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争航:走出沼泽 | |||
煤炭资讯网 | 2013-10-17 21:45:00 散文荟萃 | ||
黑暗,阴冷,死亡的恐惧笼罩着困在沼泽里的人们。一个年青人掏出自己燃烧的心脏照亮前方,引领人们走出了沼泽……丹柯精神不知激励了多少的年轻人。 在瑞能6千米的井下,华子已窝在皮带底下连续工作两个多小时了。这儿空间太小了,下沉的顶板已和鼓起的底板快亲嘴了,铺在底板的铁道用铁丝绑在顶板的锚杆上与皮带钢绳错综的交织着。他把头往皮带和铁道间隙伸向顶板,身子朝煤帮挪了挪直了直腰,长出了口气,呀舒服。他撩起工作服的前襟擦了一把脸上的汗,煤尘和汗水登时把他变成了包公。 没办法,公司没资源了,去内蒙,蒲城,陕北等多处寻找项目都没结果,从这两条煤柱掘进到达刚划拨的新煤田,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唯一途径。公司不容易,领导也难呀,华子知道。班前会区队长脸上的无奈他读得懂。 今天是每人两米的拉底开帮任务,先恢复巷道原形才能用钢棚支护。皮带底先挖个能容人的坑才好干。两个多小时的折腾,坑基本挖好了。可必须蹲着向皮带上铲煤,坑底的煤泥也使他的屁股上湿了大半拉。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毕竟他也是干了4,5年的老工人了 他往手上吐了口唾沫又钻进坑里,一镐一镐的挖,一铲一铲的铲,这种繁重而单调的机械运动又使他的思绪四处飘荡起来…… 这次巷道恢复已是第四次了,压力太大了。煤柱两边是120米的采空区,拉底开帮恢复抬棚支护,不行;再恢复,4架1组的封闭式钢梁支护还是失败了,一边拆一边恢复还得从这过。西安矿院的专家请来了,虽然制定了摩擦式拱形1米3架的加强支护方式,但还是不无感慨的说,以公司现有的设备和技术要完成这样的工程将是国内首例。华子不由向身后看了看,1米3架棚整齐敞亮。700米的老大难巷道630米已经成功的支护了。国内首例,是难了点,华子的嘴角动了动象是在微笑。心底里莫名的升起一种自豪感,我们干的是一项了不起的工程。 想着想着,他手中铁铲铲煤的频率加快了,脚下又向前挪了挪,腿脚麻木了,难受。泥水越积越深,他跪在煤泥里,变了个姿势,好多了,左手帮的工作已差不多了。他伸了伸腰,用拳头在后腰上捶了捶,透过错综的障碍物已能看得见掌子头了,要不了几天,这国内首例将要全部甩在我们身后。 这干不成咋的了,公司资源没了我们的饭碗也就没了。年迈的父母,读书的孩子……真不敢想。这要顺利进入新煤田,领导说了,全面机械化改造,进入新系统综掘综采,完善六大系统,地面建设同步进行,改善2堂1舍,硬化路面,家属楼……明天总是那样迷人,他像是看到了明天,心潮有点澎湃。 快下班了,他的任务也快完成了。他又向前挪了挪身子,蹲着,跪在,他变换着姿势。下半身全都湿透了。他一咬牙索性坐在了齐腰的煤泥里。他有些激动,一镐一镐为了生存,一铲一铲为了希望。他的下半身陷在煤泥里,他的精神却得到了升华。也正是他和他的队友们在公司的领导下,在这种精神的支撑下使公司走出困境,迎来了一个崭新的瑞能煤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