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骁:我的新闻人生(纪实散文) | |||
煤炭资讯网 | 2014-11-9 12:59:52散文荟萃 | ||
---写在2014年记者节来临之际
有人说:“一旦选择了新闻职业,就是选择了一条负重远行的人生之路。”历经三十年的新闻从业经历,我深深地对这句话有着同样的感慨和领悟。三十年来,我别无选择,只有在边学习边工作的岁月中,以认真的态度、负责的精神、饱满的激情,与新闻职业相伴相守;期间,不论遇到多少困难和阻力,我始终没有放弃,始终坚定不移地坚守着这块阵地;可以说,为此付出了青春、中年和才智。总结自己的过去,是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我还是愿意把自己的许多经历记述下来,提供给更多的年轻人去认识和参考。回顾三十年的新闻人生,我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因为热爱,所有执著地奉献,所以无悔。”这便是我内心的感悟。
一
从最初进入报社成为一名年轻的记者和编辑,对写作和编辑工作的懵懵懂懂,到现如今依然对她的执著,我已经在这条笔耕路上苦苦地跋涉了三十个春秋。也许在许多人看来,新闻报道工作也就是动动嘴皮子、动动笔杆子的事情,不用下功夫,不用出力气;其实不然,新闻报道工作要经过采访、构思、写作等阶段,它是一项十分艰难和辛苦的工作;那些报刊媒体上刊发的每一篇报道,都凝聚着记者和编辑付出的难以计数的辛劳、心血和汗水,都凝聚着新闻工作者内心深处的那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那就是:对党和企业负责,对读者负责,对新闻宣传事业负责。因此,当我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第一天开始,我就一直不敢懈怠,时刻告诫自己:要对自己所写的每一篇报道负责,要对自己编辑的每一篇稿件负责,要对自己校对的每一块版面负责。要用手中的笔,为矿工鼓与呼。
二
三十年在历史的长河里只不过是白驹过隙,但对于我来说,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在这三十年里,我从事着同一种工作—报纸采编工作,从事着企业新闻宣传工作;三十年来,我像养育自己的孩子一样,对这份工作注入了所有的心血和汗水,每当看到新的一期矿工报出版时,内心总会有一缕欣喜和欣慰。
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那时的矿工报还是铅印报纸。编辑面对的是一篇篇手写体的稿件,要对每一篇稿件进行加工、修改和润色,如果改动得比较多,还要重新誊写;稿件改完之后,要进行版面设计,然后送到印刷厂,由排版工人拿着稿件在字架前一个字一个字地捡字;往往一篇稿件需要耗费多时才能拼凑起来,况且里边还有许多错别字或“黑屁股”(将铅字倒置过来代替原字)。在编辑对稿件的校对之后,印刷厂的工人要将正确的字用机器铸造出来,放回到正确的位置上;这样反复校正三四遍后,一个版面才算完成。有时还要拿着照片去西安的大报社印刷厂制成锌板,再带回韩城交给印刷厂进行印刷。一期报纸需要四五天时间才能完成。那时的铅印报纸远不如现在的胶印报纸美观、清晰和便捷,但因为那时的矿工报是矿区唯一的纸质媒体,职工群众很是喜爱,当时许多领导干部都是报社的特约通讯员;我们作编辑的都很尽心尽力。
三
做记者,就要勤奋工作;做编辑,就要甘于奉献;用见证者的视角,真实地报道并记录下企业发展的点点滴滴,为后来的人们留下历史的记忆。这不仅仅是新闻从业者的职责,更是一种义务。当编辑其实是一件很辛苦的差事,人常说的“为他人做嫁衣”,指的就是编辑。在我的编辑生涯中,最让人难忘的有两件事,其一是成就:三十年的编辑生涯,编辑过的稿件不计其数,仅获得省部级的作品就达四百余篇;其二是经历了几次艰苦的时期,报社人员最少时期只有两个人,但矿工报照常每周一期按时出版;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要完成多个人的工作量,其辛苦可想而知。
除了写稿、编稿和校对工作外,给通讯员讲授新闻采访和写作知识,是我每年都要去做的事,也是我很乐意做的一件事情。过去,报社和基层单位经常联合组织通讯员培训班,我先后给他们讲过消息、通讯、特写、网络新闻、常用公文写作和文学创作等方面的写作知识。每次去讲,我都要准备新的授课内容,多年下来,积攒了大量的讲稿。于是,我先后编辑出版了两本书,即《遣词造句基本知识》和《写作手册》。这两本书近三十万字,但也只是我所有讲稿中的一部分。
在我的印象中,使我倍感费力和吃苦的是在编辑《四十年情怀》一书中的经历。编辑这本书的目的,是出于纪念韩城矿工报创刊40周年,也是公司党委决定了的。在搜集资料阶段,因为手中有一套矿工报几十年的合订本,从中找出了大量的资料。该书分为五个部分即:《企业形象展示》、《获奖作品荟萃》、《百味人生》、《普通人的故事》、《相约矿工报》等。其中的《百味人生》一辑中,收录了165篇关于人生、工作、生活的感悟美文;在编辑过程中,虽然感觉有点多,但也没有忍痛割爱。《普通人的故事》一辑中收录了50多位矿区普通职工群众的事迹。其中有一位当年插队在延安的北京女知青苑梅珍,被招工到韩城矿区后,几十年来扎根这里,为煤矿事业献出了美好的年华;她数次被评为矿劳模。有一位工人的妻子叫李桂英,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为了救一个小孩,而她自己不幸被飞驰而来的火车撞伤致残,当时她才24岁,她的丈夫没有离她而去,而是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几十年来,过着平凡而艰难的普通人的生活;从他们夫妻俩的身上,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善良人的心地,看到了救人者的坎坷人生。郝庆芝曾是一个拥有梦想的女孩,从东北来到韩城矿区后,嫁给了一个煤矿工人,几年后膝下有了一双儿女;但是其丈夫在井下受伤被截肢后,她的命运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她在艰难的岁月中用微薄的生活津贴抚养着儿女,照料着丈夫;几十年如一日,这需要多么强大的毅力啊。在百里矿区,曾有这么一位妇女,名叫吕秀香,当她面对其丈夫、公公过早去世,婆婆改嫁、小叔子夫妇不幸病逝的现实时,她没有被接二连三的苦难打击击倒,而是在逆境中艰难地挺直腰杆,把自己的孩子和小叔子的三个孩子相继抚养成人;特别是把小叔子的三个孩子精心培育送进了大学。在桑树坪矿的矸石山上,有三位老工人,分别是田华、陈来印和张志和,他们各自的工龄都有三十多年了;矸石山上冬天冷、夏天热,山上的许多矸石发生了自燃现象,当他们工作时,被烤得像站在火炉前一样难受,有时正在工作,突然来了一场大雨,他们也无处躲避,让雨水浇湿了全身;雨水浇在燃烧着的矸石上,溅起的水雾烫在脸上,立刻让人疼痛难忍;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们三人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没有出现过任何意外事故。
《四十年情怀》一书收录的各类文章近400篇,全书70万字,用时两个月就付梓。这其中编辑的辛苦、校对的辛苦只有自己知晓。当这本书出来后,也着实吓了自己一跳,书有点厚了,洋洋70万字,已是一个大部头了。
几十年的从业经历,使我从中获得了许多感悟。最深刻的感悟就是: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守土有责、肯于吃苦、具有奉献精神。新闻的发现力、吃苦能力和勤奋精神,如果在一个记者身上占有得越多,他的成功率就会越大;这就好比一颗大树,树枝和树叶越多,大树吸收阳光和水分的机会就会越多,它的阴凉也就越大。北京电视台女记者徐韬曾说:“也许不能使每件作品都是精品,但必须有精品意识,认真地对待每一次采访和编辑,这样才能出精品。”当记者,必须能够吃苦、敢于深入到各种艰苦的环境中,去做深入细致的采访,去做触及心灵的采访。记者的成绩是靠一篇篇精品来说话的。作为编辑,常年干的是默默无闻的“为他人做嫁衣”的工作。在常年的工作中,他们付出的是心血和汗水,得到的是厚厚的近视镜片、疼痛的颈椎和胃病。我的三十年的编辑生涯,总结出这样的道理:编辑在挑选稿件时,要学会“沙里淘金”、“见璞识玉”的鉴赏能力,把不符合报道要求或新闻价值不大的稿件淘汰掉,或者把原稿中的大话、空话、废话、套话和虚话删掉,对原稿进行修改润色或补充采访,加进去一些新鲜的事实,使之具有可读性,成为精品。
四
一个优秀的记者,应该是一个有良知的人。一个记者能够有幸接触企业的各个层面、接触到各方面的优秀人才和普通职工,让自己从中不断汲取营养的同时,也能够与他们在知识、思想、观念、情感和经验方面进行交流沟通,并在其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涵养,校正自己的人生追求。从业新闻,让我变得丰富和坚韧,在每一天对自己的超越中体会成长和成熟的快乐,当然也让自己练就了一双新闻的慧眼。
记得第一次去煤矿上采访,跟随一位年长于我的宣传干部徒步去井下;穿好工装、戴好矿灯后,就沿着井壁旁的台阶一级一级地走到矿井深处。那时的开采方式还是炮采,采面很低矮,有的时候要爬着通过七八十公分高的小通道才能到达工作面,地面上湿漉漉的;尽管井下很凉快,但我们仍然是汗流浃背。还有一次,我们一行数人去一个矿上采访,不料路上遇到堵车;我们几个人就下了车,步行翻过两座山到了矿上。那时交通不方便,下一次矿也不容易,我们每次下矿都在矿上的招待所住上一晚,把所有需要采访的事情完成了才返回机关。有一次采访煤矿选煤女工,我们分别去了三个矿的选煤厂和选煤楼,采访了选煤厂跳汰、机电、控制室等岗位上的女工,也采访了选煤楼里的皮带工、捡矸女工等;有许多女工与丈夫虽然同在一个矿上,但因为两人遇到倒班,小孩子就没人接送,有的女工只好把小孩托付给父母照看,有的女工让小孩夜宿在托儿所里。有时,有的女工下来夜班回到家已很累,让小孩撒尿时竟把小孩掉在了地上;有的女工因为岗位重要、人手紧缺,在每个月的非常日子里也不能请假,坚持上班;洗煤岗位上的女工上夜班时因一时犯困,稍不留神,使得煤、水、油混合一体的煤泥就跑冒流了一地,她们顾不上去穿靴子光着脚赶忙抡起大锹一攉就是几个小时。有的车间里机器噪音非常大,有的女工为了保护耳朵,往耳朵里塞点棉花,但也无济于事,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她们依然坚守着。她们的付出、她们的精神,都是令人钦佩的。
作为记者,应该具有同情心。如果我们能够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一些人,我觉得才更具有价值和意义。在以往的新闻宣传工作中,矿工报曾多次组织报道了相关部门倡议为特困职工捐款、救助危难中的职工子女的新闻。卫海燕和别婷婷是两位女中学生,也是矿工的子女,一个因患骨髓炎而致使行走不便,一个因严重的肾病需要做换肾手术,两个家庭都因负担不起高昂的医疗费而陷于绝望之中。在企业党政的关怀和矿工报的大力宣传下,广大职工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为他们捐款,最终使他们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救治。
还有一次,韩城市有一个青年因为伐树过程中不慎从树上摔落,致使腰椎受伤,而生父和养父两家人意见不和,谁也不愿出钱为他救治,错过了最佳治疗期,落下了残疾。矿务局总医院得知这一情况后,从西安请来专家免费给这个青年做了手术,缓解了他的病痛。我得知此事后,及时采写成通讯,被各级媒体刊发后,一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的新闻效应。最近的一次,当属“齐春会”的报道了;只要你点击百度“齐春会”,就会有上百个相关信息跃至页面上。这源于最初的报道《请不要为她的人生画上句号》,这篇报道叙述了一位煤矿工人为了救治身患白血病的妻子齐春会,而历经艰难地四处奔走,求救于社会各界;齐春会是一名教师,曾是西部支教志愿者中的一名国家银质奖章获得者。在舆论的影响下和社会各界的资助下,齐春会的病情一次次得到拯救。如果你打开“中国煤炭西北频道”网页,最显眼处仍然挂着这篇报道的标题,且已有两年多了。无疑,这就是新闻的魅力,也是新闻与人性的力量所在。
五
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总有一些路需要自己去走,总有一些事需要自己去做。无论坎坷还是平坦,无论顺利还是棘手,总得自己去面对。一个人,就是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继续着人生。一路走来,我深深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工作上要认真扎实,不摆花架子;处事上要坦诚真实,不来虚套子;为人上要正直善良,不玩弯肠子;勤奋工作,甘于奉献,无怨无悔。
如今的我,时常会翻开我曾经编辑出版的书籍,每当看到一篇作品时,便会想起一些人来。一首《追悼亡者》里的诗句:“一些人活着/不会因岁月的改变而消失/一些人存在/不会因四季的变更而远去”。看到这样的诗句,便会想起一次在下峪口矿采访时的经历:那时正好是春天的一日,大风夹裹着煤尘和尘土袭击者过往的人群;大风中,我捧着一束花和一首诗,前往公墓。在那个公墓里长眠着的人都是在韩城矿区建设时期因公殉职的职工和支援矿山建设的部队战士。我迎着大风一步一步地走向那个公墓,把鲜花和诗作献给墓园中沉睡的人们;他们已听不到大风的声音,但他们会感觉到我的到来;他们已看不到矿山的变化,但我的诗歌和我的新闻报道会告诉他们这里发生的一切。
一篇《志在煤海竞风流》的通讯,使我想起文中的那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文中提及的十余个人都是来自陕南山区,那里山多、地少,土地贫瘠,自然资源贫乏,无奈之下他们一个个背井离乡来到煤矿工作;刚开始时,他们都是“农民协议工”,合同期限是八年;在这八年时间内,如果谁干得出色,有贡献,就会被转为固定合同工。在这种政策的激励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经过八年的拼搏,都能被转正。当然更多的人在煤矿上成了家、有了住房,也有少数的佼佼者被提了干,当上了区长、队长、党支部书记、办公室主任。陈立军就是其中一位,他当初来矿时,队长看他个子低不愿收留他,在他的软磨硬缠下,队长才收留了他;经过二十多年的打拼后,他如今已是一名区长,工作风生水起。刘峰、毛浓荣、屈永明等人,因为文化水平高一些,又爱好通讯报道和文学创作,在经过多年的努力之后,如今,一个是陕北某煤企的办公室主任、一个是桑树坪矿二号井党委书记、一个是下峪口矿组织部部长。当然,还有许许多多的陕南人,他们继续工作和生活在矿区,用他们的智慧和双手,创造着新的人生,也实现着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我采访的经历和编辑的往事中,有些事、有些人让我一生难以忘却,尽管有的被访人已离我而去,但他们的事迹依然在我的心中徘徊着、萦绕着,给我以力量和信心。
纪检干部石凯杰虽不是我采访过的人物,但他的事迹是最先经过我的手编发出去的。那是2009年的7月中旬,有一篇来稿引起了我的极大兴趣,说的是刚刚职务退出不久的纪检干部石凯杰在黄河边钓鱼过程中,勇救落水青年,几日后就住进了医院。当时我想,且不说他的住院与救人是否有关系,单就是他勇救落水青年一事就可以报道。于是我编辑完这篇稿件后立即在韩城矿工报上刊发了。过了一个多月,惊闻石凯杰不幸去世;之后,公司党委作出“向石凯杰同志学习的决定”。于是,便有了《黄河作证》这篇长篇通讯的问世。这篇通讯详细地叙述了石凯杰的事迹;主要事迹是:顶住压力秉公办案、查处基层腐败干部,两袖清风、从不利用公车(摩托车)为自己家里办事,爱心资助山区一农户的五个女孩上学,其中四人考上了大学,有了工作。
还有三个人物让我难以忘怀。一个是陈建忠、一个是赵杰、一个是杨吉安。陈建忠曾在1987年就被陕西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随后的十多年间,他先后七次被韩城矿务局授予“劳动模范”;二十多年过去了,与他共过事的人和与他同样获得过省部级劳模荣誉的人,都被晋升了职务,而他依然还是一个科级干部。经过采访,我了解到:陈建忠几十年来,前十几年在煤矿一线工作,后二十年在后勤一线工作;在后勤战线上,他经常上到几十米高的树上修剪树枝、伐树和移树。移植一棵大树先要上到树上将树梢树枝剪掉,再挖开树根周围的土,露出根部,然后用吊车吊起大树放到卡车上,运到别的地方栽种起来。其中的许多活是靠人工完成的,苦、累、险是常常会遇到的;工作中难干的活、危险的活总是陈建忠第一个去干,他总是无怨无悔地为党工作着,从来没有因为曾是省级劳模而找领导要过丝毫的待遇。
赵杰是一位矿山草根画家,我在他的小画室里看到:不足六平方米的画室内的桌子上、墙上、地上到处堆满了画作、画稿和许多未完成的草稿。为了丰富创作灵感和体验生活,他曾两次骑着摩托车,沿着黄河上中下游沿岸去写生,积累创作素材;他创作的一幅《黄河图》足有二十米长。他一生创作的关于“黄河”题材的画作不计其数,有许多佳作被省市级博物馆收藏。
有一位中年汉子叫杨吉安,不足五十岁的普通职工却已义务献血十年;最开始时是在韩城市血站献血,后来到渭南市去献血和献血小板。十年间献出的血总量达到4000多毫升、献出的血小板相当于5600毫升的鲜血。
这些都是普通职工,但他们的事迹却是伟大的,他们的精神是永恒的。
六
人生就像是一篇文章,离不开各式各样的标点、结构、层次和词语。成长不是一路的收获,乐观的人,他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什么苦楚、什么意外,都从不悲观,从不灰心,从不丧志,总是顽强地在逆境中拼搏,在坎坷中奋力迈进,总是坦坦然然、快快乐乐地历经人生的旅程。
在我的办报历程中,经历过七八个人办报的时期,也经历过一两个人办报的艰难。在那段岁月中,报社的其他人员因种种原因先后调离,只剩下我和另外一个同仁,支撑着日常工作。在那段艰苦的时期中,人手少却要面对许多需要修改的稿件和参加各种会议;那时电脑还没有普及到现在的每人一台,报社没有电脑,大量的来稿只能通过手工来完成修改、润色、加工和重新誊写的工序。一个版面的稿件编完后要逐篇逐段地数出字数,然后进行版面设计;之后送到印刷厂照排车间进行排版;待四个版面组版工序完成后,编辑又要逐篇地去校对,每篇文章都要做到逐字、逐篇地校对;如此反复校对四五次之后,在确认无误后才可以送给下一个工序(制版和印刷)去完成报纸的印刷出版。除了编稿、校对等工作外,编辑还要时常参加会议、下基层采访、撰写各种稿件。那个时期能够坚持下来,完全是靠着一种精神去克服困难,去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从事新闻宣传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责任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用心去观察和采访,用心去思考,用心去讲话,用心去做文章。正是这种责任感驱使着我用敬业的态度和专业的水准从事自己喜欢的新闻宣传工作。一路走来,我个人除了有150多篇新闻作品和文学作品荣获省部级新闻奖和文学类奖项外,还有部分文学作品在全国性的文学大赛中获奖。本人曾被全国企业报协会评为“优秀总编辑”、被中国煤炭记协评为“优秀新闻工作者”,被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和省企业报协会联合授予“十佳总编辑”等荣誉称号。先后荣获个人荣誉称号达20多项。
七
佛说:“一个人只要能在任何事上忘记自我所求,就会远离忧伤,永远拥有了快乐。”细细想来,一个人活着真正需要的东西并不多,再多的荣华富贵,到头来都只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裳。有可以避雨的一隅、一张床、一日三餐粗茶淡饭、一本书、一俩个知己,就应该可以让我们感到满足和快乐了。
透过我的新闻人生,完全可以照见我的心底,那里仍然是一片净土。几十年来,有一个人始终在那片净土上生活着,思索着,写作着。这个人就是我自己。正是由于我的勤奋和执着,正是由于我的信念和坚守,才会有了我的一个又一个业绩。我正是依靠着一副思考的大脑和一双勤奋的手,最终写下了大量的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叫作“文章”的东西;我个人只是认为:用双手在文字里描绘着人生的风景。
(作者:冯骁,曾任韩城矿业公司韩城矿工报原总编;现为陕煤化集团职工作家协会副主席。韩城实业新梅苑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