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福彬:马鞍山游记 | |||
煤炭资讯网 | 2012-10-7 16:39:46 散文荟萃 | ||
趁着十一长假,家里人难得团聚的几天,哥哥姐姐和我们一家四口相约去游马鞍山。根据网上一网站哥们提供的路线,我们从平庄南路出发,一路向前,当我们途径去赤峰的岔路口时,才发现路程有些绕远,后面一直尾随我们的车里的妇女儿童一行刚开始喋喋不休的电话抱怨,车子很快就已经出了锦山镇,远远的已经看到了马鞍山。
刚进入景区,首先看到了两峰之间有一凹低处,形状却似一副马鞍,来不及欣赏道路两边美景,另一辆车上的人已经迫不及待的窜出车子,开始大呼小叫的拍起照片。看到山路弯多又狭窄,时常有车辆过往身边,哥哥连忙摆手,把兴奋不已的孩子们训回车里。车子转了一个弯就到了半山腰的景点正门。这边正在门口买票,那边一行人已经窜过了验票人的阻拦,我尴尬的对验票的小姑娘举了举手中得票,小姑娘善意的笑了笑,表示理解孩子们亟不可待的心情。 跨过一个小石拱桥,一排台阶就出现在眼前,大约走了五十米左右,就出现了一个岔路,一条是通向半山小庙,一条是通向冰瀑景观,遗憾的是我们来的这个季节正是水小的季节,只有在石缝下面才能偶见水流时隐时现,哥哥说既然来了,就不要错过每一个景观,他的提议只有我和儿子附和,拾阶前行,山路忽上忽下,时急时缓,迂回盘旋,葱茏的山林擎起的一把巨伞,为大山阻挡了阳光的炙热,只留出丝丝缕缕的光线循着叶片滑落下来,斑驳光影投射在崎岖山路上,竟有种甘甜的味道弥漫。山外烈日炎炎,山内幽静清凉,林荫小道,涓涓细流,鸟虫啾鸣,不得不嘘叹大自然的神奇。一阵山风拂过,枝叶哗哗作响,又抖落一地凉爽。
半山腰的小庙,名为三清观,建筑颇为奇特,庙身和阶梯竟然有一部分悬空在悬崖边,里面的烟雾缭绕没有吸引多少游客,门前两棵由谷底窜上来的松树,引得游人竞相拍照,两棵三十多米高的树一前一后错落有致的长在阶梯一边,树头正好与小庙一齐,郁郁葱的迎客松枝上挂满了红布条,红绿相间煞是好看。
一路上行,台阶旁或匍匐或直立的植物,大都似曾相识,却叫不上名字。此时,无需经验和知识,亦无需记忆,只将它们视为山的一寸肌肤,一根神经,一条经络,一分无法割舍的牵挂,只消在它们身姿摇曳中欣赏他的美艳,足矣。花草的香气亦是异于他处,并非一成不变的香,或浓或淡,或深或浅,翠绿、火红、金黄的灌丛和树叶都肆意摇摆,由着自己性子散发着体香,被山风的玉手纤指轻揉慢捏一下,便又是一怀如幻如醉的痴迷。
山路越爬越崎岖,一行人都已经累得走不动了,尤其是在山下信誓旦旦要冲击峰顶的儿子,此刻像一滩烂泥偎依在一棵松树边,任你怎样的鼓励或刺激也不愿起身。正好留他们这些半途而废的人在这里看护随身物品,卸去辎重的哥哥和我两个人小憩片刻,开始冲顶。无限风光在险峰,这话一点也不错,一路前行,一边回望,山间美色尽收眼中,树叶的色彩搭配滚然一体,像一幅色彩绚丽的油画,红的像火,绿的像翠,黄的像金。偶有不甘沉寂的奇石闪出丛林,便是一处陡立的险峰。随着哥哥夸张的赞叹声,我不停的按动着快门,恨不能将着满山美色尽入囊中。
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登临峰顶,确实有这种一览众山小的豪情,虽然累得有些腿软,但是我还是勇敢的站立在了马鞍山的最顶峰,我骄傲的摆弄的各种姿势,哥哥手中相机的快门也是咔嚓咔嚓的按个不停。
上山时感觉到很吃力,下山更难,每一步都得身体后倾,每一个台阶都得踩实踏平,腿被杵得酸痛,却依然不忘记拍摄上山时遗漏掉的美景,哥哥用不太专业的术语指挥着我:“调个焦距,把锦山镇拉过来,下山给他们看看咱们看到了多远的风景”。
登至山顶,不仅仅是收获到了美不胜收的风光,还再一次的历练了自己的耐力,只要坚持走下去,总有一片美丽的景色等着你。
作者单位:平庄煤业风水沟煤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