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掘金煤矿救生千亿市场

煤炭资讯网 2011-9-27 8:45:02厂商在线

简介:煤矿井下避险系统与生命息息相关,市场千亿,前景无限光明,以救生舱和硐室为主要设施的该系统却如其所在的深深地下一样,是一个不为人知的产业。可是,因为整个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其隐忧似乎也清晰可见。

新金融记者 彭俊勇

煤矿井下避险系统与生命息息相关,市场千亿,前景无限光明,以救生舱和硐室为主要设施的该系统却如其所在的深深地下一样,是一个不为人知的产业。

不为人知的产业

4月8日至10日,山西常村煤矿,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金龙哲与潞安集团副总经理刘仁生等人焦急地等待着实验结果。而在他们的脚下几百米的矿井深处,中国首次井下硐室有人实验正在进行。

“这是中国首次在真实的井下环境中进行全员有人实验,80名煤矿工人将在硐室中呆上48小时。”金龙哲表示。“除了参与实验的煤矿工人,我们课题组的人员同样全程呆在硐室中,并随时记录实验数据,以期求得最准确结果。”

作为矿井救生重要设备,避难硐室集防爆密闭、氧气供应、有毒有害气体处理、监测监控多种功能于一体,技术含量非常高。“硐室的密封门和潜艇的要求一样,气浪、爆炸、燃烧都不会造成重大影响。”

“如果拥有煤矿井下硐室或者救生舱,很多生命其实不会离开。”金龙哲对矿难事故中失去的生命无限惋惜,作为矿难救生方面的专家,金龙哲在国内第一个提出了救生舱的概念,并将其付诸实施,完成了中国最早的救生舱设计工作。

金所说的硐室和救生舱同属于煤矿井下避险“六大系统”中的紧急避险系统,与应对有害气体的监测监控系统、确定矿工位置的人员定位系统、提供新鲜空气的压风自救系统、保证用水的供水施救系统以及通信联络系统等共同构建了煤矿安全的保护伞。

在煤矿救生领域,救生舱与硐室是最主要的设施,属于井下避险系统。当矿难发生时,井下人员可以第一时间进入相关设施,并依靠里面事先储存的食物、水、氧气等物品维持生存,并为救援赢得宝贵的时间。

“救生舱和硐室已经出现几年,但是社会对此知之甚少,智利矿难救援才使社会认识到这个行业的重要性。”金龙哲表示。

智利矿难救生的成功,不但使该国形象得到重要提升,也使矿难救生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中国的救生舱研究要比智利早得多,只是应用较少不为人知。”当矿井救生舱这个名字还未出现之时,金龙哲已经开始了在相关领域的探索。

“救生舱一般是可移动的,可以承载10人左右,而硐室是不可移动的,可以承载80人,”金龙哲说,“这两种设施,煤矿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其中一种作为矿难发生时的庇护所。”而不同的设备相关要求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讲,救生舱可以保证井下遇险人员96小时的生存需求,而硐室的要求为48小时。

其实早在5年以前,中国的救生舱和硐室生产就已提上议事日程。

2006年6月6日,金所在的北京科技大学与潞安集团共同成立了项目课题组,并与陕西重生矿业有限公司合作,正式开始了中国矿井避险系统的研制之路。

当天恰好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芒种”,课题组便将该项目命名为“芒种计划”。自此,中国救生舱研究正式拉开帷幕。

这一命名的寓意是:这是一个再造生命的科研项目;同样,参与项目的陕西重生科技公司名字也意味着“生命的重生”。

我们公司也是在做了充分的了解以后,冒着很大的风险开始研发这个项目。如果做好了,那必然是一个造福人类的大好事,也是一个可以造福子孙后代的善举。”重生集团马红军表示:“在当时,人们对于矿用救生舱的概念还是相当模糊的,甚至没有一个基本的认知概念。”陌生与不解,在当时不止存在于企业和科研领域,在国家层面同样对此知之甚少。

国内最早的专业论文和调研报告都是出自金龙哲的科研组。“开始的时候安监局要求我写调研报告,供中央领导参考,写了70多页。”金龙哲对此记忆犹新。与此同时,山西某市的考察团在南非第一次看见了救生舱,引起了关注,回国后才知道中国也有自己的救生舱。

如白纸一般的产业,既可以任意描画,也让人充满疑惑,中国矿井避险系统诞生之初面临着这样的尴尬。“很多人不理解,认为发达国家也是刚刚起步,缺少参考依据。同时,即使研制成功,企业是否会采用仍然不得而知。”

这种疑惑在2008年,找到了答案。

这一年的6月29日至7月2日,由项目课题组成员、矿山急救队员组成的试验小组进入救生舱,开始了4人96小时完全模拟井下灾变环境下的入舱试验。当时,在密闭的试验模拟巷道中,瓦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气体充溢其间。就在这个生命的禁区,身处救生舱内的试验人员安泰自若。100个小时过后,当实验人员从救生舱走出来的一刻,标志着中国矿井救生舱取得了正式进入应用领域的准生证。

金龙哲告诉新金融记者:“在我们的产品出来之前,国内的这个领域还处于空白,没有多少人关注这个方面,我们的产品也可以说是填补了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千亿市场 引发争夺

市场一旦被发掘,热情就会被瞬间点燃。

我国煤炭产量是世界的35%,但其矿难死亡人数却占世界的80%,矿难死亡率是美国的100倍、南非的30倍,百万吨死亡率是世界平均水平10倍,每年因各类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在300亿元左右。

据统计,仅国有重点煤矿在安全设施、安全装备、安全工程方面欠账约500亿元。尽管有研究表明,安全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投入额的几倍甚至几十倍。

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赵铁锤曾经表示,“救生舱的建设工作将是整个矿山企业的重中之重。”众多企业同样看好这一市场,纷纷涉足该领域。据业内人士估计,已经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在30家左右,还有差不多100家正准备进入,而很多企业对生产难度的考量估计不足。

“人体生存系统是一个相当复杂和严谨的科学话题,有些数据要求不比宇宙飞船低”,对于蜂拥而上的热潮,金龙哲深感隐忧。

2006年,当北科大、潞安集团与重生结成的研发、生产、应用联盟刚刚启动之时,国内对该领域基本处于茫然状态。当时,“矿用救生舱”项目作为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支撑计划“遇险人员快速救护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的一个子项目得以逐渐发展,但并未受到市场的关注。

2008年以来,国家对煤矿安全越来越重视,特别是2010年智利矿难以后,国家也看到了煤矿救生设备在矿难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对这个行业的支持力度和对煤矿安全的政策要求。这无疑是给这个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力的催化剂,促使行业尽快地成熟。

“行业潜力即将被挖掘出来。”智利矿难成功救援之后,社会对救生舱的热情被瞬间点燃。据测算,一个可容纳8人的移动救生舱至少要花费200万,而一个大型的永久避难硐室的投入会超过500万。

而相关煤炭企业有自己的盘算:“安置救生设施,当然要大笔的投入,眼前看来有些负担,但从长远看,再多的投入只要不死人,不停产就是有利可图。”账,大家都会算。

“以前是我主动向别人介绍,那之后是煤矿主动找我来寻求合作。”金龙哲表示。矿山救援系统市场前景无限,这已经成为行业内众所周知的事实。对于企业来说,入市趁早,先下手为强的经营理念下,救生舱(硐室)的市场争夺战刚刚拉开帷幕。

“我们看好这个市场,从长远角度看,政府和民众已经对矿工的安全非常重视,在生命第一的角度下,这个市场是无限大的,目前这些厂家是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的。”

目前,到底有多少企业已经或者即将进入这个市场,很难考证。唯一可以佐证的是,“几乎天天都有人向我咨询合作的事情。”

然而热情的背后,是市场份额的召唤。

有人根据目前全国约有2万煤矿和2万-3万家非煤矿山的数字推算,救生舱的市场需求在20万台以上,按照平均每台200万元计算,整个市场规模高达4000亿元。

“这个市场有多大,很难预测,但是市场是明显摆在那里的,”学者的严谨使金龙哲保持着审慎的乐观,“我觉得1000亿应该没问题。”重生矿业的马红旗认为:“这是一个拥有庞大潜力的新型市场,前景无限。”

同样,凭借着在相关领域的实力,杀入该领域的山东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机械集团通用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亦对未来市场信心满满,该公司市场部经理冯涛表示,“2010年产值35亿元。五年内能够达到100个亿。”而救生舱的生产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而山西的一位业内人士对行业前景无比乐观,“就算是100家,按照4000亿的市场规模,平均每家企业还有40亿的份额,谁能说市场狭小?市场规模大,表现了国家的重视和社会的进步。以前怎么没有这么多人关心呢?”他反问道。

无论1000亿抑或是4000亿,中国在煤炭安全上面的投入一直都不惜血本,在煤炭安全生产方面的投入,也不是一笔小数字。

国家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局前局长张国宝在2010年国际煤炭发展论坛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从2001年开始,已经连续10年,每年从国家掌握的预算内资金中拨款30亿元来治理煤矿瓦斯,10年累计就是300亿,加上企业自筹和社会筹集的资金,用于矿难防治的资金早已超过1000亿。

标准缺失 亟待规范

在市场前景一片光明的同时,隐忧已然出现。

根据安监局的要求,2013年6月底前,所有煤矿要完成紧急避险系统的建设完善工作。这就意味着两年后,未安装救生舱或硐室的煤炭企业将停止采掘。煤炭企业对设备的要求迫切性将在此段时间内完全释放出来。

到目前为止,整个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还不成熟,还缺少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来规范。这导致几乎所有从事救生舱研发、生产的企业均表示“自己是首家”,而很多企业其实只是在最近才进入该领域。“目前行业标准比较缺乏,市场需要规范。”金龙哲表示,“在这个领域行业标准缺失是全世界面临的问题。”

据介绍,2008年12月31日,美国劳工部矿山安全和健康管理署(MSHA)出台了最新的救生舱行业标准和管理规定,对救生舱和部署救生舱的煤矿企业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这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新的行业标准。“但是,美国联邦政府要在2018年开始全面试行此标准,目前在美国实施的是西弗吉尼亚州制定的标准。”美国联邦政府给企业预留了10年适应期,就是因为这个行业比较复杂,安全性要求高。

山东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机械集团的冯涛则认为:“目前行业鱼龙混杂,良莠不齐。研发该产品需要雄厚的资金支持和市场支持,没有实力的企业进入领域,只会导致该产品的性能下降或导致市场混乱。”

作为国家首个研发制造救生舱的企业,也是首个拿到国家安标的救生舱生产厂家的陕西重生同样对行业标准的缺失表示隐忧:“我们从第一台样舱出来到拿到煤安标志,这之间经过了国家各个技术指标的漫长鉴定过程。所以在国家没有正式标准化之前,我们只能在我们这一代拥有安标的产品的基础上把产品做得更好。”



来源:凤凰网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
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
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