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眼见不一定为实

煤炭资讯网 2011-5-21 17:25:06写作

  ● 吴永亮
  新闻的最大魅力缘于真实,新闻离开真实一切都为负数(请注意不是为零)。这就要求记者、通迅员一定要深入新闻发生现场,多看、多听、多记,还有多思(分辨真伪),采访第一要务就是看。
  笔者依据多年读报经历,可归纳出眼见后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眼见为实,二是眼见不为实,三是眼见不知哪个为实。

  眼见为实
  要想新闻百分之百做到真实,永久真实,媒体的记者、通讯员必须在采访中做到慎之又慎,不仅身到,关键还在于眼到、心到、脑到,要甘于吃苦,要全方位进行调查,这样才能采访到第一手鲜活的材料,才能保证新闻永远立得住、站得稳。
  这里需要强调,眼见过后一定要深入调查,不能凭眼见这一点就做出判断。因为眼见的“实”可能隐藏着很多“假”。特别是看到别人是这么写的就拿过来使用从而成了以讹传讹了。
  2008年1月3日的《华商晨报》报道:从1月1日起,由国家标准委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的《小麦粉馒头》国家标准正式开始实施。在感官方面要求馒头形态完整和美观,应该是圆形或椭圆形,没有褶皱、斑点,气味有小麦香。当日新华网根据这一报道发表了时评《请给“方馒头”留条活路吧!》。同一天,国家粮食局表示,馒头形状纯属无稽之谈。1月7日,《中国新闻出版报》发表《时评晚发一天又如何》,告诫编辑要对媒体报道进行甄变,不能人云亦云。
  过去,宣传一个典型,特别是重大典型都需要半年以上时间进行反复核实,以免造成典型站不住脚、群众反感。
  就拿《雷锋日记》来说吧,其中有一个《雷锋送月饼》的故事,原来是这样描写的:八月十五,一轮明月高挂中天,连队俱乐部里传出了《良宵》一曲,雷锋手捧月饼,不由得两行热泪滚落下来……
  雷锋送月饼确有其事,但俱乐部传出《良宵》一曲却是虚构的,调查组问遍了全连每一个战士,不仅没有一个会演奏《良宵》的,而且连《良宵》是个什么样的曲子也没有一个人知道,于是在后来的报告和报道中,便取消了《良宵》一曲的描写。

  眼见不为实
  2002年3月18日,《中国青年报》刊登沈河撰写的《张海迪的座位在哪里》,现摘取文章中有关片段:
  张海迪是全国政协委员,同时也是一名残疾人……张海迪来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时候,我从新华网上见到一张她参加开幕式的照片。
  ……因为没有固定座位,张海迪不得不和坐在过道边上的一位女同志共用一张写字台。轮椅紧挨着那位女同志的座位,显得很局促,两个人挤在了一起。
  就是这样一张照片,使我感到诧异:人民大会堂怎么没有残疾人的专用座位呢?
  中国有6000万残疾人。这是一个弱势群体,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关心,渴望与他人获得平等的权利和待遇。然而,他们要得到这些,需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汗水,甚至泪水……她作为中国残疾人的代表,在政协会上应当有一个专用的座位。
  文章根据新华网上一张照片,由张海迪个人引申到全国6000万残疾人,该文立意深刻、旗帜鲜明、由点到面、由小到大,给人一种振聋发聩的感觉。沈河仅根据一张照片就发出如此重大感慨,本来令人钦佩,但事隔两天,《中国青年报》刊登了人民大会堂管理办公室来信《人民大会堂设有残疾人设施》,来信说:
  ……2000年,在改造万人礼堂时,经与残疾人联合会交换意见,在礼堂一层安装了8套残疾人专座……至于张海迪委员的座位安排在哪里,则完全是会务部门的事情,而不在于大会堂里有无残疾人专用设施。
  来信最后说:
  贵报作为一张有全国性影响的报纸,一向受到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的欢迎和关注。作为贵报的忠实读者,我们衷心希望贵报在今后的报道和评论中能够始终秉持公正的原则,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从来信中不难看出,人民大会堂管理办公室的愤慨之情溢于字里行间,但还是表现得非常理智和克制。《中国青年报》刊登人民大会堂来信,竟然没加一字一句编辑按语,而且将来信刊登在8版右下角,这也看出报社无奈。但明眼人对此都能心知肚明。

  眼见不知哪个为实
  当一个新闻人物或新闻事件发生后,各路记者会蜂拥而至,随后相关报道会一股脑地扑向读者。然而有时候,由于各路记者选择角度、采访深度、撰写高度不同,于是出现不同版本,结果让读者不知哪个为实。
  2008年8月15日,我国女子举重队员曹磊一举夺得75公斤级北京奥运会冠军,但最后一次挺举159公斤(本意想打破总成绩世界纪录)没能成功。围绕这一事件,《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在8月16日都做了报道。
  《大众日报》题目:
  在最后一次挺举试举前,曹磊才得知母亲已去世,杠铃刚提到胸前就掉了下来——
  “我分神了,在想着妈妈……”
  《齐鲁晚报》题目:
  最后一举为什么失败
  曹磊:想起了刚去世一个月的妈妈
  《山东商报》题目:
  这块金牌让我们泪如泉涌
  曹磊赛后方知母亲去世
  从《齐鲁晚报》标题中看不出曹磊是何时知道母亲去世的,但文中作了简要介绍:
  ……马文辉从曹磊父亲处得知她母亲刚刚去世的噩耗是在奥运会参赛名单公布后,告诉不告诉正在专心备战奥运的曹磊,这是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问题。
  曹磊的父亲说:“队里决定。”
  马文辉,这个山东男人在想了又想后,决定告诉曹磊。
  曹磊几乎蒙了。她蹲在训练台前,泣不成声。旁边的队友,陈燮霞、刘春红……所有人都落了泪。
  从《齐鲁晚报》报道中可以推算出,曹磊得知母亲去世消息是在比较早的时间段里。综合起来看,《大众日报》说曹磊是在比赛最后一次挺举前才得知母亲去世,《齐鲁晚报》是说在较早的时间就知道了,《山东商报》说赛后才知道。
  面对如此这般的新闻报道,读者看了三张报纸真不知哪个是真,也许都不真实。曹磊要是看到2008年8月16日这三张同城报纸,不知又要有多少次杠铃从胸前滑落。
  记者啊,编辑啊,你可要三审而后发啊!
  (作者单位:山东省新闻出版局)



来源:青年记者 编 辑:一帆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