家的生活问题,不是小事,根据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又有领导说话,其它人也相继沿着一把手和分管领导既定的思路走了下去, 所以这个报告就在会议上顺利通过了。 李建国是玩弄权术的高手,轻轻的一个起式,就不露声色地达到了目的。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胭脂是谋而后动。砖厂也能承包了,还顺带批了六间房的地皮,足不出户,就能带领村子里一成的劳力发家致富,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胭脂的心里一甭提多高兴了。 接下来,就是考虑费用了。胭脂考察过砖厂,虽然前期效益还可以,不过规模太小。她决定要干就要干好,要带着全村人共同致富才行,要对砖窑进行改造,只有一部分设备还可以利用,绝大多数设备都得重新购置,村里的承包费倒是可以缓一缓,但是改造费用和添置设备费用大约十多万元,这不是个小数目,胭脂手里没钱,胭脂想到了信用社贷款。 胭脂来到了公社信用社,想了解一下具体的办理程序,信贷员给了胭脂一套表格,并告诉胭脂填写方法,胭脂按要求填好表格后,信贷员帮着审核一遍后,基本上没啥问题,就是需要担保,一上要求有实物担保,二是由于胭脂是创业贷款,数额巨大,要求村委会提供担保证明,这些都不是问题,胭脂第二天就把相关的担保材料交给了信贷员,信贷员告诉胭脂过个十来天过来看看。 胭脂心里着急,十天时间一过,就找到了信贷员,“贷款没批下来,过几天再来。”就这一句话,信贷员不冷不热的答复让胭脂感到纳闷。后来,胭脂又找了信贷员几次,还是同样的答复,胭脂心里就起了疑惑。 改革开放后,国家支持农村经济,鼓励个体经营,所以最开始时,只要有创办项目,都可以进行无息贷款,所以有点头脑和胆量的人都发了财,只有那些前怕狼后怕虎的老实人还在解决着温饱问题。后来,因为是无息贷款,所以有一部分贷款人就赖着不还,还有少数一部分贷款人是确实没挣到钱,还不了,所以国家就加强贷款管理,降低还贷风险,同时严格了贷款审批程序。胭脂这次是有息贷款,虽然手续完备,但不知什么原因,一直办不下来。 胭脂就想到了黄有贵,黄有贵是村里的能人,经常代表村里去公社办事,对公社里的事情也比较了解。 她把贷款情况简单和黄有贵说了一遍,老头一听就明白了,胭脂这是碰到小人了,不知是哪个环节卡住不给办, 一句话提醒梦中人,胭脂才明白为啥这么长时间,手续还没有批下来的原因,是有小人作秽。刚好,信贷员和黄有贵还有一点亲戚关系,老头便领着胭脂又来到了信用社。 信贷员一见黄有贵来了,态度立马有了转变,笑脸相迎。 “您老咋想起来我这了?”信贷员边让座,边问老头,其实他一看到老头和胭脂一前一后进来,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 “我来看看你,顺便问问她的贷款到底是啥情况?”老头也没绕圈子,直奔主题。 信贷员一听就是这事,就压低声音说:“劳驾您老爷子出马,我肯定帮忙,不过这事还真不能现在说,您先回去,下了班我找您去。” “那好,我在家等你。”说完,领着胭脂回村了。 胭脂来到黄有贵家又是割肉,又是炖鸡,在厨房里忙了半天,胭脂是个明白人,老头为她的事出马,总不能让人家舍脸又出钱。 中午时分,信贷员果然来了,还给老头带了点礼物,他当年从黄有贵那儿得到的好处不知有多少,连他自己也记不清了。 信贷员一见胭脂也在老头家里,明白老头和胭脂的关系不一般,连忙向胭脂做解释。其实,这事怪胭脂,是胭脂不了解其中的猫腻。 贷款的第一个环节是基层信贷员,你只有和信贷员的关系处好了,才能给你往上呈报,否则别说审批了,上级就根本不知道你这码事,这也是信贷员对胭脂不冷不热的原因,他没从胭脂那儿得到一丁点儿好处。不过,胭脂的贷款申请,他确实给递上去了,关键就卡在了信用社主任刘拔毛那儿。 刘拔毛是公社里的人给起的外号,他的真实名字是刘富贵。这个刘富贵特别贪婪,水从门前过,不喝意不过,他觉得别人从他手里贷贷款去挣钱,就像是用他的钱一样,所以他就想方设法去设置一些障碍,你要是没疏通刘拔毛的关系就休想贷到一分钱。 胭脂这才恍然大悟了,是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原来贷款有这么多需要疏通的关系。 信贷员临走的时候,胭脂不动声色的给他包里夹了一条烟,胭脂的脑子可真灵活,一点就透。 知道了病根,就没有治不了的病。 胭脂通过黄有贵了解到刘拔毛家有个亲戚就在秀女村,是刘拔毛小舅子的小舅子,叫陈大龙。 陈大龙是外村人,是作为招女媚入赘过来的,陈大龙的岳父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陈大龙找的是老二,大女儿嫁到外村去了,所以就招陈大龙入赘,老来老去好有个依靠。 陈大龙虽然没啥本事,但人也比较老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天天按部就班,所以日子也只能刚够温饱。 胭脂知道陈大龙的情况,就直接去找到陈大龙,向陈大龙夫妻俩简单说明了贷款的情况,并给陈大龙开出条件,如果砖厂能顺利投产,陈大龙夫妻就能到砖厂上班,还许诺工作苦不重,还能挣个头份工资。 都是一个村子的,胭脂有多大能耐,是个啥脾气特秉性,陈大龙非常清楚,所以夫妻俩经过商议,就决定帮胭脂这个忙。 小舅子找姐夫哪能有办不成的事,尽管是隔是一层关系,还是架不住耳边的这股温柔风。没几天,胭脂就得到信贷员的消息,手续办下来了。 胭脂终于松了一口气,资金问题算是解决了。不过经这一折腾,时间已经进了腊月,一切只能等开春再说了。 春节一过,胭脂就忙开了,农家乐饭店的事,她全权委托给翠柳了,交给翠柳,她放心,另外她也是给翠柳找点事做,省得一天到晚就惦记黄大富这个混蛋了。 胭脂找到黄有贵作顾问,提供技术指导,开始了砖窑改造工作,另一方面,她到河南郑州考察了制砖器械,最后订了全套的制砖设备,由厂家到货安装好了,一次性付款结算。这其中,砖厂原有的技术工人都参加设备安装工作,明白了一些常见故障的处理方法,为今后的顺利生产提供了保障。厂家人还过来协助一番,像小栓子、柔荑等工人都回砖厂工作了,还又从村里招了一批人员,现在厂里有一百多人,几乎每家都有人在砖厂干活,大家都跟着胭脂干,一个个信心满满的。 胭脂决定砖厂实行股份制经营,经过和村委会商议,决定把承包费做为股本算是投资,折算股份为20%,年底进行分红,黄有贵本人持股5%,负责砖厂的技术指导工作,其它的中层管理人员合计占股份10%,胭脂做为大股东,持有65%股分。同时,只要是参与公司具体工作的管理人员还支付相应的工资,这一下把人们的积极性充分调动了起来。 砖厂里每天都忙碌,机器开动的巨大轰鸣声震耳欲聋,取土、洇泥、搅拌、压制、切割、堆码、阴干,每一道的工序都有工人在紧张的忙碌着,每一道工序都有有经验的师傅给把关,并进行管理。一排排的砖整齐的码放着,只等着最后的装窑、烧焙。 一切就绪以后,砖厂在仲夏时顺利点火了。胭脂在黄有贵的指导下,按照老习俗,沐浴、更衣、祭窑神,隆重地举行了祭拜仪式,就由黄在贵负责点了头把火。 炉火在熊熊燃烧,带着砖厂所有员工的热情和希望,就像胭脂的事业一样蒸蒸日上。 在烧焙的十多天时间里,胭脂和黄有贵都吃住在砖厂,尤其是黄有贵,他身上承载着胭脂以及砖厂所有人的全部希望,所以老头子非常尽职尽责,指挥工人加炭、通风,控制炉火温度,最后关闭风道,在炉内注水。又经过两天的时间,第一批砖终于出炉了,五十万块红砖几乎没有废品,全场工人一片欢腾,相互庆贺,当然最高兴的还是胭脂。 她看到一块块红砖从窑洞里拉出来时,激动的流下了眼泪,从年前办理承包手续、贷款、添置设备,到后来砖厂的顺利开工、装窑、烧焙,胭脂背负的巨大压力只有她自己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她深有体会。她给自己定了目标,成败在此一举,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成功了,全村人受益,失败了,后果自己承担。 最后,经过胭脂测算,每块砖的纯利润三分二,五十万块砖就是一万六千元,这样算下去的话,在明年的这个时候,贷款就可以还清了,胭脂激动得一整夜没有睡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