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万凯:秋水流长 | |||
煤炭资讯网 | 2011-7-27 18:04:19散文荟萃 | ||
因查阅资料的原故,我偶尔打开了庄子的著作《秋水》篇,那近2500年前的先哲智慧便顺着秋水扑面而来,将我带入天地万物之间,让我走进了无限空灵的精神空间。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径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秋水》以故事开篇,描绘出秋水茫茫,千百条径流注入黄河,隔河相望,分不清对岸的牛马。多美的景色呀!河神于此沾沾自喜,顺流东行至北海,望着汪洋大海,才知道自己的浅薄。于是庄子借北海神与河神的一番对话阐述了他对天地万物乃至对人生的看法。
庄子用北海神的话说道,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水更大的了,看到了大海,才能摆脱河道的局限,知道自己的鄙陋。同时又认为四海于天地之间又是那样渺小,如蚁穴于大泽之中,而物的种类不计其数,人不过是居其一而已,人和万物相比,不就如一根毫毛在马身上吗?我想,当我们乘船于大海之上,放眼四方,围绕四周的都是像天幕一般的海平面,你就会感到人生真的太渺小。如果我们再仰望天空,借助现代科学的发现了解一下太阳系别的星球,你会发现土星表面的液态氢和氦的海洋,竟是地球的9.5倍之大。在木星表面有一个永不停息的旋风,他的范围可以吞没三个地球。在火星上,你会看到太阳系中最高的山峰,他的高度是珠穆朗玛峰的三倍呢!这时,就会有一种虚无的空灵感充盈着,宇宙自然是那样的辉煌壮观,又是那样无限的奇妙,凡俗的世界早已消失,生与死于这个世界似乎都不太重要了。
这时,庄子于天地万物之间关于存在的思维却活跃起来。庄子借北海神的话进一步说道:万物,容量没有穷尽,存在的时间没有止境,界限变化无常,开始和终结不固定。万物的大小都是相对的,也没有贵贱之分,万物齐一,谁短谁长?消亡与生息,盈满与空虚,终结了再开始,自行会变化。明白了东和西是相反的又是相互依存的,就可以明白万物的功用和地位。读到这些语言,真难以置信我们的古人早在近2500年前就有如此闪光的智慧,深邃的思考,这朴素的辩证思想光芒越千年而闪烁不熄。高山仰止,庄子不愧为中华民族的思想先哲,同时也是属于世界的,他的这些思想永远都是人类思想宝库的瑰宝。
于是,庄子在这些思想指引下,又讲了几个寓言故事来说明做人的道理。他先讲了一个夔怜蚿,蚿怜蛇,蛇怜风,风怜目,目怜心的故事。有一种动物叫夔,他只有一条腿走路,夔就特别羡慕长了很多腿的蚿比他走得快。蚿又羡慕蛇,因为没有腿的蛇却比他走得还要快。蛇又羡慕风,因为连形状都没有的风吹动起来比他更快。风却羡慕人的眼睛,因为风未动,目光已所及。那么目光羡慕什么呢?那就是人心,心中一动,目光未及,心念已到。这个故事使我想到,每个生命虽然独特,但“万物齐一”,他们都是按自然赋予的特征和规律各得其所。每一个人的人生之路虽然有所不同,但羡慕别人不如认清自己。现实中有很多的人用了太多的时间来羡慕别人,相互攀比,但就是缺少自知之明,不明白路其实就在自己心中。
庄子接着又讲了两个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一个是“井底之蛙”,一个是“邯郸学步”。吸引我的不是这两个故事本身,这两个故事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了,而是联想《秋水》里的故事一个接一个,惊叹庄子于百物繁滋的林野溪畔随心所思,又似乎在市井街坊顺手拈来,用如此短小的寓言故事,竟能洞穿时事,指向着和诠释着一种深邃的哲理。就是这两个看似简单浅显的故事,他们的寓意竟能穿越两千多年的时空,就是放在当今的改革开放中也是意味深长的。难怪《庄子》一书的前言中在肯定了其哲学思想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后,针对人们对他的评价写道:“寓言文学尊之为奠基人,小说家追之为鼻祖,文学理论家又称之为浪漫主义文学大师,”这不能不使人们叹为观止。 在《秋水》篇中,庄子还讲了一个表达自己思想境界的故事。惠子在梁国做宰相,听说庄子要来,以为庄子要来取代他的相位,心里很害怕。于是庄子就对惠子说:南方有一种像凤凰一样的鸟叫鵷鶵,从南海飞往北海,沿途非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食,不是甘泉不饮。这时猫头鹰抓到一只已经腐烂的死耗子,看见鵷鶵经过,说,你现在想用魏国相位来吓唬我吗?在庄子看来,魏国的相位只不过像一只已经腐烂的死耗子,猫头鹰怎么知道鵷鶵之志呢?正如庄子借北海神与河神的对话中所讲:悟道的人不求名声,道德高尚的人不求所得,大德的人忘却自我,这就是最高的精神境界。庄子所追求的这样一种精神境界,不就像秋水一样源远流长,永远滋润着人们的灵感吗? 作者单位:重庆一三六地质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