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春晖,中矿大学子走进敬老院献爱心 | |||
煤炭资讯网 | 2012-6-8 7:57:56煤矿院校 | ||
【本网讯】5月26日,中国矿业大学能化11-2班同学来到到徐州市康汇敬老院进行了一次为期半天的献爱心活动。同学们热情地询问老人们的吃穿及健康情况,并和老人促膝而坐,陪他们谈心。因为康汇敬老院近期正在装修,所以同学们在临走之前还做了一次义工——帮助敬老院工作人员打扫卫生。
半天的时间虽然极其短暂,但给老人们带来了快乐,同学们从活动中受到的教育却是值得久久珍藏的。 用真诚敲开紧闭的的心门 在和老人们谈心的过程中,老人们大都非常热情,长年累月的住在敬老院里,使看到了我们就像看到了自己的孙子孙女。但也有几位老人对我们并不那么欢迎,拒绝和我们交流,也不让我们进她的屋子。 其中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给我的印象犹为深刻。 老人身着鲜绿色的毛衣,雪白的银发整齐地背在耳后。当我们想要进屋慰问老奶奶时,却被这位端坐在门口的老人摆手拒绝了。一连几个同学都败下阵来,值得庆幸的是一向擅长与人交流的刘万春获得了老人的允许,开始了一番令人感动又心酸的对话。 看起来身体硬朗的这位老人今年已经98岁的高寿了。30岁守寡的她独自承担起了教育四个孩子的重任。六十多年的漫长岁月,这其中的苦累辛酸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然而老人却凭着一股坚韧让每个孩子都去上学读书,将他们养育成人,本该儿孙满堂,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光,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有儿女陪伴左右,老人之前的拒绝正是一种不满与伤心的宣泄。 刘万春同学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握着老人的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劝慰老奶奶。为了能让老人听着,他的声音很大,老人听到了,我们也听到了,那不只是宽慰,更是一种对父母长辈辛勤耕耘的肯定与钦佩,更是一种儿女衷心的感激与祝愿。 当我们要走时,老人的情绪已经好很多了。这让我们明白:只有真诚的交流与倾听才能打开紧闭的心门。 儿女的陪伴才是最贴心的孝道 和老人们在一起的几个小时里,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老人们的每一句话都离不开自己的孩子。在他们心中,自己的孩子永远都是最优秀的。 在我们小的时候,是父母教我们说话,教我们走路,给我们洗脸喂饭。当我们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成人之后,孰不知,他们已经由于常年的遮风挡雨渐渐走向了风烛残年。如今,他们曾经巍然的身躯,已经不再挺拔,那个儿时教你叫“爸爸”、“妈妈”的年轻声音已经不在。他们老了,除了需要你去照顾他们之外,已经不能再做些什么了。而许许多多的孩子却没有看到父母的需要,舍不得从自己多彩的青春年华里分一些去陪伴父母。 父母最需要的便是儿女的陪伴左右,即使生活不富裕,但能每天看到他们便是最大的满足。这也给我们大学生敲响了警钟。进入大学,陪伴在父母身边的时光越来越少,工作之后也许会更少。所以,当你有机会陪伴他们时,请不要嫌他们唠叨,嫌他们OUT,嫌他们不懂青年的小玩意儿。请你认真倾听他们的叮嘱,你耐心的陪伴才是最贴心的孝。 这次活动已经结束,但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萦绕脑间。献爱心活动并不是机械的交流,也不是简单的义工,它更是一种人文关怀,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