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世军:平中见奇 韵味悠长 | |||
——桑长山散文《恩师情长》赏析 |
|||
煤炭资讯网 | 2012-10-19 8:05:25小说林 | ||
读了发表在10月10日《峰峰矿工报》上,桑长山同志回忆五十年前教过自己的小学老师郭万和的散文《恩师情长》,就像喝了一杯封尘多年的陈酿老酒,回味无穷。作者饱含深情地回忆了五十年前郭老师教育自己的一些往事,读来沁人肺腑,感悟颇深,一股浓郁的思念恩师之情跃然纸上。给读者以深刻的感染力。
这篇散文之所以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我认为在写作技巧上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从内在的表现形式上看,是“形”散“神”凝。作者较好把握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基本特点,用质朴的语言,生动描述的看似都是些漫不经心,信手拈来的平常琐事,实则是作者颇具匠心为表现文章主题精心挑选的素材,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思念恩师之情就像一条主线,作者叙述的件件小事,像是这条线上的颗颗珍珠。
二是从文章的结构上看,是前后呼应。作者开始写道:早有一个看望五十年前郭老师的愿望,但没有联系的线索,在心中形成了一个未了的结。这个愿望能否实现,将吸引读者阅读下文,中间是大段的往事回顾,待往事叙述完之后,作者又写道:“随着年龄的增长,看望郭老师的想法日渐激烈”。自然地呼应到了开头,然后写到见到郭老师的情景,作者的愿望实现了,也打开了未了的“结”,通篇结构完整,浑然天成。
三是从叙述情感的层次上看,是层层递进。作者开始从郭老师的外貌写起,接着写到了郭老师的艺术天赋以及和学生的交往,再次写到指导学生排演节目,后来写到郭老师对自己的培养教育的两件小事,特别是最后一个自然段“推师及人”在叙述完和郭老师的交往之后,又想到了其他老师和同学,点到了能记起名字的五十年以前的老师和同学,这并不是游离主题的累赘文字,而是层层递进地突出了主题,拓展了主题。决非画蛇添足,狗尾续貂。
四是从叙述方法上看,是夹叙夹议。文章的字里行间不仅是对过去事件的描述,参差其中的是议论文字,如对师生交往中说到“郭老师和我们所处的关系非常融洽”在排练节目过程中,对郭老师的艺术才华作了较高的评价。在指导自己写作中说到:“对自己的启蒙教育起到很大作用”。作者在反问自己为什么同郭老师一年多的交往,能留下数十年深刻的印象,水到渠成地推出了文章的点睛之语:“用博大的爱心无私地培养了他的学生,别无他求;用生命的烛光照亮的少年学生通向人生的光明大道,无怨无悔。”把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推向了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