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爱军:一段难忘的岁月 | |||
煤炭资讯网 | 2014-1-19 21:53:39 散文荟萃 | ||
俄国诗人普希金说:“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是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亲切的怀念。”在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岁月里,我也有一段难以忘怀的经历。少年时,我同其他农村小孩子一样,怀着满腔热情对“希望的田野上”充满信心,阔步奔向了广阔的农村天地。
最难忘的情----故乡情 那时生长在农村,父亲在矿山上当工人,我和小弟与妈妈在农村相依为命,最令我感动的是乡亲们的深情朴素的情怀。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劳动中,都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 我只有8、9岁,人又长得很高大,队里便安排老人、妇女携带小孩子一起干轻活。刚开始,从没干过农活的对于农具都会很生疏,分工下来乡亲们就手把手地帮我家弄。有时他们把自己的活干完了,还主动帮我们做活直到完成。 在乡下的日子里,我吃的菜多数都是自家土里种的。那都是没有污染的食品,农忙时,妈妈忙于地里“开工”家里没办法开火,我和小弟就干脆搭伙在队上吃饭,人多围起来“吃大锅饭”感觉特别的香。 每逢过年,家家都要包饺子。老乡们总会给我们送上几大碗来。热气腾腾的饺子透着浓浓真情,使我们感受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幸福与温馨。 最艰苦的劳动----“双抢” 所谓“双抢”指的是抢收和抢种,记得那时在是乡下,家里最忙的是“双抢”,农民为了多产粮食,便要多种双季稻。从地理位置来说,我们当地是适合种双季稻的,因为高温的日子长一些,天就凉了。为了赶时间,我们必须尽快完成前季稻的收割和后季稻的栽种。因此,“双抢”就成了劳动时间最长、劳动强度最大的一项工作。 进入“双抢”阶段,大人们凌晨2点就起床,2点半去秧田拔秧,一直干到早晨6点才能回家吃早饭。匆忙填饱肚子,又要去农田收稻或插秧。中午就在田间地头吃些干粮再接着干,直到天色黑了,才回去吃晚饭。晚饭后也不能休息,还要去打谷场脱粒。一天劳动下来,经常听到大人们说浑身疲惫不堪。回到家中,不管身上有多少泥土,直接朝床铺奔去,倒头就睡。说来奇怪,虽然“双抢”阶段每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可那些大人劳作都说不是很累,第二天又精神抖擞,充满干劲了。也许,那就是创造新生活的力量吧。 最有意思的事----吃“半夜饭” 现在有些人谈起“上山下乡”时的生活,总觉得那是一段不堪回首的日子。而我不这么想,那段生活虽然艰苦,却也充满了快乐,吃“半夜饭”就是其中之一。 秋收过后的农闲时节,人们终于可以休息了。每天一到晚上,村里的一大帮老老小小就不约而同地来到我们住的小屋。有坐着的、站着的、蹲着的、倚着门的,大伙聚在一起,从天上聊到地下,从村里的小事说到城里的大事。大家笑声不断,一直聊到深夜才一个个意犹未尽的回家。 有时聊得起劲,不知不觉就到了半夜,大家都感到肚子饿。于是,有人提议:“吃‘半夜饭’吧!”这时,大人会纷纷响应。有时爸爸从单位回趟家,更增进了生产队里的乡亲们目光,他们一听说我爸回家纷纷来我家与大我 聊家常话茬儿,而作为小孩子的我们,沾大人的光,有时没睡觉就帮他们做活计,有人去取菜,有人去拿柴,有人去准备碗筷。大家嘻嘻哈哈地择菜、淘米、生火,不大一会儿,香喷喷的农家菜便摆上了桌,屋里飘满了饭香。大家围坐在一起,七手八脚地盛饭,碗不够了,就用茶缸。尽管饭菜没有多少油水,但大家吃得很香。大伙边吃边聊,心里充满愉悦。 1985年,我们全家享受国家优惠政策恩泽,随着父亲迁移到到矿山上来了,后来参加工作后走南闯北,也品尝过不少美酒菜肴,但再也没有吃到“半夜饭”那么香的饭菜了。 那时的农村生活的日子可以说是艰苦岁月,我们在清苦的岁月一路走来,可我们的意志得到磨炼,变得更加坚强。从农民兄弟身上朴实、勤劳的作风深深影响着我。这笔财富,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