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省国土资源厅调任晋城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赵晓华正好赶上“十二五”规划编制出台的时候,压力不小。
赵晓华对记者介绍说,在规划中,晋城市确定了“十二五”期间“实现经济总量翻番,努力再造一个新晋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并要全面实施“四梁八柱”产业集群战略、“一区六园”集聚战略和特色城镇化带动战略。这个大战略给全市的用地保障带来巨大的挑战。根据晋城市新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计“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增建设用地需求量为55125亩,而“十一五”期间全市年度用地指标最多不过5000余亩。
面对保发展的难题,赵晓华很干脆地对记者说:“我们要在盘活闲置煤矿用地上求突破。”据她介绍,矿业用地是晋城的一个大头。2006年以来,晋城市经过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整合,煤矿数量从997座减少到137座。调查发现,有638个关闭煤矿占地2.3081万亩,能置换出的土地总面积有1.0406万亩,而整合保留煤矿提能升级需新增建设用地约1.1万亩,通过复垦可大大缓解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的压力。
这个构想也契合了国土资源部和山西省层面的战略。去年11月,国土资源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创新矿业用地管理机制合作协议。之后,山西又成为全国第九个“综改试验区”。
赵晓华对记者说:“徐绍史部长在山西视察时指出,要通过矿业用地的整合和利用,创新采矿用地的供地方式,探索矿业用地与新农村、城镇化建设相结合的路子,给晋城这个长期以矿业为支柱的城市,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政策支持。”
目前,晋城市已经开展了煤矿置换用地的探索。如:阳城县国土资源局出台了《村镇建设用地土地置换方案》,对移民并庄、旧村改造、农户建房、地质灾害搬迁、村镇企业和民生工程等建设项目用地置换作了进一步规范。晋城市国土资源局也已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初步拟定了《关于开展煤矿土地置换试点工作的意见》,计划将在山西省国土资源厅制定有关政策后作进一步修改和实施。
赵晓华介绍说,在矿业用地的置换上,晋城将始终坚持就近置换、等面积置换、先复垦后置换的原则,同时结合矿山环境综合整治通盘考虑,做到因地制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耕则耕。
“这个思路将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成为晋城市局改革创新的着力点。”赵晓华说。她表示,“十二五”期间,晋城将以推进“综改试验区”为统揽,以部省合作协议为契机,以破解“两保”困境为目标,逐步探索创新矿业用地的管理机制和供地方式,努力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国土资源管理新机制,为“十二五”的发展起好头、迈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