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王冠民 杨铁柱:浅谈企业如何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指导总结工作

煤炭资讯网 2012-2-14 11:01:38论文专区
陕煤彬长矿业集团煤化工分公司 王冠民 杨铁柱

管理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彬长集团2012年工作会要求把“管理提升年”活动作为主线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的始终,体现了领导层对企业管理的高度重视和深刻解读。“管理提升年”活动是在对前几年“基础管理年”、“工作落实年”等企业管理实践活动进行认真总结的基础上的继续和深化,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又一次循环往复和升华提高。总结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对企业管理的认识和实践过程中,适时总结、善于总结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本文结合笔者在基层单位的管理实践,仅就总结是什么和如何总结两个问题,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进行初步探讨。

一、 总结是什么

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后,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引出有规律性的认识,明确今后工作方向的事务性公文。

总结既是一个过程,又要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文字材料,即形成一种事务性公文。对企业而言,总结是对一定时期内的管理实践活动进行回顾、分析,研究。企业的本质属性是盈利性经济组织。盈利是企业的总目标,这就是我们经常强调的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效益经营。企业每一年度的生产经营等一切管理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盈利这一总目标展开的。因此,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具有非常明确的目的性,这就是要全面实现企业的年度计划、年度目标任务。企业在制订年度计划、年度目标任务后将其按季度、按月份分解落实到下属各单位、各部门,直至每一个岗位、每一位员工,再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政策措施,并充分发挥组织、指挥、协调、检查、考核等企业管理的各项职能,对企业所占有的各种资源、所取得的各种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最终实现企业年度计划、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其年度生产经营成果具体体现在年终财务决算报表中。因此,企业的年度总结,就是要对企业从年初的计划始,直至年终决算的整个管理实践活动进行回顾、分析、研究,并从中找出经验教训,引出有规律性的认识,明确今后工作的方向,指导今后的管理实践,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这既是总结的目的,也是总结的意义所在。

二、 如何总结

抽象地说,企业无论是进行哪一类的总结,都是对企业管理的再认识。作为企业管理者,无论他是否系统地学习过企业管理理论,他在领导一个企业时,总是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从自己、他人(包括前人)的管理实践中总结提炼出来的科学理论(包括企业管理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来指导他的管理实践活动。并在一个计划周期内,对其管理实践活动的全部或某些专项进行总结,评估成败得失,找出经验教训,从而提高自己对企业管理规律的认识,进而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否则,他不仅不能把企业做大做强,反而最终有可能把企业做跨做死。因此,作为现代企业管理者,熟练掌握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适时、及时地对企业管理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完全必要的。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即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高级阶段和科学形式,是关于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理论。其基本原理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实践论。它坚持从物质到意识的认识路线,认为认识从实践中产生,随实践而发展,认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践,认识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证明;认为认识的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反覆;社会实践的无穷无尽决定了认识发展的永无止境。

在总结企业的管理实践活动时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一是要准确地把握总结的根本任务是什么,或者说为什么要进行总结,总结的目的意义何在。企业往往以一年为一个周期来考察生产经营情况。企业年终决算报表和各种专业统计报表以各种数据清晰、准确地呈现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年度财务分析报告也对企业一年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了定量或定性分析,为什么还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总结?总结的根本任务是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会计报表、统计报表、以及财务分析报告所能反映的只是局限于企业年度的生产经营的结果或者企业管理实践的成果,这些数据,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的财务分析,呈现出来的也只是事物的现象、表象。从中能够给我们的信息是企业年度计划、年度目标任务完成的好与差。而总结则是对结果、对现象、对好与差进行追问、追究、追思,顺藤摸瓜、刨根问底、追本溯源,透过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的东西。如果数据体现出来的结果好,甚至很好,在总结时就要充分肯定成绩,以总结经验为主,在回顾、分析我们全年的管理实践活动时,通过思考、研究,找出我们在正确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方面、在合理使用法律、行政、经济、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等管理方法和手段方面、在制定和执行政策措施方面、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方面、在充分发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检查、考核等管理职能方面、在科学配置企业资源和生产要素方面、在企业文化建设和群众性活动开展等等方面经验性、规律性的东西,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丰富和发展我们的管理理论,调整和优化我们的管理思路,充实和改进我们的管理方法,并运用到我们下一年的工作中去,指导我们的管理实践活动。如果数据体现出来的结果差,甚至很差,在总结时就要深刻地认识差距,以吸取教训为主。重点是找出原因,特别是主要原因,厘清因果关系。要分析过程,要重视细节,要查找源头。要上升到管理理论、管理思路、管理方法的高度去检讨、认识存在的问题,反省管理中出现的偏差和失误。事物都有两面性,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要历史地、辩证地看问题,要客观地、全面地看问题,要以运动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无论是好还是差,都是相对的。都既要与计划比,也要与过去比;既要纵向比,也要横向比;既要与自己比,也要与别人比。好,不要骄傲自满。现在好,历史上可能更好,别人可能更好;如果制订计划时更加积极一些,目标定得更高一点,这样的结果就不一定有那么好。差,不要盲目悲观。因为也有可能是我们的主观脱离了客观,或者偏离了客观,夸大了有利因素,夸大了主观能动性,制订计划时激进、冒进,没有留有余地。总之,再好,也会有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存在;再差,除了主观原因外,也有客观因素制约。关键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通过认真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找出的规律性东西,以指导我们今后的企业管理工作。
以上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讨论总结的目的意义。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要做好总结工作,或者要写好总结报告,就必须占有丰富的感性材料,并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

二是要正确地理解总结从属于认识范畴,据此处理好总结与实践的关系即认识与实践的关系。企业的实践是企业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本质上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把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联系起来的特点。企业的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是社会性、历史性活动。企业的管理实践包括了实践的三种基本形式,即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实践活动。生产实践是企业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生产实践产出企业的产品,即生产人类社会所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产品是企业利润的载体,为企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物质条件,它对企业乃至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使企业一方面从社会、从自然界取得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一方面通过提供就业岗位、纳税等行为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并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宽松的社会环境,并或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企业的科学实践活动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有力杠杆,其作用集中表现在改善生产实践条件和提高资源、要素配置及生产、经营管理的效率上。因此,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在总结企业的实践活动时,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处理好认识和实践的辨证关系。(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非科学的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向歧途,对实践产生消极作用。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我们在总结企业的实践活动时,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第一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总结的第一手资料来自于对管理实践的客观实际的回顾,来不得也容不得半点的虚假,感性认识出了偏差,就得不到正确的理性认识,就做不到认识和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总结就变了味,就失去了意义,也就达不到总结的真正目的。

三是要深刻地认识总结能够帮助我们科学地运用并进一步丰富、发展企业管理理论。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是从企业管理实践的客观实际中抽象出来,又在企业管理实践的客观实际中得到证明的,是正确地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本质及其规律的理论,是系统化的真理性认识。科学的企业管理理论对我们的企业管理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能够正确地预见事物的发展方向,指导我们制订符合客观实际的计划和政策措施,提出实践活动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它能够提出正确地认识事物的方法,指导我们富有成效地开展各项企业管理实践活动。同时还要坚持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观点。因为客观世界是在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我们的主观世界也要随之运动、变化、发展。这就叫“与时俱进”。不要以片面的、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要以全面的、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对企业管理任何一个具体的认识只是对整个企业管理的一个层次的认识、一个方面的认识、一个发展阶段的认识。我们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不但深化、扩展对企业管理的认识,通过总结提高对企业管理理论的认识能力和水平,把管理实践的经验教训融入到企业管理理论中去。一切把认识、把企业管理理论凝固化、僵化的观点都是不科学的。

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我们要高度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实践—认识—实践。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着眼于科学理论的应用;在进行总结时要着重于对实践结果的理论思考,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检验我们所运用的企业管理理论是否符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客观实际,是否符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客观实际,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经验教训上升到理论层面,更加准确地把握企业管理的规律,丰富和发展企业管理理论,实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并把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对企业管理的新认识,运用到下一个计划周期的管理实践活动中去,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四是要清醒地认识总结在本质上是对广大职工群众的实践的总结。广大职工群众是企业物资财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的决定力量,是企业管理实践的主体。因此,总结工作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从方法论角度来看,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管理实践从根本上看要依靠广大职工群众,因此总结要自下而上,企业的总结要基于广大职工群众的总结、基于下属各单位、各部门的总结,从群众中、从基层中吸取经验、吸取智慧,坚持“从群众中来”,达到“聚民智”的目的;企业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管理实践从根本上看是为广大职工群众谋利益,即“造福员工”,因此总结还要自上而下,我们通过总结得到的关于企业管理实践的经验教训、关于企业管理理论的新的认识、关于下一个计划周期的管理思路等理论成果都要回到广大职工群众中去,都要与广大职工群众达成共识,通过总结共同改造主观世界,共同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主观能动性,使企业领导层的决策力、管理力的提高与广大职工群众落实力、执行力的提高统一起来,达到“凝民心”的目的。

总而言之,总结是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和结果。总结是完成认识过程两次飞跃的关键环节。总结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总结具有时间性、客观性、理论性、本体性、群众性的特点。总结要坚持物质观点、实践观点、能动观点、群众观点。企业的总结是为了从管理实践中吸取经验教训,找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并把对企业管理的新的认识运用到下一个计划周期中去,进而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本网通讯员:王冠民 杨铁柱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