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晓东 :千锤百炼莫畏艰 | |||
煤炭资讯网 | 2011-9-3 10:09:49写作 | ||
什么是新闻?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也就是说,先有事实发生,后有报道出炉。如按时间顺序总结,一篇稿件的全流程应大致如此:第一步,了解新闻事件;第二步,决定予以报道;第三步,写稿;第四步,发稿;第五步,稿件被采用或拒用。就通讯员而言,第一步、第二步最为关键。
按《现代汉语辞典》的解释, “ 了解 ” 有两个意思,一是 “ 知道得清楚 ” ,二是 “ 打听、调查 ” 。无论新闻事件轻重缓急,我们第一步要干的就是采访。要通过 “ 打听、调查 ” ,掌握其基本要素,也就是常说的 5 个 W 和 1 个 H ( What (何事)、 Who (何人)、 When (何时)、 Where (何地)、 Why (为何)、 How (如何))。不掌握这 “ 六何 ” ,就不能算 “ 知道得清楚 ” ,就很难进行报道,即使硬写出来,也会 “ 以己昏昏使人昏昏 ” 。所以,新闻采访,没有什么微言大义,不过就是搞清楚 “ 六何 ” 罢了。 一般来说,感觉事件有价值,哪怕只是只言片语,就至少应该尽量去采访一下。笔者总结,判断有没有新闻价值,切不可迷信什么时效性、接近性、趣味性之类的概念。要抛开这个性、那个性,就看五条:大要看全国形势,外要看媒体口味,内要看自身能力,远要看苗头倾向,近要看热点盲点。 所谓 “ 看全国形势 ” ,是指按 “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 的专业标准来衡量事件。这件事在某方面是全国第一、填补空白,那就肯定有价值。其实,只要在全国不是倒数,那么见见报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谓 “ 看媒体口味 ” ,是指你要投稿的媒体肯定有特定的定位、报道重点、版面设置、出版周期,甚至文风偏好,要提高见报率,就应尽量地 “ 投其所好 ” 。要按本系列前两篇所说的认真读报、强化沟通,牢记过去情况,掌握未来计划,就一定能搞清楚某一媒体对眼前这件事是报或不报、多报或少报、大报或小报。 所谓 “ 看自身能力 ” ,是指从本系列第三篇讲的资源、岗位、考核、能力、兴趣五方面,分析自身能不能去采访、写报道,力争实现采访好、报道好。如果把握不大,那么可以找人合作,也可以向媒体提供线索。一旦记者来了,要努力配合,争取让人家给自己挂个名。 所谓 “ 看苗头倾向 ” ,是指有的事件是擦边球、多面体,不好轻易归类、立马评判,那么就要评估其是否代表着某种苗头倾向,能否提炼意义、升华主题。 所谓 “ 看热点盲点 ” ,是指把 “ 抬头看天 ” 与 “ 埋头走路 ” 结合起来,搞 “ 两分法 ”—— 要么跟风炒作,当前什么热就迅速报什么;要么逆向思维,现在什么冷就琢磨做什么。要说明的是,从宏观上看,阳光之下并无新事。不管哪个媒体,它今天的很多新闻,实际类似主题早就报道过 N 多次了。
在现实中,第一步
“
了解新闻事件
”
、第二步
“
决定予以报道
”
,有时会混在一块。比如,听说一件事,感觉有意思,忙去采访,一经深入了解,很有可能改主题了或不想写了。这很正常,正所谓
“
草鞋没样、边打边像
”
,
“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
。切记,可以跟着感觉走,闻着味儿一猛子扎下去捞活鱼,但一定要先确切地搞清楚那
“
六何
”
,再下马不停蹄地写稿、发稿,不然极易报道失实或离题万里。如果实在是不知所措,那么可以向熟悉的同行、编辑求助,请明灯照路,让思想撞出火花。
如果决定要报道了,那就到了第三步 “ 写稿 ” 。这里要先说一句,很多通讯员都有一个认识误区,以为自己的稿子没被采用,是因为写得不好。其实,编辑不会要求所有来稿都写得风生水起、叹为观止,只要有点意思即可以,哪怕只是一个数字、一句话也行,因为毕竟可以联系加工重写嘛!至少笔者枪毙的绝大多数稿件,不是写得不好,而是第一步、第二步先天不足,没有闪光点,全是窟窿眼。 对于同一新闻事件,报道可能会五花八门,甚至有的强调 “ 花下有刺 ” 、有的渲染 “ 刺上有花 ” 。这是主客观多重因素共同作用造成的,其中通讯员自身情况应为主因。笔者接触到的通讯员,按主业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搞材料的,二是抓宣传的,三是当票友的。搞材料的,一般因工作关系能接触到各种信息,上传下达顺手写稿,一般投稿数量多、以简讯为主、间有理论文章。抓宣传的,属于 “ 熟读唐诗三百首 ” 型,一般对基层的报道较多,但来稿质量参差不齐,需要编辑眼明手快、浪里淘金。当票友的,往往主业与码字无直接联系,投稿主要是因为个人有写作爱好、想进行业务研讨等。所以,编辑一般不会规定大家 “ 要写成什么样 ” ,而是关心大家 “ 能写成什么样 ” 。 这么一说,可能大家又抱怨 “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笔者不搞拈花示众,就再多抛几块砖 —— 通讯员写稿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大小粗细。具体而言,就是主题求大、角度必小、结构偏粗、文字要细。 要求 “ 主题求大 ” ,是因为 “ 高度决定影响力 ” ,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下手时轻重缓急有分寸。我们的通讯员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要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考虑问题。 2009 年,四川某地救护队一次救出了两名矿工,有通讯员写下 3000 多字详细报道,原因是当地以前一次只救出过一人。本报是工作类报纸,面向全国发行。编辑选稿时首先要考虑:这稿子写的人和事,能不能让其他地方的同志感兴趣?有没有典型性、指导性、可读性?你光写如何一下子救出两人,可能还不足以打动编辑。 “ 主题求大 ” 要和 “ 角度必小 ” 结合起来。也就是说,要用一滴水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切不可把自己当太阳,或忘记交待自己是怎样的一滴水。笔者看到过很多通讯员来稿,写的都是 “ 某年月日,某单位开某某会,某领导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 …… 他强调, ……” 。大家要切记,笼统地写开会、检查、领导要求,是很难成为新闻的。如果小角度切入,加上一些新闻要素,比如这是该单位的年初第一会专讲安全,或者领导班子全部参会、均有分工抓落实,或者工作不力同志登台检讨,稿件就容易脱颖而出了。 还有一些通讯员的稿件太复杂,大一二三四套着小一二三四,不到一千字点了十几条,哪一条也没说清楚。这种 “ 公文体 ” 就像一张网,乍看起来纲举目张,但其中无水更无鱼,实际上空空如也。究其原因,估计一是八股流毒,二是职业习惯,三是新闻不精,四是时间不够,五是偷工减料。笔者建议,对简报、总结、通知、文件、讲话等,要适当进行筛选,考虑一下:哪些工作是新做的,是业界领先的,是当地首创的,是有益探索的 …… 先挑出一条你认为最有意思的,然后再集中笔墨把它说清楚。哪怕写成了 “ 是什么 ” 、 “ 为什么 ” 、 “ 怎么办 ” 的三段论,也不要害怕,剩下的工作编辑会做的。这就是 “ 结构偏粗 ” 。 强调 “ 角度必小 ” 、 “ 结构偏粗 ” ,是考虑到通讯员毕竟不是专业新闻工作者,简化可能更容易掌握。但要注意,稿件的篇幅、内容不可过于简化。大家写稿时一定要反复问自己: “ 我这么写,写清楚了吗?别人能看明白吗?能吸引外行、外地的同志吗? ” 以笔者的经验,即使写一个会议,要想前因后果交待清楚,最少也得六七百字。而在本报收到的通讯员投稿中,两三百字的实在是太多了。 据笔者了解,稿件写得短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多数通讯员就是主攻简讯的,发现见报的简讯不过两三百字,他也就只写那么多了。其实这是一个认识误区。见报两三百字,那是经编辑加工而成的,原稿甚至会有上千字。现在您只写了两三百字过来,要是再杂带些空话、套话,编辑一删就只剩百十字了,根本没法用。所以,来稿不能太简单,在把事情说清楚的前提下,给编辑留删节的余地。 二是通讯员因功力不够而写不长。笔者总结,码字的功力,按写稿的长短,一般可分为四级:一是写不长,二是写不短,三是再写不长,四是无所谓长短(实际上还有第五级,这里不说了)。写不长,主要是因为脑子里没绷紧弦,采访不深入,一落笔就很难详细交待背景以突出价值,也无法渲染细节以还原现场。笔者有时给通讯员打电话追问细节,得到的回答不是 “ 你等等,我再去问问 ” ,就是 “ 这个也用写吗 ” 。以笔者的经验,好稿子其实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改什么?怎么改?主要就是通过加细节来拔主题。本报多篇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都是这样千锤百炼打磨出来的。正所谓 “ 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