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出来一条转型路 转出来一个新右江——对话广西右江矿务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叶仿拥 | |||
煤炭资讯网 | 2014-1-22 10:27:46领导访谈 | ||
转型是必然,我们的转型是逼出来的
——叶仿拥
右江矿务局有限公司是广西最大的褐煤生产基地,因地质条件差、开采难度大而出名,而且存在煤种单一、含硫高、灰分高、煤质差等客观因素。去年以来,随着煤炭市场持续走低,该公司生存压力和转型压力非常大。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兼总经理叶仿拥颇有感触地说:
“
加快推进转型升级,煤炭企业才能具备新的核心竞争力。转型是必然,我们的转型是逼出来的。
”
自身优势,决定发展空间
记者:前些日子,北方发热量在
4000
大卡以内的煤卖出了白菜价。右江局生产的煤很多在
3000
大卡以下,效益从何而来?
叶仿拥:广西的地域环境和煤炭赋存条件与北方产煤大省相比,是有天壤之别的,但我们也有自身的优势。
过去,受限于运输条件,北方煤运到广西成本太高,所以本地工业企业因地制宜,选用本地低热卡煤,连锅炉设计都以本地低热卡煤为蓝本,右江局也一直是自治区工业发展的动力之源。
现在,虽然国外煤批量进口、北煤南运瓶颈被破解、邻省贵州煤炭开发速度加快,对我们的发展形成了很大威胁,但本地区的固定工业布局和基础设施一时很难更新换代,因此地方工业对本地区煤炭的依赖度仍然没有降低。只要我们不断提高机械化水平、降低成本、强化管理、提高煤质,右江局还是有很大发展空间的。
转型发展,新右江雏形显现
记者:即使管理到位,煤质差、赋存条件复杂、资源逐渐枯竭的现实仍然存在,右江局今后的出路还能是煤吗?
叶仿拥:我们很早就意识到发展的严峻性,从
2008
年开始,我们着手转型,实现矿井机械化改造,摆脱了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如今,我们不仅实现了装备管理现代化,管理理念也得到了根本性转变。但是,资源面临枯竭的这个客观现实是不能改变的。于是,我们选择走转型发展之路。
先来说科技研发,这已经成为我们转型的助推器。我们和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创办
“
美联科技
”
,使其成为攻克国内煤矿事故、勘探难题的科技研发和装备制造基地。
我们以美联公司的科技研发为龙头,研发煤矿井下手机、井下笔记本电脑等防爆系列电子科技产品,仅
2012
年就取得
56
项国家专利。可以说,科技产业成为我们转型后的半壁河山。新右江的雏形开始显现。
与此同时,我们采取企业、职工共同参与的方式,对沉陷区治理后的闲置土地进行开发,搞生态养殖农业,安置分流富余人员,为职工家属、矿区周边群众提供绿色食品,目前已经形成规模。我们在此基础上,向农药化肥和农业机械制造等农业深层领域拓展。到
“
十二五
”
末,右矿局的非煤产业占比将达
70%
以上。
记者:走非煤发展之路后,固有的煤炭市场缺口如何填补?
叶仿拥:作为广西最大的褐煤生产企业,右矿局承担的社会责任始终没有变。我们要通过转型,把企业的“盘子”做得更大、实力变得更强、经济效益实现整体提升。对于市场缺口,我们打算用在国外开采的煤来弥补。
我们组建广煤国际有限公司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1
月
6
日,我们和澳洲通用涡旋工业公司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双方确定在澳大利亚成立澳大利亚广煤国际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集团公司,共同投资
5000
万澳元开发澳大利亚褐煤资源,用来填补广西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缺口。这样一来,不仅解决了广西煤炭市场的缺口,还输出了技术和管理人才,利用了美联公司生产的高科技煤炭脱水干法技术与设备,可以说是
“
一箭三雕
”
。
拦路虎不少,还要克服很多困难
记者:从目前来看,转型路上,右江局还有哪些困难需要克服?
叶仿拥:理念与品牌是右江局转型之路上遇到的拦路虎。
设备可以投入,但理念更新就不同了。转型要步入新领域,理念也要随之更新。尤其是市场开发,原有煤矿生产管理形成的那一套简单的程序化运作方式,远远满足不了发展需要。这就需要右江局每个职工转变理念,而这是需要时间的,也许还要很长时间。
再说品牌意识。过去,
“
皇帝女儿不愁嫁
”
的思想在职工中根深蒂固,但是转型后,科技产品要走向市场,靠的是品牌,是市场的认可。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研发和销售团队,从而打造硬品牌,是目前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通过校企合作、强强联营、借鸡下蛋、租船出海等手段,找到了积累无形资产的一条有效捷径。我们的目标是:用
3
年至
5
年时间塑造一个新右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