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立英:变 迁 | |||
煤炭资讯网 | 2012-10-23 20:45:08 散文荟萃 | ||
晨光微现,陡峭的山路上就响起了拉水车清脆的马蹄声和嘹亮的鞭子声,一到这时,矿家属们便拎出了大桶小桶等在路边准备买水。一块钱一桶水,一家四口一天做饭喝水节省着用也得两桶。
八九月份,凛冽的北风还没有刮起,人们就开始一吨两吨地往家里储备煤球,准备一冬的取暖物资了。隆冬季节,在烟熏火燎的取暖方式下,稍不注意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的危险事件。
用石头铺就的高低不平的路面,坑坑洼洼,雨天到处泥,刮风尘满天。下雪天,倾斜五十度的山坡路上人迹罕至,年轻人一步步试探着走,一百米的路程往往要走半个小时。老人们就更不敢出门了。
下班了,职工们争先恐后地往食堂跑。从破旧的食堂饭口买来馒头、炒白菜,由于没有太多的座位,他们就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蹲在地上边吃边说话……这就是七八十年代的邯矿集团陶一矿区的缩影。井下条件艰苦落后,安全设施不够健全,工资没有保障,井上环境贫穷孤寂,破旧荒凉,到处写满了“脏乱差”。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2003年9月,集团公司主辅分离,社区第一届领导班子走马上任。搞后勤就要解决职工最关心的问题,就要搞到职工的心里去。因此,社区领导班子首先从供水、供电、供暖、职工宿舍、居住环境等职工家属反映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入手,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治理和整改。多少个日日夜夜,领导班子夜以继日拿方案、加班延点抢工期、接连不断上项目。2005年修建了职工营养餐食堂,宽敞明亮的就餐大厅,LED大屏幕、鲜花、调料盒、桌椅一应齐全。劳累了一个班的职工凭卡就可免费吃上一顿营养均衡、品种多样的营养餐;2006年,投资300多万元从陶二电厂引来尾气,实现了环保型集中供热,办公楼、家属楼、居民区再也看不到火炉子了,井口设备冬季防冻也得到了解决,集中供暖面积达到了24053平方米;2007年集中力量进行了供水改造,从井下奥灰层裂缝引出了清水,购置了两套设备,建立了两套管路,生活用水与饮用水分开,双管路24小时入户供水,彻底结束了买水吃的历史;矿区道路和地面全部硬化,街道干净整洁,道路两旁设立了统一的垃圾箱,每天有专职垃圾清运工、喷药灭蝇工、绿化维护工进行打理……短短几年时间里,社区先后解决了八项“民心工程”,矿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物质文明要搞,精神文明同样不能落后。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修建了会议室、图书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在广场上修建了腰背伸展器、肩关节康复器等十余种健身器材,闲暇时间,职工们可以读书励志也可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除此之外,还修建了花园、凉亭、喷泉、鱼池,矿区花园里春天梨杏盛装,夏日荷花映日,深秋果实飘香,冬雪梅松竞傲。逢年过节,还邀请著名京剧、豫剧名家、流行歌手及兄弟单位文工团来矿慰问演出。丰富的业余生活,使职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改变,思想更丰富了,干劲更大了。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2010年,又一个特大喜讯在矿区传播:棚户区改造开始了。这对于在玉皇山上住了将近30年的矿区人来说绝对是一个欣喜若狂的消息。住房紧张一直是陶一矿的老大难,在有限的地域空间里,往往10平米的小房子就挤着一家四口。于是,乱搭乱建、低矮窄小的自盖房也频频出现,因此,矿区的房屋更显得纵横交错、破旧不堪。2110年5月,在人们的期盼中棚户区一期正式开工了,这一天矿区彩旗招展、鞭炮齐鸣,人们用欢歌笑语来庆祝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为了让人们早日住上新房,社区领导多次召开调度会议,督促、协调施工队加班加点、保质保量施工。2011年3月,棚户区一期168户居民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新房钥匙。紧接着,2012年8月,棚户区二期182户居民也如愿以偿拿到了新房钥匙,至此,困扰了陶一矿人30多年的新房梦终于圆满落幕。如今,住了大半辈子棚户区的老人们说起新房还是热泪盈眶:“还是政策好呀,真想不到这辈子还能住上楼房,用上室内卫生间,这在以前简直连想都不敢想呀!”
人们常说“变迁变迁,变则通,通则进”,我们相信,明天的陶一矿区将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昂首阔步,迈出更新、更快、更大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