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 怀 领导人活动报道是党报的强项和优势,也是新闻资源的“富矿”。对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客观上已经成为党报要闻版面的主打新闻,也成为新闻采编人员每天都可能遇上、必须精心做好的日常工作之一。 但长期以来,对领导人活动的报道存在“八股化”趋向,长风盛行,格式化严重,缺乏创新,可读性差,普通读者望而生厌,采编人员也“食之无味,弃之不能”,形成了“写谁谁看,谁写谁看”的尴尬局面。 如何改进领导人活动报道,突破固有的套路和模式,增强这些“硬新闻”的思想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让群众愿意看、喜欢看?结合《厦门日报》的新闻实践,笔者认为,要增强领导人活动报道的吸引力,就要使领导人活动报道增强新闻性,注重亲民性,体现多样性。 增强新闻性 以往的领导活动报道,普遍存在字数偏多、格式老化、新闻不新等问题,报道格式都是“领导指出”、“领导强调”等,将大量有新闻价值的内容淹没在冗长的领导人讲话中,读者容易产生疲劳感、厌烦感,有的则干脆弃而不看,弃而不读。 “跟任何报道一样,领导人活动报道首先要尊重新闻规律,回归‘新闻本位’”。①要将受众最关心、最需要的事实及时地报道出来,抓住领导人活动中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报道,不拘一格放大领导人活动中的闪光点,凸显新闻点,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以满足不同层次受众的最大需求。 例如,在厦门市市长主持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上,研究的议题中常常有老百姓关注的重大事项,往往传递出许多重要的信息,如提高最低工资、控制房价、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等,这时记者就应该抓住这些具有新闻价值、读者关心的内容进行报道,而不仅仅只报道领导人讲话。对领导人讲话中透露的重要信息,如控制房价的几项重要举措,还可以在报纸的其他版面另作链接,配发照片、评论等,进行专题化详细报道。 增强领导人活动报道的新闻性,必须在“新”字上下工夫。要突出介绍领导人活动的新内容、新形式,细心搜索领导人活动的新背景、新特点,集中提炼领导人讲话的新思想、新观点,努力挖掘领导人决策的新思路、新高度。要抓住领导人活动中最新、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报道,善于从领导人活动中发现闪光点,凸显新闻点,使领导人活动报道传递出的新闻信息更加凝练,更加集中,更有吸引力。 注重亲民性 注重领导人活动报道的亲民性,要以平视的角度观察领导,用和谐的场面温暖读者,用温馨的一刻感动读者。“一个立体的、鲜活的领导人形象可能更受欢迎,在采写有关领导人的报道中,应该避免单纯地表现领导人的领袖面,而应努力发掘领导人身上的多种气质,特别是发掘领导人身上的人性美,发掘领导人身上的普通人气质,这样才能减少领导人与普通老百姓的距离感。”②通过细节表现领导人和普通人相似的感情,这样的报道才能给人以非常实在的感觉,才能钻进读者的内心,让人难以忘怀。 2009年5月,温家宝总理来厦门视察,作为厦门日报社的记者,笔者采写了一篇特写《市民欢呼:是“温总理”》,通过温家宝总理在厦门与市民互动的三个温馨镜头,包括和环岛路游客席地促膝交谈,在医院与患者亲切握手,到软件企业勉励青年职工等,通过细节展现了平民总理亲民、爱民的本色,反映了总理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深厚感情。 体现多样性 领导人活动报道读者不爱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太枯燥太死板,无血无肉,没有活力。改进领导人活动报道,不能只简单地理解为“压缩”报道量,更重要的是要下工夫着力于创新报道模式,立意要更高,创意要更新,写意要更妙。要善于用读者乐于接受的形式,不仅用叙述性语言,还可以用描写性的语言;不仅平铺直叙地写过程,而且要善于精巧构思和“讲故事”。要打破消息“一统天下”的格局,多以照片、图表、特写、综述、小故事、评论、记者感悟、编者按、资料链接等活泼的形式,体现领导活动报道的多样性,把领导人活动报道做活、做深、做透。 例如,2008年1月,由于全国连续多日的暴雪、冻雨等恶劣天气,厦门火车站滞留的旅客已经达到一万五千多人,厦门市领导赶到火车站,解决滞留旅客的切身问题。对于这篇领导人活动的报道,笔者没有用常规的消息模式,大段大段地写领导人的讲话、指示,而是采写了一篇特写《寒夜中的温暖》,抓住了许多感人的细节。如在厦门市领导的亲自部署下,厦门火车站为旅客送上的一份“小礼物”——一碗碗热气腾腾的紫菜蛋汤、姜汤。通过厦门市领导走进滞留旅客中,与旅客的亲切对话等,展现厦门市领导对滞留旅客的关切之情,体现厦门这座温馨的城市对外地游客的关爱,与消息类常规报道相比,特写产生的效果更加吸引人,更能感染人。
提高新闻工作者素质 领导人活动报道难“出彩”,难以写出好新闻,这是不争的事实。要把领导人活动报道写好写活,必须不断提高新闻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首先,要有较强的政治敏锐性和较厚实的理论功底。领导人活动的政治色彩和理论色彩都比较浓厚,没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理论素质,很难抓住报道要点,吃透会议精神,准确把握领导人讲话实质。在有些场合,领导人的言行稍纵即逝,只有平时进行相关的积累,才能在不经意的过程中,敏锐地发现并挖掘出掩藏其中的精彩片段。 其次,要切实转变作风和文风。作风决定文风,只有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百姓,才能获取第一手的真实材料,才能在报道中比别人多想一层,胜人一筹。作风转变了,采访深入了,领导人活动报道自然会越写越好。 再次,要提高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注意用百姓看得懂、愿意看、记得住的语言、文字来表述事实,避免用官话、公文、生硬的专业术语让人望而生畏;注意用细节、事实、数字、人物说话,少用形容词、结论性的词敷衍应付;注意学习民间鲜活的语言,吸收并体现民间语文的生动性;尽量形成独特的语言风格。 当然,改进领导人活动报道,关键在各级领导的支持。近几年,各级领导都对报道提出了明确要求,各级党委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使各级党报上的会议新闻和领导人活动新闻明显减少,来自基层的新闻有所增多。改进和规范领导人活动报道,还要建立制度,什么样的领导人活动怎样报道,应该按制度和规定操作,减少采访写稿发稿中的人为因素、人情因素。 注释: ①施扬:《领导活动报道如何体现“三贴近”》[J],《新闻实践》,2003年第9期 ②孔阳:《用最具亲和力的角度贴近读者》[J],《新闻爱好者》,2007年第12期 (作者为厦门日报社首席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