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鸽;走近剪纸艺术 | |||
煤炭资讯网 | 2014-6-21 10:15:56 散文荟萃 | ||
初识剪纸,是儿时看奶奶剪的窗花,小小的一片红纸,经过奶奶的一折一剪,不用画不用描,一张张栩栩如生的图案就跃然纸上。有祈求幸福的倒福,有本命年的生肖,但更多的是那些像雪花一样图案的花。小时候的我对这个神奇又美丽的东西是如痴如醉,小小的我是不允许用剪刀的,只好趴在桌边,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生怕漏掉一招半式,食指和中指还比划成剪刀的样子,模仿者奶奶剪纸的方向。奶奶每剪好一张,我就赶忙伸出手去,双手像捧宝似得接过它,小心翼翼的抹上浆糊,端端正正的贴在每一块玻璃的中央。细细的端详,透亮的玻璃上火红的窗花,比天边的朝霞还美丽,比燃放的焰火还灿烂。
背过奶奶,我悄悄用剪剩下的边角纸,用手撕出我自己的窗花,简单的图案,不规则的毛边,那也是我的至宝,压在我睡觉的炕席边,悄悄的欣赏偷偷地乐。渐渐地,我的作品越来越多,五角星、单喜字、双喜字。直到有一天,奶奶发现了我的秘密,在我的再三保证下,才放心的把剪刀交给我,手把手教我剪真正的窗花。很多年过去了,那些剪纸窗花,已经和我的童年一起,留在了渭南的那个小村落,我的老家。 再次接触剪纸,我已经工作十多年了,有幸参加了工会组织的剪纸协会,重拾我过去的爱好,圆我心中的梦想,利用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让自己有所提升,不再只是剪简单的窗花,而是走进真正的剪纸艺术。俗话说入一行、迷一行、干一行,参加了开班仪式,入了剪纸这道门,我从网上大量的调阅有关剪纸方面的知识。才发现剪纸艺术是如此的博大精深,并不像我了解的那么简单。 剪纸源于汉朝,相传汉武帝的宠妃李氏去世后,武帝思念不已,请术士用麻纸剪了李妃的影像,每日观赏,以表思念之情,这大概是最早的剪纸。自蔡伦发明了造纸术,开始大量造纸,剪纸艺术依油然而生。古老的剪纸大多流传在民间,人们以剪纸来表达吉祥如意的心愿,但凡春节、中秋、结婚这些喜庆日时,把各种寓意祥瑞的剪纸贴在窗格上,营造喜庆祥和的气氛。在那个时候,剪纸作为女红的一种,是每个女孩的必修课,至今为止,我国的很多地方,还保留着这些优良传统,像陕北的窑洞,去过的人都对窑洞上的各式剪纸连连称奇、念念不忘。剪纸,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的瑰宝,那些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不但给人以美的享受,且寓意深远。通过他们灵巧的双手,把广大人民的朴实情感、美好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倾注在作品上,使剪纸获得了永不衰竭的艺术生命,方能流传到今。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剪纸这门艺术亦不例外。我想起剪纸协会开班时工会主席做的动员讲话:我们成立这个剪纸协会,是为矿山服务、为广大职工服务的,是为了丰富大家的业余生活,陶冶情操,并把这种氛围传递给广大职工,所以我们作品的主题要贴近矿山,反映职工生活,表达职工的美好情感,唤起职工对新生活的追求,更好地为矿山服务。有了这个目标,协会的成员开始忙活了,相互讨论切磋,互相学习技艺,平时没有业务往来的两个人也突然多了很多话题,从图样的选择,图案的尺寸,剪纸的工序,取长补短,共同上进。剪纸,不仅丰富了我们的业余生活,还拉近了职工之间的距离,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设计出一张张矿山主题的美丽剪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