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亮:中国煤层气开发的核心矛盾待化解 | |||
煤炭资讯网 | 2011-9-26 13:06:32领导访谈 | ||
袁亮,担任淮南矿业集团公司(原淮南矿务局)总工程师长达14年。现为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院长,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原淮南矿务局)公司副总经理。 在全球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危机日益严重的趋势下,业内观点均认为,煤层气(俗称“瓦斯”)的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在采煤之前先采出煤层气,有利于从根本上防止煤矿瓦斯事故,具有安全效应;作为一种高效、洁净的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有效减排温室气体,能产生巨大的环保和经济效应。 我国煤层气资源非常丰富,总储量约为36.8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列世界第3位。但与之不相称的是,我国煤层气的实际开采量并不高,“十一五”末,我国煤层气开采总量仅91亿立方米,利用总量更低至34.06亿立方米。 气矿权冲突不是制约开发的首要因素 《亮报》:我国煤层气的储量很丰富,与之不相称的是实际开发利用量不高。同时“十一五”煤层气规划的发展目标也没有完成。您认为制约煤层气开发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袁亮:煤层气发展了20年,其开发规模还是很小,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具体来说主要有四点: 首要问题并非气权和矿权重叠,而是煤层气勘探的精度不够。虽然中国煤层气储量很丰富,但具体分布、具体储量、是否达到开采利用的精度等信息都不太准确。这就造成不少企业在进行开采时,容易产生抽不上来气的现象,大大打击了企业开采的积极性。 其次才是气权和矿权的冲突问题。比如晋城煤业集团对开采煤层气很有积极性,但它并不拥有气权。国土资源部已经将气权授予以中石油和中联煤层气为主的两家公司,那么晋城煤业集团去勘探和开采就是违法行为。这个问题是地方政府或煤矿企业都不能解决的。政策的改变及改变后如何依法行政和执法,都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三是技术问题。现在煤层气的开采还面临很多井打不出气、出了气但产量不高等技术问题。美国煤层气资源不如我们丰富,但煤层气井日产超过10000立方米,我国日产平均只有2000立方米,最高5000立方米。这说明我国在采探技术上还有很大突破空间。 最后一点是政策的扶持力度不够。因为开采工程资金投入大,煤层气的价格又比较低,所以现在煤层气开采是不挣钱的。这个方面可以借鉴美国经验。美国在煤层气开采初期,也就是前10年,在技术开发的研究、税收、价格、管网等方面都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扶持。比如在管网方面,美国政府明确布局煤层气田的分布,然后由企业进行开发。这样一来,煤层气开发企业就没有了后顾之忧,可以专心致志地解决煤层气开采的技术、工艺问题。 《亮报》:您认为上述问题能在未来五年内得到解决吗? 袁亮:肯定能够解决,而且必须解决。 现在中央已经很重视非常规天然气的开采利用,对南海的自主勘探研究已经说明了这一点。对发展煤层气而言,从技术上来看,再过五年就没问题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政策和法律上营造一个新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央企和地方政府之间的矛盾也将得到解决。按照国际惯例,如果企业拿到气权,几年之内不开发就应该收回。另外,央企拿到气权来开采,煤炭企业可以入股,这也是允许的。今年,中石油和潞安矿业集团达成了协议,潞安矿业集团出钱,中石油采气。 目前的开采补贴应翻番 《亮报》:前面您提到,目前煤层气的开采成本比较高,那么国家对煤层气的开采有无补贴?这一补贴是否合理? 袁亮:根据财政部出台的《关于煤层气(瓦斯)开发利用补贴的实施意见》,自2008年起,中央财政按0.2元/立方米煤层气(折纯)标准对煤层气开采企业进行补贴。在中央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地方财政可根据当地煤层气开发利用情况给予适当补贴,具体标准和补贴办法由地方财政自主确定。 现在已经是2011年,时间过去3年,物价上涨很快。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不少企业呼吁加大扶持力度,增加补贴。他们普遍希望将上述补贴标准由0.2元提高到0.4元。据我了解,山西政府也是如此提议。但是目前这一补贴标准还在专家建议的阶段,最终能否采纳还要靠政府调研才能决定。 《亮报》:如果提高补贴标准的话,那么补贴资金来源渠道主要是什么?地方财政是否会予以支持? 袁亮:补贴主要是中央财政的补贴。个别地方政府有配套补贴,但大部分没有。 所以,我建议接下来应该进行相关立法,规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煤层气企业开采初期的5~10年里的具体补贴额度。从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只要政策扶持力度稍微加大,煤层气开发利用就将有非常大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