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礼鹏:镇雄映象 | |||
煤炭资讯网 | 2013-11-6 15:22:06 散文荟萃 | ||
说起云南的镇雄,在昆明、重庆、深圳、浙江永康、温州等大都市生活的人大都知道,因为在他们眼中,镇雄是一个人口贫穷、众多,资源富饶的地方。他们眼中的镇雄,是褒贬不一。
2006年,由于工作原因来到镇雄。在之前,我对镇雄了解甚少,或许是外界的影响致我对镇雄人也存在着某些偏见,和外界大多数人的认识一样。工作中自己静下心来和镇雄人相处以后发现,那些对镇雄人的偏见或敌意大多是很片面的、很不符合实际、或许也是由于历史的背景或种种原因。 记得刚踏上镇雄这片土地时,正值腊月,整个天空灰蒙蒙的,濛濛细雨不识趣的打在脸上,踏着泥泞心中尽是忧愁,脸面不得开怀。在路上,29座的卧铺车让人很是“享受”,早上六点出发,晚上八点还难到达,蜗牛般的爬行中,感觉车就在悬崖峭壁上,弯弯曲曲、爬一坡下一坡,颠簸不已。路途中通过车窗眺远方,隐隐约约是不见谷底的深渊;仰头遥望,山间云雾缭绕不见山峰真容。目睹山势雄伟壮观不愧“真雄”!坐在车上,目视前方不见路面,心里不免觉得“真凶”。也许是当初的气候有别于家乡昭通,或者说是离开家乡到异地的心情所致。 心闲之余,也曾想想离开家乡的那些时光。那时候的我刚从学校毕业,带着无比的期盼和向往南下广州,也许是自己的贪婪,在镇雄同学的关照下,我进了让人胆战心惊的传销行业。在经过热情款待、上课、交流、谈心后,激烈的思想斗争一直纠缠,最后在他人没有防备之际逃脱魔掌,之后才逃回昆明打工。此时的我,恨透了昔日的同窗,恨透了所谓的同学情、老乡谊,镇雄映象早已烙在心坎,心如同黎明前的黑暗一般! 在昆明呆久了,就明白在找工作时很少有人会介绍自己说是镇雄人,而习惯性地说自己是昭通人,也许正是因为一个模糊的概念,让部分镇雄人面临连找个临时工作也找不到的困难,当然有人担保或介绍的除外。在昆明打工的日子里,作为滇东北长大的我,常常听到 “南站、北站镇雄人说了算”的话语。那时候的心态,是一种莫名其妙,或许是因为自己当初对镇雄人的误会,让自己觉得镇雄人是一群“乌合之众”。 现在看来,其实不然,镇雄人有本事的比比皆是。当然不是外界所说的打家劫舍、拉帮结伙,或许是窥之见一叶障目,也就缩小了多的好,而放大了少的坏。在拥有158万多人口大县的镇雄,为数不多一些人的作为或者是行动影响了坚忍不拔、敢为人先、淳朴厚道和勇于担当的镇雄人形象。据权威部门统计、镇雄外出务工人员大都来自于贫困边远乡镇,很大一部分务工人员来到城市后,并没有像他们所想象的遍地黄金,由于受到劳动技能和素质的限制,少数务工人员处于饥寒交迫的境地,他们为了简单的生存,就做出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以致于才让外界误认为。 看看地图不难发现,镇雄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性格具备了云南人素有的本质,也有四川人的闯劲和贵州人的冒险。而贫困的现实又使很多的镇雄人愿意到外面闯世界,这与云南人普遍“家乡宝”的大氛围形成鲜明对比,就形成了一种叫做“敢为人先”的镇雄精神。 随着镇雄煤炭产业的发展,丰富的煤炭资源让以浙江温州为代表的外商前来淘金。在镇雄的煤炭产业大军中,有一半以上是温州人,还有湖南、河南、河北、四川、山东、山西和东北人,由此带来的外界因子,也熏染着多异的镇雄。在外来人口逐渐增多的社会背景下,好好坏坏、坏坏好好,镇雄人在社会中接受时代的洗礼和社会的变迁,享受煤炭煤炭资源开采所带来的成果。正如 “一颗老鼠屎搅坏一锅汤”,现在想想,在任何地方,只要有老鼠存在,老鼠屎总是有的,汤也就难免会变质或被搅坏,毕竟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何况镇雄是上百万的人口大群体。 在镇雄工作久了,只要看到城郊乌峰山顶云雾缭绕、云蒸霞蔚时,心中就无意识的觉得濛濛细雨将伴你走过街头巷尾。当然,时间长了,对这样的气候也就习以为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