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举:雷锋——从出国到回归 | |||
煤炭资讯网 | 2012-3-4 9:01:25散文荟萃 | ||
龙年三月的春风有一大特效,那就是:把个出国多年的雷锋给吹回来了。
久违了,雷锋!久违了雷锋精神!我当然知道,这不是什么龙年春风的特效,靠大自然的春风,从龙年吹到兔年,再从兔年吹到龙年,一个轮回,也是吹不回来雷锋和雷锋精神的。我当然知道,雷锋早已经英年早逝了,所谓雷锋出国只不过是一种说法,一种现象而已。还是社会主义道德文明的春风把雷锋给吹回来了,一度流传的雷锋叔叔出国的流行曲终于画上了休止符,出国多年的雷锋重回祖国怀抱,意味着冷落已久的雷锋精神回归在望了。我说这番话,各位一听就知道我是个雷锋的粉丝,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持我这种观点。
雷锋的赞同者、追随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是越来越多了,而是越来越少了,所以,我这个少数粉丝团的一份子是极力赞同雷锋早日回国的。我说雷锋的赞同者越来数越少,不是一种哀叹,不是一种批判,而是一种现象的素描。六十年代、七十年代是搞一阵风的,那个时候学雷锋这阵风很盛行,而且风是清一色的红,风声里没有任何杂音的。
但到后来的90年代以后,不是杂音问题,而是产生了争论,雷锋有了对立面。那个时候,我这个雷锋粉丝也拿起笔“义愤”地加入了争论行列,为雷锋正名,为雷锋鸣不平,争论的焦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学雷锋矛盾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还需要雷锋吗?雷锋叔叔出国了对我们有利吗?三个核心问题,皆源于一个起因:那就是当时媒体上热议的一个雷锋式的战士,因为从部队转业到地方,时时处处学雷锋,尽管家境并不宽裕,但却超出自己能力所限地助人为乐,花钱的事他干,不花钱动手出力的事他也干,街坊邻居他帮,陌生毫不相干的人他也助。以至于一部分人认为他有精神病,非要送他上精神病院。通过这件事,你能说我说的雷锋的赞同者越来越少的话还是危言耸听吗?
那个时候,怪不得人家雷锋出国,国内已经无人家栖身之地了。更为想不通的是,我那篇文章转到一家报社的编辑手里,作为党报的编辑,也竟然顺风倒地站在雷锋反对派的一边和我理论开了,我拿出社会现象“开导”他:“你看现在的公交车上小偷越来越多了,但是,没人站出来管了;你看大街上横穿马路的盲人没有牵引者了;你看坐车的孕妇和老人、病人,站就站吧,让座的人越来越少了。你说这些正常吗?你说这些雷锋要是还在,或者要搁到学习雷锋一阵风的年代还是这样吗?”本来他是想争辩的,但想了想语塞了。后来在我更为措辞激烈的的据理力争下他服软了,把我的稿子发表了。通过拿起笔争论,我觉得着实是为雷锋出了口“恶”气。
在雷锋出国的很久日子里,我常想一些问题:社会主义的红色没有变,但人们的道德观念,是非标准真的是变了,现在的人到底是怎么了?市场经济就非得搞各顾各,就不用再提倡和弘扬助人为乐了吗?是市场经济和雷锋精神发生碰撞了,雷锋精神就一定要为市场经济让路吗?她们不是一对冤家吧?没有雷锋精神的社会文明到底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雷锋精神本质有问题,还是人们的道德观念有问题?世风日下与雷锋的走失不能不让人觉得寒颤和悲哀。有时候我就在想:对于80后、90后的这些人,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因为时代原因,他们对雷锋知之甚少。但从学习雷锋一阵风的60后、50后等等,走过来的人,难道要让歹徒拿着刀架到脖子上才想起出国已久的雷锋吗?
如果雷锋真的活着,他是多么想看到——他的继任者一任接一任地把雷锋精神的接力棒传下去,从60年代的刘英俊,到80年代的郭明义,再到今天的金春明……如果雷锋真的活着,他是多么想欣慰地看到雷锋式好少年王可欣、史宇航、屈迎迎、雷素……一个又一个前赴后继地追随着他。如果雷锋真的活着,他是多么想看到在毛主席为他题词49周年的2012年3月5日,九州十亿炎黄子孙正在风起云涌地掀起新一轮学雷锋热。
雷锋,从出国到回归,伴随着龙年三月的和煦春风,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新月异,伴随着道德观念的辗转轮回,衷心希望新一轮雷锋热的高潮一浪高过一浪,衷心祝愿:神州处处学雷锋,华夏无处不春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