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 斌:读书随笔 | |||
煤炭资讯网 | 2013-10-14 9:22:04小说林 | ||
喜欢文学书,当然会选择性的去看,有时候会因为一篇文章喜欢上写文章的作者,出于对他的喜欢去看他的作品,进而喜欢上他的文笔,他的思想,看完他的作品,再重新感受那份喜欢,便已成为迷恋。这是我喜欢上一个作家的方式,也许并不理智。
这个社会里所谓的文人和作家很多,在世人眼里,凡能写文章,能出书的便是作家,而他的书本的销量则代表着他的书写水平,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对此,我不以为然,甚或有一种不屑。我从不掩饰自己对某些文人的不屑。 喜欢的作家并不多,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想和阅历,不是每个人的文章都能引起内心的共鸣,如果喜欢的泛滥,也便失去了自我。我不是一个追星族,但却喜欢李白到痴狂,他的诗,他的词,他的传奇,他的洒脱,都令我沉醉其中,习惯了在不如意时诵读他的文章,感受那份豁达豪放,渐渐地会被他的不羁影响到自己的生活态度。有时会很想追寻着他的足迹生活,可现实让我明白了即便他的身影也是可望而不可及。这段传奇是只属于他的洒脱,其他人无法企及,否则,千百年的中国文化长河中,他又怎会如此耀眼,如此与众不同。我想,他便是我们理想人生的寄托,只需要瞻仰便已足够。 李煜生错了环境,他的帝王经历是国家黎民的不幸,更是对他的不公。其实他并没有错,只是上天给了一个不该属于他的身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此动人的词句,我看到的是一个感性纯净的灵魂,只是出自一个帝王之口,让人徒叹无奈。自古亡国的君王不在少数,但敢于感怀故国的却仅李煜一人,他太简单,不懂得政治的生存之道,一首“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竟成了千古绝唱,葬送了他的生命。他的陨落,留给了文学无法弥补的缺憾,他的词,也成了后人永恒的传唱,凄美感伤。 很幸运,在一千多年后,我又看到了一个和那两位古人有着同样美丽灵魂的才子,虽相隔千年,却是此等相似,他便是徐志摩。“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一个男子的百转柔情在这诗句中展现的淋漓尽致,美得让人心疼。他爱上了一个近乎完美的女子。也只有林徽因,值得这样一个才子写出那等美丽的爱情诗句。虽然很受伤,依旧勇敢执着,令人钦佩。“一生至少应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而忘了自己。不求结果,不求同行,不求曾经拥有。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我最美的年纪里,遇见你”我想,这便是他的爱情,书写着他的无悔。这样的徐志摩,更值得品味。 还有两位淡美的女子,张爱玲,安妮宝贝,我看的最多的两位作家。张爱玲的美自不必多说,世间流传着得关于她的传奇便是最好的佐证。她是真实的,从来都不会掩饰,敢于将自己人性的弱点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她只知道这些便是她所想的,不需要去在意别人的看法。有人说张爱玲爱错了人,但她却为了他选择了痴情一生。姐姐说或许只有胡兰成的才气才配得上张爱玲,我明白这句话的正确性,只可惜胡兰成丢弃了做人最本初的人性,令人无限唏嘘。听说张爱玲死在了美国一个无人知晓的公寓,面带微笑。当国内的人们在争相探讨传颂有关她的人生的时候,她却选择了以这样的方式告别人世,安静而从容。或许,这是她最好的归宿,用自己的方式离开已无留恋的人世。 安妮宝贝与张爱玲不尽相同,如同黑暗中的一朵花,在阴暗中散发着自己的芬芳。会拒绝她早期的小说,读完让人窒息,如同行走在崩溃的边缘。喜欢她的散文,朴素诚真的句子句句透入人的内心,那种共鸣让人无法抗拒。 有时会惊诧于他对细节的执着描述,却不会烦琐,淡雅的意境给人脱俗的超然。她是个简单的女子,喜欢淡妆和棉布衣服,有着简单的故事,却有着一颗感性的心,赋予了她和故事丰饶的含义。很欣赏她的为人,一直在坚持着自己的最初的原则,没有俯仰鼻息的胆怯和投机,她轻易拆毁了别人辛苦持守的无谓的界限。她不会将自己像那些青年作者那样置身在公众的焦点之下,更不会为了迎合体制性的文学潮流而刻意完善自己,她不喜欢评论,更无需被评论。正如安妮所说,写作是一个人的事。她在坚守着自己的那片净土。“双手推开生死路”是只属于安妮和张爱玲的勇气和个性。 所谓文学,当保持灵魂最初的干净与童真,若是掺杂了功利性的目的与因素,便是文学最大的悲哀,是属于这个时代的悲哀。文学爱好者,一个并不简单的名词,需要一种执着,一种勇敢的承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