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媒体网站采编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其人才培养

煤炭资讯网 2012-12-3 7:27:43写作

需求迫切:受众选择更快更便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媒体网站对新媒体时代的采编人才需求日益迫切,这种迫切性来自于当前几个基本形势。

新闻消费深入在线平台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2年7月最新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第30次报告”)指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较去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达到39.9%。2012年上半年,中国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由2011年下半年的18.7小时增至19.9小时。网络新闻的用户规模达到3.92亿,较2011年底增长了2545万人,半年增长率为6.9%;网民对网络新闻的使用率为73.0%。

据美国皮尤居民和媒介研究中心调查,到2010年底,互联网作为国际和国内的新闻源全面超越印刷报纸,并且这一差距不断拉大。2/5的美国人说他们是从互联网获取大部分新闻的。2011年报纸广告收入大约只有数字广告收入的1/10。当发行和广告收入合起来,报纸产业自2000年来已经萎缩了43%。与一般广告市场相比,在线广告支出继续以更快的速度增长。2011年总的在线广告支出达到320亿,增长了23%,占据美国广告总量的20%。受搜索广告、旗帜广告和视频广告的推动,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eMarketer预计数字广告份额到2015年将达到28%。

新闻消费进入移动时代

CNNIC的第30次报告指出,在2012年上半年,中国手机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用户)规模达到3.88亿,占整体网民比例的72.2%,较2011年底增长了约3270万人,相比于台式电脑网民的3.80亿,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中国网民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呈现出全新格局。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手机网民的增速重新出现回升势头,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移动上网应用的创新是新一轮增长的重要刺激因素。手机上网快速发展的同时,台式电脑这一传统上网终端的使用率一直在下降,2012年上半年使用台式电脑上网的网民比例为70.7%,相比2011年下半年下降了2.7个百分点。

皮尤研究中心卓越新闻项目发布的《2012新闻媒介状况》报告称,更多的移动性更深度地融入社会网络中。人们正在充分利用更便利的新媒介来获取新闻。调查显示,在美国,40%的成年人拥有智能手机,20%拥有平板电脑。大约51%的智能手机使用者通过智能手机获取每日新闻,而平板电脑使用者则为56%。消费者每天正在不同的时间段使用不同的设备来获取新闻。eMarketer预计,移动广告虽小但增长迅速, 2011年的14.5亿美元仅占总量的5%,但与上年相比增长了一倍。eMarketer预计移动广告在2012年底将达到26亿美元,增长80%。

新闻消费转向社交媒介

社交媒介在新闻发现和发布中显示了日益增长的力量。社交网络如微博成为网民重要的信息获取渠道,网民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正在发生转移。2011年年底CNNIC发布的第29次报告指出,网民的互联网沟通交流方式发生明显变化:一方面,微博快速崛起,目前有将近半数网民在使用,比例达到48.7%。另一方面,传统的交流沟通类应用则出现大幅下滑:电子邮件使用率从2010年的54.6%降至47.9%,论坛/BBS则由32.4%降至28.2%,博客/个人空间从64.4%降至62.1%。

国外市场研究机构Hitwise认为,新闻网站流量中的8.6%来自于Facebook、Twitter以及其他更小的社交媒介网站,与2009年相比增长了57%。但这并不意味着目前通过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看新闻是主流。美国互联网产业研究公司ComScore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传统的台式电脑仍然占据着互联网流量的93%。

素质要求:网络编辑的综合能力更关键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互联网管理与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研究》(07&ZD040)课题组访谈了全国37家主流媒体网站(包括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的高管,在有关招聘标准的调研时发现:“政治敏感、新闻敏感”(81.1%)和“专业技能”(48.6%)是招聘网络编辑时非常重要的标准,显示了传统媒体的专业素质在网络媒体业务中的延续性。“工作经验”(24.30%)和“网络技术”(16.20%)也被认为是适应网络媒体环境的两个特殊的要求(如图1所示)。

政治、新闻敏感

政治敏感、新闻敏感作为传统媒体人员的重要素质,在主流媒体网站中得到了高度重视。很多网站高管认为,由于互联网的开放性、个性化、隐匿性、即时性等,网络编辑等同于“官方代言人”,是重要的把关角色,在引导网络舆论、建设网络文化中担负着重要的职责。只有具备高度的政治敏感,才能保证在海量的信息中判断出哪些信息是违法违规的,才能在言论自由和信息安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同时,依靠新闻敏感快速选取网民真正感兴趣的新闻热点,也是对网络采编人员的重要业务素质要求。在茫茫网海中,网络采编人员需要敏锐的嗅觉能力,及时感知网络上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的重要现象、事件或问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网络采编人员是网络世界的信息“风向标”和“传感器”。

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也是许多网站在招聘人才时较为看重的素质要求。实际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工作经验的获得主要来自于三方面。一是部分网站认为高校专业教育应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加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如果一些高校经费允许,可以办些小型网站,让学生参与其中,我们也很愿意招一些有过社会工作经历的同学,因为发现他们融入团队的成功率很高。我们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懂媒体,又要懂经济、互联网”,某网站高管如是说。二是部门网站通过直接招聘在校实习生来储备自己的人才库,这些学生经过一段长时间的实习后,招聘进来能对自己的工作岗位驾轻就熟。三是直接招聘在媒体网站有两年以上采编经验的员工,这样的员工既节省了人力资源成本,也逐渐形成了人力资源高地。

专业技能

在“专业技能”方面,网站高管认为网络编辑比传统媒体有更高的要求,既要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又要有娴熟的网络技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的网络编辑职业标准对不同级别的网络编辑技能做了比较全面的列举:素材采集能力,包括采集现有素材和收集网络素材;栏目策划,包括内容策划和形式策划;内容编辑,包括素材分类、素材加工、信息筛选、内容加工、内容原创、稿件撰写;专题制作,包括专题策划、专题实施;内容管理,包括内容审核、内容监控、内容与形式总审、内容协调、内容统计分析;互动组织,包括受众调查、论坛管理;网页实现,包括内容发布、网页制作;内容传输,包括发布系统的使用、其它传输方式的使用;运营管理,包括人员协调、人员培训等。当然,这些专业技能还需要随着新媒体技术和新闻信息消费的发展不断得到调整和修正。

推广营销

在传播渠道多样化特别是社交媒介兴起的语境下,如何让生产的新闻信息为更多的网民接触到,需要采编人员较强的推广营销能力。当前,社交媒介成为数字转型结构中的一部分,许多新闻领导者把它看作是在获取新闻的数字读者和建立忠诚、高黏性的读者方面一个越来越重要的工具。如何结合网民的心理特征、交往方式等进行新闻信息发布的创新,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哥伦比亚新闻学专业研究生院的学生事务主任和数字媒介教授Sree Sreenivasan说,他手头上有份名单——即100个主要的新闻组织有了社交媒介编辑——“去年发生的世界大事使越来越多的出版商和怀疑主义者相信某种事情正在发生,他们看见了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发生的事情,必须对此作出反应。”

赢利意识

与传统媒体网站不同的是,商业网站除了强调政治敏感外,还十分重视员工的赢利和风险意识。媒体网站都面临着强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大部分媒体网站的赢利模式现在还处于一个探索过程。因而,网站采编人才也要具备强烈的市场意识,要在自身、受众、广告商三者中寻求平衡点,以期找到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最佳结合点,争取在市场中占据更多的份额。新闻网站在转企改制上市的背景下,赢利模式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和严峻性。不少新闻网站为了改变互联网时代新闻信息免费或低价的尴尬地位,开始尝试推行“付费墙”。

人才培养:重培训更重使用

媒体网站采编人才是掌握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复合交叉型人才,因而培养也应是多渠道、多专业、多规格、多层次的。媒体网站采编人才培养需要网站和院校的通力合作,以实现教学和实践的有效对接。

专业人才培训

课题组在对“提高网站采编素质的方法之重要性”方面进行调研时发现,“进行专业培训”(56.8%)是最重要方法,“提高奖励水准”(29.70%)和“委以重要岗位”(13.50%)位居其次(如图2所示)。

媒体网站培训员工的主要方式,一是网站内部针对新员工的上岗培训和对员工的常规培训。二是国新办和省新办每年定期举办的业务和政策培训。培训内容一般分成两部分,一是公共知识培训,如怎样做一个合格的媒体工作者,包括一些基本业务素质培训;二是适应新媒体技术发展形势的专业培训,比如网络编辑怎么做好专题,怎么排图片,怎么利用好社交媒介,广告人员如何做营销等;三是有关部门不定期的专业培训,如从2009年开始,新闻出版总署人事司举办了五期“新媒体技术人才培训班”。

对媒体网站的采编人才既要重视培养,更要重视使用。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员工队伍上,年轻化特色鲜明——81%的网站员工处于20~30岁阶段(如图3所示),流动性偏高——每年“比较频繁”流动的比例高达16%,“一般”流动达到24%(如图4所示)。因此,媒体网站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各网站在经营方面有比较明确的量化指标,但采编方面的业绩难以明确量化。与商业网站来比,新闻网站特别是地方性新闻网站的绩效考核相对薄弱。一是编辑部缺乏具体考核制度。二是考核量化指标过于简单。三是缺乏职业经理人的引入。

媒体网站对员工的培育应充分考虑从业者年轻化的现实,从80后、90后新一代青年的心理和个性出发,营造适合青年群体的工作氛围,注重企业内部文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奖金水平”和“培养企业认同感”。实行全员聘任制,制定可操作性的考核评价机制。通过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合理流动、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在人员考核评价机制方面,新闻网站应该多向有市场经验的商业网站取经。PV(页面浏览量)、UV(独立访客)、流量,并非考量业绩的唯一指标,很多商业网站建立了比较全面立体的评价机制。

高校专业教育

建立“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媒介融合或全媒体趋势下,要强化创建课程实验教学体系、校内实训创新体系、校外实习扩展体系的“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一般由任课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进度,在校内新媒体实验中心进行,主要包括基本演示型、综合设计型、研究创新型。校内实训创新体系指创建相关机制为学生参与创新型实践活动提供校内智力和物力的支持,如建立指导学生实践的导师制、媒介融合实践小组,参与校内网站或BBS建设,借助其他学科优势,通过跨学科联合来培养新媒体人才。校外实习扩展体系指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有关新媒体行业的单位进行实习,并在创新实践中得到有效的检验。

设置“基础+核心”的专业课程体系。继续强化传统的新闻、传播、广告、营销等专业基础理论和实践课程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敏感和职业道德等素养方面的作用,同时应适应新媒体和网络传播的技术特征和发展趋势,在强化市场需求调研的基础上设置专业核心课程,如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新闻学,网络采访与写作,网络编辑学,网络传播心理学,网络社会学,虚拟社交导论,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视觉设计,网络媒介经营管理,网民在线行为,信息资源管理等,提升他们在专业技能和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素质。

校网联合培养

由于新媒体专业是一个新兴学科,采用的培养方法大多是“摸着石头过河”。新媒体人才的培养需要比较完备和先进的实验设备、仪器、软件等,大多学校因为办学条件不足、经费严重缺乏、教学难以管理等原因而很难达到预期的培养效果。不少高校在尝试“校网联合培养”的方法,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加大实训模块的比重,提出“课程外包”、“实地教学”、“订单式教学”等理念。

共建新媒体创新实验室。学校引入与主流媒体网站和前沿科技企业携手共建新媒体创新实验室的合作机制,将前沿技术、前沿趋势、高端项目、高端人才引入教学与科研领域,为实验设备的更新、为课程体系的改革、为科研工作的活跃开辟通道。让主流媒体网站的优秀人才走进学校,由他们给在校学生进行具体采编实务的教学,并使这种请进来的方式经常化、制度化。

共建新媒体实训基地。一方面,学校可以和媒体网站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将媒体网站作为学生的实训基地,和媒体网站“按需订单式”联手培养学生的业务素质。另一方面,校内专业教师走出课堂,走入主流媒体网站,亲身体验网站采编工作流程,提高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丰富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从而提高办学师资力量。

(作者罗昕系华南师范大学新闻传播系副教授,林祎韵系该校本科生)



来源:新闻战线罗 昕 林祎韵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