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新型采购方式成电缆企业利润新亮点

煤炭资讯网 2012-2-20 13:02:51厂商在线
电线电缆制造业是一个微利的行业。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价格信息的公开透明,企业利润被不断压缩。仅从产品制造来说,与产品利润相关的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二是生产过程精细化控制,减少浪费,提高生产效率;三是提高销售价格。高价销售的可能性和空间很小;对于生产过程控制,与企业的设备、技术、人才、经验等等都有关,非一日之功。因此,采购成本的控制就显得至关重要。

电线电缆的主要原材料包括导体和绝缘两大类,导体主要是铜和铝,绝缘以塑料和橡胶为主,这其中铜的价格最高,因此以铜为例来分析采购成本问题。铜价每天都在变动,所有电缆制造企业无一不需要每天关心铜价及铜价走势。近五年来,铜价变动范围从每吨
25000 元到 80000 元,可谓惊心动魄。

一般来说,企业对铜价的关注信息主要来源于伦敦金属交易所(
LME )、上海期货交易所( SMM )及长江现货价,这些价格都是阴极铜板的价格,而电缆企业使用的材料是铜杆或铜丝,因此还要把升贴水和加工费考虑在内。铜板价和升贴水每天在变,加工费各铜杆(丝)加工企业不尽相同,因此,电缆企业要把控铜的成本,相对比较复杂,大多数企业的做法都是与铜杆加工厂签订年度合同,确定加工费标准,然后每天看期货盘点价,或以长江现货价为准。每一个企业负责买铜的采购人员,无一不是“亲兵”,甚至是“老板娘”亲力亲为。即便如此,也不能确保铜采购价相对合理。

据统计,
2011 年上海期货交易所铜的加权平均价为 65525 元,长江现货铜全年数学平均价为 66280 元。企业可以统计一下自己的全年铜杆(丝)采购均价,去除加工费后与此作对比,看看采购成本是否合理,是否还有压缩空间。据国内几家大的线缆企业统计数据表明,自己企业的采购价均高于市场均价,甚至每吨高出上千元,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一个中型电缆制造企业全年数千万乃至上亿元的利润被流失。

如何能让采购变得更简单、价格更透明、成本更合理呢?

2011
9 月,业内出现了一家中国电缆材料交易所( www.cable-ex.com ),把铜杆、铜丝、铝杆、塑料等电缆材料作为交易品种,旨在利用现代先进的电子信息化手段服务于电线电缆上下游企业,成为电缆材料企业的销售平台、电线电缆制造企业的采购平台。

该交易所是国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把
8mm 铜杆、 3mm 铜丝、 9.5mm 铝杆作为交易品种的交易平台,平台上汇集了大量的材料企业和线缆企业,以连续现货的交易方式,各企业可以直接通过交易系统软件进行买卖,每天都可以申报交收,盘面上的交易价格就是材料价格,整合了各项价格变量,极大地方便了材料企业的销售和线缆企业的采购。

统计数据表明,
2012 1 月,长江现货铜数学平均价为 57410 / 吨,上海期货交易所铜现货月加权平均价为 57460 / 吨,中国电缆材料交易所 8mm 铜杆加权平均价为 57500 / 吨。以长江现货和上期所铜均价 57435 元计算, 8mm 铜杆价格仅高出铜板价格 65 元,而铜板加工成 8mm 铜杆的加工费一般为 800—1100 元。也就是说,通过中国电缆材料交易所的平台采购铜杆,其成本远远低于企业原有采购方式的采购成本。这是因为,在中国电缆材料交易所的平台,汇集了大批的铜杆厂商,每家厂商的上游材料来源成本不同,生产、管理、运输等成本不同,在交易所挂卖价也不同,而线缆企业就可以在众多卖家厂商中以最低价成交(交收品质量标准是一致的,全部为国标),让企业实实在在降低采购成本。

思路决定出路,思路一换天地宽。每个企业主都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运筹帷幄,殚精竭虑。传统制造业如何转变观念,创新管理,充分运用好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手段,降低企业原材料采购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开辟新路,确实值得研究和思考。


本网通讯员:钱艺鹏 编 辑:西江月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