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辉:乘兴游大怌山 | |||
煤炭资讯网 | 2014-10-26 20:40:53 散文荟萃 | ||
10月21日,前往开封赏菊的路上,路过河南鹤壁浚县,停足准备畅游大怌山。
浚县是河南历史文化名城里唯一的县级城市,县内有两座山峰。一曰东山,即大伾山。一曰西山,即浮丘山。大伾山、浮丘山这两座在千里平原上突起的秀丽青石山峰。虽然海拔只有135米,但因当年大禹治水登临此山,被载入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禹贡》篇中,历代称为"禹贡名山"。 不用问路,省道上高高悬挂着的指示牌很明显。直接骑行到大伾山正门,存车购票,进入大怌山景区。
大怌山石牌坊古香古色,很有特色,拍几张照片留念。景区门票20元,拿出身份证半价优惠。大怌山景区门楼为仿汉阙式,面阔16米,高9米,山门座东向西对称分布,两端为仿汉石阙,两层单檐平顶,中以敞廊顶相连。坊额悬挂书法家罗工柳书"伾山仙境"横匾。山门前为三级月台,月台南北均有马道。大伾山山门建筑气势宏伟,游人对其叹为观止。
景区内一座很古老的建筑是恩荣坊,一座极为精致的"四柱三间五楼"式石质结构牌坊。中间一楼的正脊上又起一坊("文化大革命"中毁掉),重坊相叠,造型奇特。坊的四个柱上有5个楼,均为歇山顶,中间一楼檐下雕一竖匾,上刻"恩荣"二字。竖匾以下共有7道枋,第一道上雕"二龙戏珠"。第二道上雕"龙章宠锡"。第三道上雕"八仙庆寿"图。第四道上雕"敕封承德郎南京工部主事孟含霓"。第五道上雕"竹林七贤"图。第六道上刻"赐进士第承德郎工部主事孟楠",并刻题记。最下一道枋上雕一面画,共16人,有骑士、仪仗、随从,空中有仙人护佑,前有一城门,门内有一人掩身张望。人物、树木、花草均为立体透雕,形象逼真。找了一位烧香还愿的农妇帮忙照相,实在是不敢恭维,连人影也没照上,只好作罢。
百猴路是大伾山风景区内从山门通往山上的必经之路,因路两旁青石栏板和望柱头均雕有形态各异的猴子,故名百猴路。浚县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为弘扬民间艺术,于1986年创建了百猴路。自山门至大伾山广场,长195米,宽5米,7级,162个台阶。水泥路面,青石栏杆。254根望柱和250块栏板上雕刻有神态各异的石猴1864只,系浚县著名民间艺人张希和(人称"泥猴张")设计。这些猴子的创作者大胆想象,利用夸张和变形手法塑造出神态生动、千奇百怪的猴子,既保留了泥猴的神韵,又具有石雕艺术的风格,是浚县民间艺术的代表作,也是大伾山景区重要人文景观。从石猴路拾级而上,望柱上的猴头被游客摸的锃光瓦亮。
桥上桥位于百猴路上端,1985年建,为拱形石桥,上下两层圆形涵洞,如同两桥叠压。
大怌山广场上悬崖峭壁上的“大怌山”三字,每字3.5米高,为军中第一书法家李铎手书。
青坛路系清康熙年间修,自山脚下直达吕祖祠。为旧时登大伾山主要道路,年代久远。当年汉光武帝刘秀在大伾山巅筑青坛祭天即走此路,故大伾山又名青坛山,此路也由此得名。青坛路总长350米,宽5米。1989年整修青坛路。青砖路面,古柏夹道,有明清古柏42棵。顺势弯转,幽雅清静。山下有"砚画楼",为引人入胜,路中段有供人休息的歇歇亭(又名怀禹亭)及寥廓峥嵘坊,歇歇亭联刻"到此依依,莫不远怀神禹;到此歇歇,且看对面太行"。
天齐庙又名东岳庙,座北向南,为祭东岳大帝黄飞虎而建。前有登山阶道,古柏相夹,壮美清幽。天齐庙始建年代失考,现存金明昌五年(1194年)及元至顺四年(1333年)两通重修天齐庙碑。现有硬山顶山门三间,高出广场1.2米,内塑黄明、周纪、吴谦、龙环四将军像。东西两廊各五间,硬山顶、灰板瓦。内塑十殿阎罗帝君。正殿三间,建于二级平台上,每级高1.5米。内供黄飞虎塑像。殿阁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门前二滚龙飞云石柱,系元代遗物,雕工精细,线条流畅,呼之欲出,艺术价值很高。
太平兴国寺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座西向东。寺内主要建筑有释迦牟尼大殿、朝阳洞及观音洞。寺内今存明至民国时期建筑。原山门三间,座落于半山腰平台,系清代建筑。内墙壁上镶嵌重修寺院碑刻。主体建筑为释迦牟尼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明天启七年(1627年)重修。大殿北有观音洞,凿于1914年,洞内供观音,前有拜殿三间。观音洞北有朝阳洞,凿于明代,因洞朝阳故名。洞深4.18米,宽3.46米,高2.5米。券形顶,是大伾山上最大的凿洞。洞内原塑三尊菩萨及十八罗汉像。天将雨时四壁渗水,宛如一天然"晴雨计"。前有拜殿三间,殿下有明代天启七年(1672年)拜殿碑一通。洞两侧山崖上有唐、元摩崖题记及摩崖造像,唐代《大伾山铭》位于寺后山崖上。 1987年,太平兴国寺被县政府定为宗教活动场所,1988年在原山门外又新建山门,面阔5间,进深4.5米,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居士赵朴初亲笔题写寺名"太平兴国寺"。
吕祖祠在大伾山西侧,建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整个建筑座东向西,主要建筑布于一轴线上,浑然一体,主要有乾元殿、八卦楼、万仙阁。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一间,灰瓦硬山顶门额横书"吕祖祠"。门前有水池,曰"浴鹤池",池上跨桥曰"落虹桥"。门内塑赵公明、燃灯道人像。院中有亭曰"云封亭",四柱攒尖覆黄琉璃瓦,柱为青石,环以莲池。南北两廊各三间,硬山顶前有廊灰瓦,内塑十二生肖像。殿为乾元殿,卷棚顶,一瓦一带灰瓦。建于高2米平台上。殿三间,进深三间。两侧有套房各一间,外塑雷公、风婆及月日雨神像,内塑十天干像。乾元殿紧依山崖,崖壁凿吕祖洞,洞口宽1.55米,高2.4米,券形,阴刻"吕祖洞"三字为刘德新书,内供吕祖像。院内古柏参天,楹联碑刻比比皆是,道教文化氛围浓厚。
摩崖题刻系大伾山风景区重要人文景观,目前仍完好无缺的石刻有460余处,书法历史价值较高的摩崖题刻65处。年代最早者为唐代,最晚是民国,有字径1.3米的"大伾伟观",也有妙相端庄的线刻观音画像。这些石刻除展露出珍贵的历史文化内涵外,还在书法上融汇了真草隶篆、颜柳欧赵各种流派风格,甚至还有满文、巴思巴文、古梵文和回鹘文,充分体现了中华书法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为研究浚县及豫北地区的宗教发展、民俗风情、历史沿革、文字演化和书法艺术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真实可靠的资料。大伾山摩崖石刻群的代表作:摩崖题字有"鹭涛虎岫"、"鸿爪"、"禹贡名山"、"群玉山头"、"大伾伟观"、"旧地重游"、"邀云"、"东皋舒啸"等;摩崖题记题铭有:"大伾山铭"、"曹坦题记"、"鲁元翰题记"、"许有壬题记"等;题诗有王阳明"游大伾山诗"等。
大怌山大佛在天宁寺大佛楼内,古称大佛岩,俗称"镇河将军",是一座依山崖雕凿的善跏趺座式弥勒大像,高22.29米,系大伾山景区王牌景点。明嘉靖《浚县志》称十六国后赵时期,石勒听从高僧佛图澄的建议而兴建,距今1600余年,是"全国最早,北方最大"的摩崖造像。元末红巾军火烧大佛楼,石佛损毁较重,明代泥皮彩绘,以后又多次加固维护。大石佛现存形象是:头部螺发,面方颊圆,略呈梯形。额间有"白毫相",目平视,唇紧闭,表情庄严,双肩齐挺,脖颈有三道肉领。左手扶膝,右手曲肘前举,手心向外,示"无畏印"。坐于四周方墩,足踏仰莲。整体造型轮廓呈三角形,造型古朴,线条遒劲,风格雄健,反映了早期造像艺术的特点,是我国造像史发展中留下的典型范例,具有很高的历史、考古、艺术和宗教价值。
大佛楼依山崖而建,遮护石佛。因大石佛两脚居地面以下丈余,故有"八丈佛爷七丈楼"之美谈。大石佛周围的石刻题记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其中,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登大伾山》诗作原迹更为珍贵。摩崖大石佛雄伟高大,庄严肃穆,游人到此,无不肃然起敬,顶礼膜拜。
天宁寺,古称大伾山寺,创建于北魏时期,已逾1400余年,系大伾山景区核心景点。座落于大伾山东麓,东瞰黄河故道,西倚大伾悬崖,背山面水,形势壮观。寺由东西、南北两条轴线组成。门前是平台,台下有"七十二蹬",系登山之路。石阶两旁的地下曾出土东晋时期的石雕狸羊一对,造型独特,系我国早期石雕造像艺术珍品,现存河南省博物院。前院东为正门,面阔五间,悬山顶、灰瓦覆顶,一瓦一带绿琉璃瓦简边。前有斗拱。院内存后周《准敕不停废记》碑。中院正中为藏经阁,硬山顶,黄琉璃瓦简边,前有斗拱。阁上原藏南藏经6053卷,1949年移交平原省,现存新乡市图书馆。阁下有"千手千眼佛"一尊,高4.3米,造型生动。后院即大佛楼,为硬山顶灰瓦一瓦一带,有斗拱。摩崖大石佛居其中。南北轴线上,北侧院前为三间地藏殿、天王殿,罗汉殿,均为硬山顶,灰板瓦。东侧有钟楼,建于1.5米高台上,内悬明景泰四年(1453年)铸铁钟,钟高1.8米,口径1.2米,重达1500余斤,钟身铸铭文。中为大雄殿,三间,硬山顶,灰板瓦,前出檐,木柱。面阔三间,进深7米,前有月台,高0.8米。殿内塑三世佛坐像,故称"三佛殿"。佛高3米,像后绘背光。殿内两侧墙壁上画有二十四诸天,为清初作品。
大伾山风景区现有大石佛等国保级文物1处10项,省保级文物8处,历代摩崖题刻460余处,汉唐古柏400余株。如果您到大伾山风景区旅游观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会使您回味无穷,留恋忘返,优美的山顶风光又会使您如入仙境,飘飘欲仙。历史上,有刘秀、李世民等十几位帝王将相登临大伾山,一旦您踏入山门,您就会感受到充盈于山山石石之间的王者之气。在草丛石径中,说不定,一不留神就会踩上某一位皇帝当年留下的足迹。大伾山又以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吸引了无数历史名人或登临高歌,或赋诗摩崖。千百年来,刘桢、王维、范成大、王阳明等二十多位著名诗人墨客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名人大家的到来,极大的提高了大伾山的文化品位,并为其赋予了永久的魅力。
景区内现有佛道建筑9处,亭台楼阁、寺庙宫观遍布。北魏的天宁寺,因保存有八丈石佛七丈楼而闻名遐迩。素有“南看乐山大佛,北看伾山大佛”之称,是河南旅游精品。它所包含的宗教文化、石刻艺术、历史政治等早已引起专家学者的惊叹。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一处处保存完好的名胜古迹和一幅幅历史画卷,再现了宗教文化在中原传播、发展的历程。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正月古庙会, 长达月余,朝拜者蜂涌而至,人如潮涌,高潮日达20万人,为宗教文化和经济信息的传播推波助澜。大伾山是一座美丽的山,大伾山是一座神奇的山。
游完大怌山,沿山路顺势而下,就来到了浚县古城的老街上。老街的路面窄窄的,不知道在这里,能不能寻找些古城历史的沉积。让我感受古城过去的辉煌和伟大。因为,浚县这个地方,浚这个字。都是我来此之前才刚刚知道和学习了的。不然,这个“浚”字我还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读。浚县这个地方,也真的不知道在什么地方、、、、、、、、
浚县古称黎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在两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 浚县在两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 浚县的浚县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已经走过了两千多年。在新石器时代 就有人类的存在,夏初大禹治水到大伾山。《尚书•禹贡》载:禹疏河,“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大伾山始著于世。 几千几历史长河中,浚地名流辈出。浚县古庙会历史悠久 是当地一特色人文景观。 历史长河中,浚地名流辈出。浚县古庙会历史悠久 是当地一特色人文景观。 几千年的传承有多少风云人物、又有多少文化遗留值得我们感叹呢?我寻找在古城的老街和小巷之间。但映入眼帘的多是些陈旧的房屋和杂乱的市井。我在新大街漫游时,所能感受这里是个古城的唯一代表性东西,就是所有大大小小的单位门前都有一对石狮子。虽然都是新刻制的。
寻古、寻古,见一老者。问:浚县、、、、、、、老者还真给我讲了不少一般人所不知道的东西。浚县古庙会,已有1600多年历史,每年正月初一到二月初二,来自晋、冀、鲁、鄂、皖等地方的人,最多时有20多万人,是华北第一大庙会 。 浚县社火 舞狮、高跷、秧歌、旱船、竹马、龙灯、抬歌和背歌、抬老四、顶灯、大头舞、散河灯、、、、、更是临近其他地方所不能比的。
还有起源于隋末的“泥咕咕”是浚县特产,泥咕咕是浚县民间对泥塑小玩具的俗称,因为能用嘴吹出不同的声音,所以形象地称之为“咕咕”。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末农民起义时,李密领导的瓦岗军曾在古黎阳也就是现在的浚县与隋军大战,不少将士和战马阵亡,为了纪念这些牺牲的将士和战马,军中一些心灵手巧的人就用当地的黄胶泥捏成泥人、泥马表示怀念之情。
浚县的名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子贡 。春秋卫国黎(今浚县)人 。风景最美的要属浮丘山,最有名的是大伾山。老者滔滔不绝的对我讲述着。原来我求求问的老者以前是做教师工作的。今年已经八十有六了,真的令人肃然起敬!要说真的古迹,老者告诉我只有河边的那段古城墙应该有上千年了。但一般人不知道那里,他也是好多年前去过。现在还有没有也不知道了。
告别了老者,我继续着我的旅行。继续寻找美丽的风景、我感叹浚县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灿烂的文明史。我骑行在路上,劳累着也快乐着,身体的疲惫和精神的愉悦交相更迭,促使我在骑行的路上不断前行。寻找健康、寻找快乐、寻找灵感。借用一位不知名的作者题《浚县游有感》的诗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城环青山山绕城,
禹王驻跸此山行。 几多帝王来叩首, 世民常感挂冠情。 八丈石佛七丈楼, 浚县胜景中州兴。 摩崖题刻名人记, 我辈登临览仙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