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严晓花 卞戈 不少基层新闻工作者认为,自己所采访的新闻事件比较微小、琐碎,平常而又简单,甚至有时觉得没有多少“新闻点”可寻,所以新闻采访不易出彩。其实,生活中并不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古人云:“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到之中,心到最要紧。”同样,从事新闻宣传特别是基层新闻宣传工作,只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生活,多用心观察,多用脑思考,还是能写出比较精彩的报道的。 采访要深入,把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写作也一样,除了采访前的充分准备外,在采访过程中也要对主体进行仔细的观察、详细的询问、认真的倾听和思考,善于动脑分析,抓住细微的东西、最闪光的东西去表现,这样采访才会更加丰富真实,主题才会更加明确。 笔者曾经采写过一篇《上湖芋头上了因特网》的报道,当时接受任务时只知道“南湖镇上湖村这几天农民正在收获芋头,去报道一下”。因为匆忙,事先毫无准备和头绪。到达现场后,发现在这个偏远的名不见经传的小村里,来了很多收购芋头的外地车辆,他们是怎么得到消息的呢?随后和这里的村支部书记聊了起来,笔者发现他们村里竟然配了电脑,通过网络把芋头推销到全国各地。这件事若在现在,是很平常的事,但是在十几年前,这可是很超前的做法,是个稀罕事。于是笔者就抓住这一点,写了一篇采访报道,后来这篇消息在省里获了奖。 采访过程中,了解情况要具体。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是难以写出好新闻的。采访也要有针对性,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不同的采访对象,或同一类问题根据不同的人而采取不同的问法。一般的方法是:问全局性的问题找负责这方面的领导或工作人员,问点上的情况找基层普通干部、群众,问知识性的事情找专家学者。 善于捕捉瞬间,把握细节,也会让新闻出彩。电视新闻讲究的是图文并茂,新闻记者在采访现场,遇到的情况可能稍纵即逝,不能再现,所以抓住“瞬间”,抓住细节,会让作品生辉不少。 笔者曾经采访外出作业归来的小麦联合收割队,当时收割队跨区作业,在南方忙完麦收,归来时正是当地的麦收时间。时间贵如金啊!当时大路两旁早早地就等候着许多前来接机的乡镇干部和农民,每个人都翘首以待,他们是来“抢”收割机的,人们等待收割队归来的热切赫然写在脸上。笔者当即就拍了几个特写,又做了几个对农民和乡镇干部的现场采访,回来后,就以这个场景为由头,写了一篇农民崇尚科技、推广农业机械化、麦收时节“抢”农机的报道。用上这几个镜头,比单单用在麦田里作业的机械的镜头效果更好。 敢于尝试“换个写法” 很多时候,基层电视新闻工作者面对的是不起眼的会议、培训之类的事件,写出来的文章经常没有新意,于是笔者就尝试着换个写法。从会议的内容中选取新闻点,找出与人们密切相关的或是人们比较关注的“点”来写。一次,笔者接到一个梨树专家进行技术培训的采访任务,在现场亲身感受到一向沉默寡言的农民遇到问题时那种求知的欲望,正是这种欲望,使他们丢掉羞涩,变得善谈多问,有的人甚至从几十里外带着生病的树枝让专家诊断。所有这些使笔者深有感触,就以农民渴求知识为主线来写这篇新闻,稿子出来后,因为写法新颖,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力求语言生动形象 在保证新闻真实的前提下,只有写得生动形象,写得有意思,读者才喜欢看。语言的生动形象与笔者的文学修养休戚相关,而文学修养离不开大量的阅读和写作,离不开对日常生活的揣摩和体悟。傍晚时分,与孩子在林阴道上散步,他说:“你看树睡了。”一阵风吹来,树枝舞动,他接着说:“风又把树吹醒了。”词句并不华丽,但很生动,让人拍手叫好。古人也给了我们很好的榜样:“不知绿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瑞雪漫天舞,红梅枝头闹”,句中的“裁”、“舞”、“闹”,把毫无生气的东西写得活灵活现、极富感染力,这与作者的细心感悟和文学积累是分不开的。记者要想在采访现场文如泉涌、倚马可待,没有日积月累的知识积淀是很难做到的。 前期的采访非常重要。离开了充分的前期采访,要想写出好的新闻作品,只能是无源之水;一篇好的新闻报道,还要不怕麻烦,多修改、多推敲、多锤炼。“玉不琢不成器,文不修不成篇”,修改其实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不仅要反复推敲文章的立意布局,对每句话甚至每个词也要再三斟酌。这样做看起来琐碎、笨拙,但一贯坚持这种严谨的做法,时间久了,就下笔如有神了。 当然,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仅以上这些还远远不够,还要不断地学习,提高整体素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在学习中丰富自己。慢慢地你就会发现,你的稿件越来越耐看,你的业务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作者单位:日照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