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西煤集团董事长王以廷 王以廷,男,1950年9月生于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197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8年9月参加工作,硕士学位,高级经济师,现为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全国劳动模范,曾先后荣获阿拉善盟、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创业企业家、全国首批环境保护卓越企业家等荣誉称号。自从他加入太西煤集团公司以来,他长远的眼光和高瞻远瞩带领企业走上了一条康庄大道。在他的努力下,公司历经了从单一的煤炭企业到环保型循环经济之路的艰辛、初尝了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公司到“兰山”品牌驰名中外的甜头、凸显了从小公司到绿煤帝国成形的霸气…… 低碳时代 传统煤企再出发 在新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蓬勃发展、低碳经济势不可挡的今天,传统煤炭产业正承受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整个社会都贴上“低碳”标签的同时,也意味着低碳经济成为了市场的杀手锏,面对这样一个严峻形势,王以廷董事长召集领导班子出谋划策、积极应对,为社会递上了推动循环经济清洁化、集约化发展,努力打造新型工业化的“绿色名片”。 众所周知,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是西部欠发达地区,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同时煤炭企业作为一种政策拉动型企业,公司的发展目标与国家政策的制定有着性命攸关的联系,而近年来,关于煤矿建设领域的规划形势却是越来越严峻……正是在这样一个严峻的环境考验下,王以廷董事长顺势而为果断地做出了公司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随着各个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相继出台,近日,国家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局副局长吴吟指出煤炭行业“十二五”规划编制的核心是坚持行业有序与协调,促进煤炭行业绿色生态以及与环境的和谐发展。这意味着煤炭行业不能单纯以扩大产能为发展目标,而是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负担,减少生产事故。并且伴随山西,河南煤炭企业的整合,未来内蒙古煤炭企业最低生产规模将达到120万吨/年,企业数量控制在百家以内,形成1至2家亿吨级、5至6家5000万吨级煤炭企业。而作为未来整合主体单位的太西煤公司,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上,王以廷董事长也提出了太西煤集团发展的“十二五”发展思路、战略目标、预期效果和保障措施,作为公司“十二五”期间的行动指南。 
植被恢复育苗 竞争时代 绿煤帝国渐成型 如今,越来越多的新企业为环保行业注入新的血液,而太西煤集团则是少数自始自终的行业领跑者之一。 定战略:把握循环经济 转变增长方式 早在2000年,在煤炭市场徘徊低迷长达8年之久的情况下,王以廷董事长就制定了“以煤为主,循环发展,转化升值,突出效益”的总体思路和“立足资源优势,就地转化升值,提高科技含量,拓宽经营领域,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企业发展”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发展煤、延伸煤、超越煤之路,致力于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实施资源转化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循环经济,制定了建设兴泰煤化工业园、乌斯太煤焦化工业园、阿右旗常山硅化工业园、民勤红沙岗煤化工业园、额旗策克口岸的太豪国际物流园、金昌工业园“六大工业园”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电厂除尘设备 
焦化污水处理 升觉悟: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太西煤”人都知道企业20多年的发展历程就是王以廷董事长为公司创新环保理念的历程。为了使环保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在自治区环保管理规定的基础上,在他的领导下各子、分公司制定了《环保管理规定》、《环保指标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在公司的各种考核中,环保指标具有一票否决权。并邀请环保监测部门对各项目进行监测,当有指标超标或异常时,及时反馈到相关单位,有关人员立即处理,直到指标合格。在每月公司的生产动态分析会上,通报本月环保设施运行、指标执行、考核评比等环保相关情况,并按经济责任制考核兑现。通过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公司内部形成了公司、车间二级和覆盖整个生产装置的环保管理及环境监测网络,确保了生产装置运行环保达标。 按照集团公司十二五规划的战略,他要求公司大力实施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积极推行实施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对整个生产工艺过程中可能产生污染的环节及环保设施进行监控,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在王董事长的带领下,目前,公司焦炉煤气发电项目及瓦斯发电项目、年产3万吨煤基气体分离(碳分子)等项目已经建立起有效管理机制,他积极推行业主、总包、监理、施工单位四级安全监管体系,努力打造项目HSE高效管理团队,对建设过程中环保项目“三同时”进行全面监管。 强硬件:“给力”投资为环保 不仅如此,王以廷董事长还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针对整个煤炭集团公司现有生产设备现状及工艺流程,为不断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使现有环保设施正常运行,生产装置环保达标,他不断加大对污染治理设施的投资力度。2009年公司投资大量资金,完成了脱硫工艺技术改造工程;完成了焦粉回收工艺技术改造工程;完成了乌达运销站、兴泰煤化公司等挡风抑尘墙的安装工程;完成了焦炉烟气改造工程。煤焦化生产线已实现了自动化生产,全部采用电子自动配料配煤,选用大型捣固焦炉,利用冷鼓、电捕、脱硫及硫回收工艺进行煤气净化回收,剩余煤气用于发电。废水生化处理后用于熄焦,实现污水不外排。公司还对洗煤产生的中煤、矸石进一步综合利用,形成煤—电—化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既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企业全面发展。 针对地方缺水的不足,他按照“十五”、“十一五”节水规划,通过技术改造、加强管理,通过提高循环水浓缩倍数降低补充水用量、杜绝长流水及不合理使用、增建污水处理回用装置和中水系统等方法,降低生活、消防用水量,使厂区新鲜水用量和工业废水排放量不断减少。 抓管理:推科学管理模式 同时,他还坚决推行科学的合理化管理模式,解决融资,节能减排,为企业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创造了广阔空间。 近年来在他的领导下内蒙古太西煤集团积极参与地方荒漠治理项目,在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和民勤县红沙岗的几千亩荒漠上,建成了集花卉、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植物、养殖生态农业等系列开发于一体的绿色工业园区,打造地方治沙历史的又一个亮点,并为企业下一步争取碳减排指标达标奠定基础,同时他还在全公司推行世界一流管理——5S管理,以安全、低碳、环保为主题,开展生产现场、工作间等环境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活动。除此以外,王以廷董事长还要求员工抓好废旧物品综合利用,提倡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一张纸,推进现场文明整治和持续改进。在他的努力下,员工低碳意识、环保意识、文明意识显著提升,生产工作间、道路及环境绿化、美化整治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公司软硬件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公司的社会知名度、美誉度不断上升。 
公司总部办公大楼 重效益 子公司与总公司“齐飞” 王以廷董事长还时刻不忘给子公司的发展起模范作用,太西煤集团的环保型循环经济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它的子公司也在逐步腾飞。 乌斯太焦化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太西煤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公司现有总资产8.4亿元。拥有员工近千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94人,技术工人440人。近年来,在王以廷董事长为首的集团公司领导下,坚持诚信、创新、和谐、安全的经营理念,发扬团结、务实、进取、奉献的企业精神,解放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出了一条由黑色工业向绿色工业转型的节能降耗新路,实现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发展。 该公司建设的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自动化生产,采用电子自动配料配煤,选用国内先进的
4.3米
TJL4350D型炭化室炉型生产捣固焦,利用冷鼓、电捕、脱硫及硫回收工艺进行煤气净化回收,剩余煤气用于发电。废水生化处理后用于熄焦,实现污水不外排。公司目前完成环保项目13项,完成投资65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0%。该公司还对洗煤产生的中煤、矸石进一步综合利用,形成煤—电—化工为一体的产业链,既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又保护了生态环境,促进了企业全面发展。主导产品有:各种粒级二级冶金焦、炼焦洗精煤、煤焦油、粗苯、硫磺、硫酸铵及各粒级无烟煤。 乌斯太焦化有限责任公司实现了清洁生产,形成了绿色新型煤焦化工业园区。公司在综合利用、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及经济效益方面效果显著,2008年被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评为“煤炭工业综合利用与多种经营先进企业”。 品牌时代 打造“兰山”高峰 品牌对于一个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保证,在太西煤集团没有创建“兰山”商标之前,赔钱赚吆喝的惨痛史让王以廷董事长痛定思痛,他总结为:生产经营落后、以煤卖煤、市场占有率低、知名度不高、贷款回笼不及时、缺乏核心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下,1997年,“兰山”牌太西无烟煤第一次出现在煤炭市场上,他踏出了企业品牌创建的第一步,到如今“兰山”牌太西无烟煤获内蒙古自治区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他让整个企业尝到了品牌创建的甜头,他让整个“太西煤”人都感受到了胜利的喜悦,他让太西煤从“丑小鸭”变成了“贺兰公主”。如今,太西无烟煤已远销到英国、法国、比利时、德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十余个国家和香港地区,出口创汇价值极高,精深加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只有站得住脚的品牌,才能有长远发展的企业”这是王以廷董事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而他也一直践行着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在集团公司蓬勃发展的同时,他又提出了新的品牌战略概念——创名牌煤炭产品,王董事长深刻感悟到品牌可以使产品在市场上拥有较高的占有率;品牌能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品牌会使消费者对企业产生好感与信任;品牌可以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忠诚度;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006年3月,为了培育品牌优势,维护商标信誉,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保障太西煤集团系列产品的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在他的建议下太西煤集团经营的30多个产品全部申请注册了商标,这也是王以廷董事长为公司商标注册所做的又一个贡献。 公益时代 慈善“新星”升起 在王以廷董事长领导下的太西煤集团发展过程中,他始终把关心地方经济发展和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体现,他一直关注和支持公益事业,积极参与赈灾救危、捐学资教、支持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特别是经历了2003年的非典、印度洋海啸、5•12汶川大地震以及北京奥运会等重大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通过赞助公益事业,在国民心目中树立起“认真、积极、负责”的“企业公民”形象,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品牌价值,而太西煤集团则是这些公益活动中一颗日益闪亮的“新星”。 王以廷董事长深知,公益慈善是企业塑造自身品牌形象的有力手段,以及企业回馈社会的具体体现,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塑造和展现太西煤集团有益于公众、有益于环境、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面形象,提高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强综合竞争实力,这是一笔无形的财富,是企业健康、长久发展的因素之一。 2003年太西煤集团成立退休人员工作委员会,设立了退休人员活动室,投资近10万元用于购置文化娱乐活动器械,报刊杂志等,同时在每年法定节日定期为退休人员发放生活困难补助费二百多万元;在各项公益事业、慈善活动、民族团结等方面集团公司捐款达2000多万元。 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王以廷董事长的领导下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学、标准、规范、绿色的管理模式,构筑了一个从项目建设全过程、从生产工艺全过程、从源头控制污染的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使企业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到2011年,随着内蒙古太西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各项目建成投产,公司必将成为内蒙古自治区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工业企业之一,必将为阿拉善的社会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1世纪,绿色经济必然是世界经济的核心概念,而绿色品牌则必将是企业商海扬帆远航的推动力,太西煤集团前瞻性的创建“绿煤帝国”,必将能使其在商海鏖战中一帆风顺,真正成就百年名企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