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高峰 林伟伟
随着民生新闻的兴盛,平庸化、琐碎化、娱乐化、同质化等问题也相伴而生,这些问题严重困扰着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为进一步丰富内涵,拓展空间,提升品质,笔者以报纸民生新闻为例,谈谈民生新闻应该努力把握好的五个关系。
小民生和大民生
民生新闻备受关注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民生内容、民生题材。民生新闻的题材,既包括小民生,也包括大民生。
所谓小民生,就是传统的关乎百姓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方面的新闻;而大民生是广义上的,包含着“国计”,是从百姓生活的角度反映国家的方针政策。小民生是初级形态的民生新闻,偏重于展示平凡生活的“原生态”,努力在普通人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的经历和境遇中挖掘戏剧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大民生则是在时代背景下,由感性的生存体验深入民众的精神生活领域,由解决一家一户具体的纠纷升华为化解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民生新闻应该以小民生为基础,突出实用性和服务性,还要以大民生为突破口和发展出路,更充分地发挥新闻进行舆论监督的社会功能。
要避免内容雷同和琐碎化,就应该多层面地关注民生,将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科教新闻等民生化,实现由小民生到大民生的飞越。当然,这样说没有要把小民生拒之于门外的意思,而是强调不能只局限于生活消费类层面,以至于弱化新闻的引领、导向的功能。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民生新闻是关注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新闻,是反映老百姓喜怒哀乐的新闻。它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层面。物质层面的有关衣食住行的信息,在民生新闻中,得到了更为充分、更为具体的反映,包括房屋拆迁、交通治安、天气状况、菜篮子工程、求医问药、物价浮动、消费维权、人才招聘和下岗再就业等。仅以“食品安全”问题为例,在2008年一年里,不同新闻媒体都报道了“问题奶粉”,体现出鲜明的实用性和服务性。但与之相比,精神层面的报道还明显处于下风,难成气候。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拓展内涵、实现自我转型的途径之一,应该是“从对民众生活的‘原生态’的描述转入对民众精神生活和心理生活的表现”,以深刻地反映出当代中国人精神面貌的变化。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和心理生活同样是新闻资源的富矿,他们的道德观念、法律意识、民主精神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感等,蕴涵着丰富的新闻价值,应该得到更为充分的反映。
新闻报道在告之以事的过程中,还传承文化道德理念,实现审美享受和休闲消费。人们视听新闻,不仅仅为了解惑和解气,即拨云见日,释疑解惑;抨击丑恶,伸张正义。还包括解闷,也就是为了找乐。新闻工作者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理应将笔触伸向人们的心理世界、精神世界。当然,新闻需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需求,包括合理需求与不合理需求、当下需求与长远需求。新闻是社会文化规范的重要载体,不能迎合低级趣味以至于娱乐之风盛行,甚至是媚俗。
预警和报平安
新闻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监测社会环境,及时发出预警信号,引导人们趋利避害。民生新闻表达民意,是公众意见交流的平台。它搜集舆情并通过反馈机制,实现下情上达或上情下达,对于消除偏见和误解、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时下的民生新闻中,发布预警信息的新闻并不在少数,涉及生计来源、生存状态、生活质量、生命安全等不同的层面。具体说来,类似于就业形势的紧张严峻、弱势群体的生存困境、消费者遭遇不法商家和伪劣假冒商品的尴尬和无奈、社会治安和环境保护问题的迫在眉睫等新闻,时常见诸报端,而且很多新闻标题本身就带有“警钟”、“警示”、“提醒”等字眼,很好地发挥了“社会雷达”的预警作用。有待商榷的不是这些预警信息少,而是报平安的信息有些多。这些报平安的信息带有鲜明的“时令”性、周期性,常常着眼于社会上突发的危机,采用“问题(危机)→相关部门检查→未发现问题(危机)→可以放心大胆使用(或食用、购买等)”的模式。以上文曾经提到的“问题奶粉”为例,我们不难见到这样报平安的消息:某某商场超市未见×××批次奶粉;某某工商部门检查结果显示:抽检奶粉都是合格品;市质监局开展突击检查——“问题奶粉”已经下架等。当然,周边地区市场上出现“问题奶粉”,地方传媒有必要告知百姓当地的市场信息,但要适可而止,还要精选报道角度。另外,过多刊载事后报平安的消息,也有可能让人产生“马后炮”的印象。新闻应该立足于独特的发现,而且最好体现前瞻性、引领性。
专家视角和平民视角
传统的民生新闻多为专家视角、业内人士的视角,常常是“据专家预测”、“据专家分析”,老百姓很少有话语权。民生新闻着力反映百姓生活的原生状态,越发讲求接近性、亲近性,更应该从民生的角度、从百姓的视角出发,去选择民众普遍关注的新闻事实。也就是不能由专家唱“独角戏”,要在新闻的舞台上看到群众的亮相、听到群众的声音。
以预警信息为例,如果报道“消协警示——小心劣质家具‘七大隐患’”,转换的方法是不写消协,写消费者;不写“面”上的“七大隐患”,写“点”上的具体个案;再如“警方提醒——电话网络短信陷阱屡屡坑人”,不能仅仅满足于从警方获取的概括性材料,而要顺藤摸瓜,找到电话网络短信陷阱的受害者,让他们现身说法。这样做,当然也会增大报道的难度,至少是采访上的难度。
为什么要讲求视角的转换呢?民生新闻的本质属性之一是平民视角;平民视角能够增强作品的可读性,视角决定着“什么被看”,决定着信息资源的开发方向和所能达到的深度。视角不同,聚焦点也常常不一样;如果“专家叙事”居于强势地位,就意味着“平民”的失语。“平民”只作为叙事的对象而不能成为叙事的主体,只能成为受动的、屈从的对象而存在。这样说,没有排斥专家视角的意思,而是应该尽量将理性化的专家视角和感性化的平民视角相融合。
静态讲述和动态展示
民生新闻的独特内涵除了体现在民生题材、平民视角,还应该包括民众风格。民众风格即要体现为选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采用有别于正襟危坐的故事化的表达来报道有关民生的内容。所以,与一般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相比,民生新闻不能仅仅满足于静态讲述,而更需要动态展示。
讲述与展示,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记者获悉”、“据介绍”、“据了解”、“有关人士表示”、“知情人透露”等,它们一方面是在交代新闻线索、新闻来源,一方面也表明记者所采用的叙事方式是“讲述”。仿佛在读者面前站着一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叙述者。这种方式尽管不失权威性和真实性,但难免生硬,也不够亲切、生动。现在的新闻越来越注重以个人化的不无戏剧性的遭遇来直观再现新闻的情境,为的是体现人情味,让读者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缩短新闻事件和读者的心理距离。
民生新闻的民众风格,落实在具体的报道中,应该是不同叙事手法的灵活运用,比如变“倒金字塔结构”为时间顺序式结构、悬念式结构,变全景式的扫描为微观具体的再现,较多运用直接引语和描写手法,注重细节等。
动态展示,使新闻记者隐身于新闻人物、新闻事件的背后,使新闻更具现场感。读者仿佛可以和新闻中的人物亲历事件的过程,因此更为自然、生动,更具有可读性。
(作者单位:生活日报,鲁南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