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研究室副司长范必:六项电煤并轨建议解决并轨弊端 | |||
煤炭资讯网 | 2012-11-4 0:45:57领导访谈 | ||
北极星火力发电网讯:在运行了二十年之后,发端于1993年的电煤 “双轨制”将何去何从?它能否退出历史舞台?这是当下煤炭行业和电力行业都最为关心的问题。 在电煤双轨制中,价格“双轨制”最为引人关注。 在今年8月,有关部门曾拟定了一个电煤“双轨制”的改革方案。但这一方案遇到了不小的争议,有专家认为其行政干预力度并未减少,现在该方案正在进一步修改之中。 “虽然煤炭是市场化改革较早的资源类产品,但是改革并不彻底。电煤双轨制导致了不公平竞争、供求矛盾加剧、寻租现象丛生等问题,是造成煤电矛盾的重要原因之一。”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对本报记者称。 他认为,电煤并轨的时机已经成熟,建议国家应尽快取消重点合同煤、煤炭产量计划、煤价干预等煤炭计划手段,建立全国统一的电煤市场,并下决心尽快取消运力、电力的计划指标,实行与电煤市场化相适应的铁路运输和电力调度体制。 当下是深化改革的最佳时机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煤炭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但是,依靠计划配置电煤资源的体制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而且计划干预的形式更为多样。您认为现在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 范必:现在,计划煤比重逐年减少,已失去存在意义。在煤炭放开之前,国家每年组织煤炭订货会签订供需合同。2004年以后,煤炭订货会改称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原则上由发展改革部门提出框架性意见,企业自主订货、行业协会汇总。在会上,发展改革部门要对重点合同电煤发布参考价,价格一般低于市场煤价,主要供应对象是五大发电集团和其它国有发电企业。 在实际运行中,每次产运需衔接会都是煤电两大阵营的集中博弈会,双方很少能顺利达成共识。当矛盾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由发展改革部门出面协调确定交易价格。由于非重点订货合同电煤价格完全由市场调节,计划内与计划外存在价差,为倒卖寻租提供了机会。很多重点合同煤到用户手中时,与市场煤价相差无几。 近年来,煤炭订货会的成交量逐步减少。2012年重点合同煤名义数量为7.5亿吨,占全年电煤消费量的37%左右。实际上大部分合同是有量无价,甚至无价无量。目前,煤炭衔接会的作用已十分有限,重点合同履约率也逐年降低,取消重点合同煤对市场价格、供求关系基本不会产生影响。 电煤双轨制的弊端 记者:运行了20年之久的“双轨制”主要存在哪些弊端? 范必:电煤的计划性主要表现为对产量、价格、运力进行干预。 首先,地方政府对电煤产量下达计划指标,破坏了全国统一市场。经过这一轮煤炭企业的兼并重组,提高了生产集中度,同时也增加了产煤省对本地产能的控制能力,为地方限产保价提供了方便。有的省向产煤企业发放“煤票”,没有“煤票”的煤不得出省、不得交易。大部分产煤地的地方政府在省界、地界、县界设置关卡,收取出境费。这些做法,严重破坏了全国统一市场,扰乱了正常的煤炭生产、流通秩序。
其次,对电煤价格进行行政干预,妨碍了市场机制发挥调节供求关系作用。一般来说,在煤电矛盾突出的时候,有关部门便会出台电煤限价措施,以减轻电力成本上涨带来的发电企业亏损。限价使价格无法准确反映供求关系。煤炭企业对煤价预期要高于国家限定的价格,不愿与电厂签订长期合同。限价措施出台后,普遍出现以次充好(如在电煤中掺入煤矸石、降低燃烧值)、地下交易(如不签合同、现金交易)等办法规避限价。限价不仅不能达到控制电煤成本的目的,反而加剧了供需矛盾。
再次,重点合同煤与铁路运输计划挂钩,抬高了中间环节的加价。煤炭总运量中约60%通过铁路运输。计划内的重点合同煤纳入铁路运输计划,可执行国家规定的运输价格。计划外的非重点合同煤运输则要向中间环节付出相当高的代价,一些铁路的“三产”、“多经”企业从中渔利,这已成为行业潜规则。此外还有点车费、车板费等各种名目的收费。电煤供需关系越紧张,运输中间环节的放大作用越明显。在煤电矛盾突出的时候,山西煤运到秦皇岛价格可以翻一番甚至更多,大部分差价来自铁路运输。 记者:在煤电管理体制中,既有计划煤,也有与之对应的发电量计划,你怎么看待发电量计划对电煤矛盾的影响? 范必:发电量计划仍在延续,严重损害了发电企业的利益。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计划内电煤与计划内发电量及相应的上网电价是完全对应的,须执行严格的指令性计划。随着煤炭体制改革的深化,计划内煤炭越来越少,发电量计划本应逐步减少直至取消。但长期以来各地经济运行主管部门仍在下达这一计划。这种电量计划基本不考虑发电方式和能耗环保水平,而是按照机组户头平均分配发电时间。电网公司对计划内电量按国家规定支付上网电价;超计划发电量部分,电网公司要求发电企业降价上网,而销售电价实际上没有变化。这一计划严重损害了发电企业的利益。 2011年华东和华中地区用电紧张,原因之一就是电力企业完成计划 电量后,计划外电量低价上网,发得越多亏损越严重,于是很多电力企业就以停机检修为名不再多发电。因此,发电量计划的存在加剧了煤电矛盾。同时,这种计划调度方式鼓励了高耗能的小型燃煤、燃油火电机组的发展,与国家节能减排、优化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结构的方向背道而驰。 六项电煤并轨建议 记者:那么,您认为电煤价格并轨的改革总体思路是什么? 范必:我认为,改革应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对煤炭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切实维护企业市场主体地位和经营自主权。取消重点合同煤、煤炭计划、电煤价格干预等行政管理措施,由供需双方自主决定交易量和交易价格。 记者:就具体的改革而言,您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改革措施以加快电煤并轨? 范必:第一,建立完全竞争的电煤市场。取消年度煤炭衔接会,建立区域煤炭交易市场,电煤合同的交易量、期限、价格、金额完全由供需双方自行决定,无须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或批准。合同纠纷应依据《合同法》及相关经济法律处理。在完善区域煤炭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全国电煤交易市场,第一步以现货市场为主,逐步建立期货市场。 第二,取消政府对煤炭市场的直接干预。取消地方自行出台的煤炭产量计划、“煤票”制度、出入境检查收费等制度。禁止各级政府对煤炭生产、营销、定价等商务活动进行干预。暂缓推进煤炭储备制度。 第三,将铁路运力纳入市场交易。取消计划煤后,重点合同煤的运力计划也就不复存在。为了保障煤炭运力,应当建立公开透明的铁路运力交易市场,减少铁路运输中的寻租行为,降低电煤物流成本。有关部门应当对电煤运力单独制定运输计划、单独考核、单独定价。选择大秦、朔黄等煤运专线进行“网运分开”试点。具体做法可以是,先核定铁路电煤的基础运价,成立若干家铁路煤炭承运公司,将承运公司的运力作成交易品种,纳入全国电煤交易市场进行公开交易。 第四,取消发电量计划。随着电煤并轨,原本与计划煤对应的计划电量存在的基础已彻底消失,应当相应取消。电网企业应当按规定的上网电价向发电企业购电。 第五,推广节能发电调度办法。电煤并轨改革后,在没有发电量计划、没有购电合同的情况下,电力调度以什么为依据的问题便会提上日程。解决的办法是实行节能发电调度,南方电网的试点证明,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制度。即:按照节能、环保、经济的原则,优先调度可再生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和高效、清洁的机组发电,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机组发电。采取这一调度方式有利于公开、公平、公正调度和促进节能减排。 第六,深化“煤-运-电”全产业链市场化改革。煤炭、运力、电力三个领域均存在计划与市场并存的双轨体制,相对来说电煤并轨的难度最小。取消计划煤后,电力和铁路体制将成为造成煤电矛盾的主要原因,国家应当再依次推出这两项改革,最终从根本上化解困扰国民经济的煤电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