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竞争·创新 |
|||
报业竞争与“文摘军团”的走向 | |||
煤炭资讯网 | 2011-5-29 9:08:51写作 | ||
本文所论及的“文摘军团”,并非约定俗成的报业集团或严格意义上的行业群体。与区域性以日报为中心的报业集团或跨地域报业群体(如“都市报群体”、“晚报群体”)相比,这里用“军团”二字似乎显得有些小题大作。无论是从“群体”的规模、产值、广告利润,还是从新闻影响力比较,遍布全国20余省市的三十几家“文摘报”,只能称得上是一支各自为营(一般均有依托的党报或报刊社)的“游击队”。但如果换一种眼光,以相对的影响力和经济指标细加考察,我们便会强烈地感觉到:这支力量在中国报业的大环境中有相当特殊的考察价值和地位。其恒久旺盛的生命力,相对强大的品牌优势,灵活机动而又独特的运作方式,十几年来一直为业界所称道——称其为“军团”并不为过。 据笔者初步调查统计,全国在册的文摘报约为32家,各报社在编人员大多为8~16人。新闻出版署计财司汇编的《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1999年)中选取了14家文摘报,其中既有期发量超百万的大户,也有期发两三万的“小不点”,基本代表了中国目前“文摘军团”的总体经营水平。数据分析表明:1998年文摘类报纸平均期发量达41万份,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中国内地报纸平均印数。当然,发行量只是经营指标中的一项,文摘类报纸赢利状况如何呢?据报道,湖南《文萃》、四川的《文摘周报》,1998年上交利润分别达600万和1100万元,在册人员均为10余人。更不用提期发量高达160万份的《报刊文摘》了。事实上,像上述两家经营状况的全国至少还有七八家。照此估算,人均年创利四五十万的文摘报就有10余家(占总数1/3),如此的投入和产出,全国有多少家日报、晚报、专业报可以达到? 文摘类报纸的发展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现今知名的文摘品牌如《报刊文摘》、《每周文摘》、《文摘报》,其创业历程大都有如下几方面共同点:一是起步早,且受政策严格保护(一个省市一般只允许一家存在),竞争压力不大;二是多为党报或日报的补充,是其下属的编辑部(现在大多为各地报业集团成员);三是大部分交邮局发行,成本低,且均有不菲的发行利润(即使是今天,一般文摘报发行利润仍大大超过广告利润,上海《报刊文摘》全年广告利润才300多万元,其发行利润至少为广告的5~6倍)。这些共同点决定着这支“军团”的生存环境,也保证了其近20年来在报业群体中的优势地位。 当然,“文摘军团”历久未衰,亦有其内在根由。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报界呈现出党报一统天下的格局,各地党报囿于地域和承担的责任,各自划地为营,面目相似。因为摊派订阅,所以读者对象限于党政干部、知识分子,缺乏可读性。真正跨地域、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报纸在80年代初期很少。“文摘报”因时而起,应运而生,一问世即以其密集而短小的信息,平易朴实的平民风格,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内容,以及合理的价格吸引了普通读者。至80年代中期,大多数起步早的文摘报已具备相当牢固的品牌影响力,发行业绩不俗,市场分割也大体完成。这种品牌价值是同期日报、晚报所无法替代的,这也是至今相当一部分日报与晚报江河日下、但“文摘军团”仍然能在市场立足的原因之一。 但优势和劣势往往只有一步之遥。品牌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对既有特色的传承与强化,还在于不断地更新创造。90年代后期以来的报业环境较之80年代中期,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毫不为过。迄今为止,主流媒体(各地党报、中央级大报)的重组与更新只能说是刚刚开始,但愈来愈浓的火药味已经昭示着竞争的激烈性。“文摘军团”能否跟上这种脚步,直接决定着自己未来的出路。在笔者看来,随着报业竞争的进一步激烈化,“文摘军团”的传统优势越来越小,生存发展面临极大挑战。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地方性日报的扩张与相互竞争,挤占了原有文摘报读者市场。其强大的市场攻势对“综合新闻”类周报形成“围剿”态势。9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都市报”的横空出世,传统报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这种被称为“省级新型晚报”的媒体一问世便对高高在上的党报和仅“作为党报补充”的传统晚报构成强大的冲击。在这种冲击与反冲击的碰撞中,日报品牌越来越多。仅以武汉为例,沿袭几十年的三大日报平分市场的形势在90年代后期被突然打破,新增的四种日报在极短的时间内抢占了前者大部市场。这种以“都市报”为代表的新型日报大都以平民化(市民化)面目出现。信息及时密集,内容无所不包,版面繁多(最多时可达100个版),服务方式周到灵活,极大地满足了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传统文摘报为之自矜的“信息精短,包罗万象”的优势大大打了折扣。何况在时效性上更是不及。一般来讲,地区性日报均辟有“文摘版”,近几年随着竞争激烈化,“文摘版”越做越多,有的甚至达到8个版,这种同样是无所不包的“每日文摘”毫无疑问抢占了作为周报的文摘报市场。 其次,传统文摘报趋同的定位与版面分类严重阻碍了自身的发展。大多数文摘报均为综合新闻类,在版面上仿日报分类模式,小而全。政治、经济、文化无所不包,所登内容大同小异。就几大知名品牌而言,除开本有差异外,其第一版内容构成惊人一致,版式也像孪生兄弟。同类文章经常撞车,且几十年一贯制,对于看惯“新鲜”信息,同样无所不包的都市报读者而言,传统文摘报已很难起到“补充”作用。笔者作过统计,某综合性文摘报8个版中80%的信息均能在本地一家都市报中找到,如此撞车,令人担忧。 第三,价格优势不复存在,经营模式渐显落后。从1999年开始,地区性日报价格大战如火如荼,一般24个版乃至48个版的报纸价格不超过0.5元。南京“价格大战”曾经杀到0.1元,这已尽人皆知。昆明的“都市报”大战,最低批发价也杀到0.05元。道理很简单,日报不靠发行赢利。但文摘报必须要靠发行赚钱。所以4开8版报纸,定价不能低于0.5元。两相比较,长此以往,读者自然会算一笔账。不仅如此,就笔者调查而言,传统文摘报大多依托邮局,自办发行相当有限,零售在邮发中只占15%或更小比例,从读者阅读习惯看,除地区性日报(其庞大发行队伍可以送到每一家)外,全国性周报走向零售将是大趋势。邮局发行体制上的弊端尽人皆知,对于强调时效的报纸来说,仅仅依托邮发无异于慢性自杀。 第四,新型媒体——网络的迅速发展,势必对“文摘军团”产生一定压力,网络的强大攻势,全方位地影响着传统媒体。网络给纸质媒体的冲击,一直以来,都在争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给文摘报带来的冲击却是显而易见的,也可能是致命的。互联网上越来越多的新闻网站,本身便是一种功能强大的“文摘网”。每周一到两期的“文摘报”,将如何面对一日可多次更换的“网摘”冲击,是不容回避的现实话题。 综上所述,“文摘军团”面临的危机是实实在在的。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大部分文摘报仍陶醉于每年赚取可观的发行费,乐于感受“小本经营”带来的自给自足,俨然是远离硝烟的“小康一族”。 报业竞争绝对没有世外桃源。可以预料的是,进入21世纪,信息资源的共享变得越来越容易,读者(观众)足不出户,便可以通过网络、电视、送上门的多达上百版早报、午报和晚报了解他所要了解的一切。以信息综合为看家本领,每周一到二期,时效滞后、价格相对较高的文摘报,要赚取发行利润,谈何容易?就目前大部分文摘报信息构成看,如不及早变革,发展下去,迟早会被日报“吃”掉。 “文摘军团”出路何在?笔者认为,关键是要强化品牌特色,开拓经营品种,扬长避短,在文章的“选摘”与版面策划上下大功夫。应该说,目前国内知名的文摘品牌也是各有特色的:《报刊文摘》以其信息的权威和直面现实的锐气为读者青睐;《中国剪报》重视资料性,紧紧抓住中老年读者做足文章,稳重、扎实;《文摘报》以其较高的品位,贴近知识分子的阅读趣味占据了制高点;其他如《每周文摘》、《文摘周刊》、《文摘旬刊》均以其独特的选材角度各自掌握了一定区域读者,成绩一向不错。一些专门性文摘报如《健康文摘》、《益寿文摘》、《法制文萃报》等依靠多年在专门领域苦心经营,均有不俗业绩。问题是,如上“品牌”在十几年经营过程中相互渗透,相互模仿,在读者心目中并没有鲜明的区分。其读者群优势的确立更多的是依靠相对区域划分和多年来依托母报的地位一步步打磨出来的。所遵循和借鉴的基本上是相同的办报模式与思路。相对于“都市报”市场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勃兴,文摘品牌有多大程度是竞争的结果,业内人士心知肚明。换句话说,上述知名品牌在今天市场上的确立,更多的不是靠“特色”,因为其最大的“特色”在于早早地挣下了一块块“地盘资源”,而这种由读者对“文摘”需求决定的“资源”已经早早瓜分完毕。要发展,走老路是行不通了,因为那条路上的“大腕”前景也堪忧。 新的发展必须杀开另外一条血路。在这方面,90年代崛起的两家“新军”,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创刊于1993年1月的《作家文摘》和1999年4月的《大家文摘报》从“年龄”上看,是不折不扣的“小字辈”,在内容形式上也算得上是“另类”,但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和独具一格的办报思路给“文摘军团”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作家文摘》由作家出版社主办,创刊初期,便很快确立了以重大历史人物、事件(尤其是领袖人物)为主打的一版风格。借鉴期刊的经验优势,突出文化味,注重历史性。甫一问世,就创造了不俗的发行业绩,在很短的时间内,发行量上升到30万份,并很快稳定在三四十万,现已成为京城颇有影响的“报界大腕”。其成功的要诀在于另辟蹊径,挣脱了传统综合性文摘报延续多年的“百科全书”模式,攻其一点,很快确立了市场优势。综观全国三十多家文摘报,迄今为止,《作家文摘》闯出的综合文化型文摘模式,仅此一家,别无分店。 《大家文摘报》的发展更是惊人。1999年4月创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期发量从2万份飙升到五六十万份,且95%以上在市场零售,成为“文摘军团”零售市场的佼佼者。该报针对近两年重大新闻迭出、百姓对焦点新闻高度关注的新形势,适时地以大部分版面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反映读者关心的国内国际时事。视角独特,版面编排灵活新颖,充满朝气、锐气,给读者留下相当强烈的印象。 上述两家新军均是在报刊市场激烈竞争时期脱颖而出的,其创刊之际均处在传统文摘市场趋于饱和,各类报纸扩张变革的新形势下,能够突出重围,实属不易。《作家文摘》避实就虚,闯出了文摘报纸新天地。《大家文摘报》则直面竞争,一开始即和新闻类日报、晚报处在同一起跑线,强调策划,注重新闻的广度、深度,“摘”者主体意识相当强烈。其开设的“大家聚焦”、“大家观点”等版面,紧紧围绕热点话题,特色鲜明,令人过目不忘。从表面上看,“文摘”的信息辐射面似乎小了,但读者关注的焦点话题便更加集中和深入。这正好吻合了当今读者对报纸的选择需求:在铺天盖地的报纸中,读者最想获得的是最有“亮点”的信息,而不是面面俱到的大杂烩。 两家新军在经营模式上的一些探索也是可圈可点。《作家文摘》针对其相对集中的地域优势,在快速扩版的同时,加速推出周二“青年导刊”,目标是前景广阔的广告市场,其地区性广告运作在“文摘军团”中业绩骄人,拓展了“文摘品牌”重发行不重广告的传统思路,为难度甚大的文摘报纸广告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新的模式。《大家文摘报》能够飞速成长,与其灵活机动的发行方式密不可分。创刊不久,该报即确立了依靠自身渠道,立足本地,重点攻坚,大胆实行代销制。允许试销,允许退报,尽管初期承受了一些损失,但市场迅速扩大,退报率急剧下降,在上海一地,就创下了期发15万份的业绩。目前该报拥有4个印点,发行趋于稳定,态势良好。 正是由于“文摘军团”近年来新的发展,我们有理由对这一群体前景抱有信心。主流媒体(日报)因其品牌的不断出奇出新,在市场上后浪逐前浪,步步推进。周报——尤其是文摘报的发展也一样,不能探索新的品种,不能摸索新的发展模式,生命力便会萎缩。本文无意为90年代崛起两家新军做广告,但实事求是地说,它们的发展经历的确昭示了一种新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