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亚春:矿区“草根记者”的书写路 | |||
煤炭资讯网 | 2013-1-16 20:40:32写作 | ||
俗话说,三十不学艺。可我却在30多岁的时候,改行当了一名矿区草根通讯员。这源于矿区主辅分离改革,我成为一名下属于蒲白实业公司的社区通讯员,从此开始我的书写情怀。
记得第一次报道是随社区领导到本矿棚户区改造楼施工现场检查工作。我怯生生地听着领导和监理的对话以及随行人的询问和安全叮嘱。回到办公室总觉得写的不具体,就自己跑到工地找刚才那位监理,问他工程的进度、各楼号和混凝土强度等等。监理纳闷地一一解答,我便快速记录。连夜写了1200字的通讯报道,第二天满怀信心地交予部门大姐,她说:“你这不是报道是流水账,你只要说清领导关心施工进度和安全就行了”。完了,看来我就不是写作这块料。正在我一筹莫展,心灰意冷,想打退堂鼓之际,实业公司召开第一次通讯员例会,会上总经理、书记分别讲话鼓励大家,号召大家热爱实业、多学习多写作,服务与社区居民。这给我很大信心,立志做一名穿着“草鞋”、接地气的“草根记者”,采写那些实业居民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我的新闻触觉渐行渐远……
我开始查资料学习通讯报道的要素和写法方法,掌握技巧后从居民心态出发写了一篇《告别蜗居不是梦》竟然上了《矿工报》,看着我的文章和名字变成铅字,我反复阅读,爱不释手。从此我在生活中找准了“活水”的“源头”,注重修建新闻“渠道”,新闻的“清泉”,加强学习古典文学和语法修辞。当一个个报道任务圆满地完成之后,听到别人问“这是你写的,我们社区的某某事吗?”那一时刻收获的是快乐和骄傲,和写作时的艰辛相比真可谓苦乐相伴。接下来参加了几次实业公司举办的写作培训,听到来自省级报刊主编以及西北大学教授妙语连珠的精彩解评,知道了新闻报道的写作技巧和投稿事项。我这个“瘸小鸭”就像长了翅膀,写稿的水平逐渐提高,《袁家村印象》竟被《陕西工人报》采用,我的积极性更高了。每逢外出旅游和采风,不写点东西,就感觉像登泰山看不到日出,味儿终有点寡淡。。
当然作为社区的一名普通通讯员,我深知在我们背后有一支默默支持的团队,那是我们稿件亮相“舞台”的“亲友团”。有来自实业党群部的稿件导向提示,来自实业外宣的统计观测,在默默注视着我们的“成长”。哪个社区最近有新人上稿子,哪类稿子最近比较少,写作范文共享等等,他们就像“师长”,每天在电脑前关注我们的动向,时刻鞭策我们进步。我这个“土记者”由衷地感谢身后这强大的团队,它给予我信心、给予我动力。
说心里话,一年的“草根记者”之路,让我“写”出了我的一种别样的人生路。它赋予我灵性,让我静静的感悟生活,让我在墨香中随自己的灵魂升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只是一个普通的社区通讯员,在文学的广角只是微不足道的小小尘埃,选择了写作,就把自己交给了文字的灵魂,如影随形,不怨不悔,不退缩。
作者单位:陕西蒲白煤化实业公司白水矿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