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长征 近年来,爱心题材的报道逐渐增多,一个个爱心节目背后的情感力量深深地触动了观众,而央视推出的“道德模范评选”,更使人看到了久违的道德力量之美。 大多数爱心类节目所关注的对象,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但当他的离去带给家人深深痛苦的时候,爱心的种子却已经悄悄在一个个心田里萌芽生长。生命虽然宝贵,但它总有自己的终点,可是爱心的光芒却让我们看到了更远处的希望。在这些爱心类题材的节目中多以某个人物或家庭的悲剧为背景,而爱心在悲剧环境中的付出、奋斗,最终展示给观众与悲剧对抗的人性之美。 作为媒体从业者,我们虽没有泰坦巨神普罗米修斯为了把光明和技艺传播给人间而忍受3万年的痛苦那么高尚,但我们仍要大声疾呼:给爱心更多的话语权。给爱心更多的话语权,就要有更多的媒体去传播爱心节目,要有更多的人去做爱心节目。然而,仅有这些还不够,我们还应该“让爱走进心灵深处”。在这里,笔者结合自己做的爱心节目,简单地谈一下自己的见解。 爱心节目的叙事要体现真实的力量 我们发现,现在许多节目中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它们不把节目建立在个人对生活的感受、对生活的理解上而是去刻意地模仿。因此,这些节目往往不能传达有效信息,也不能表达叙事者的性格,当然就更无法奢谈节目的个性了。 其实生活并不是模式化的描述,也不是简单的只有黑白两色。生活中会有不完美,会有缺憾,也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与不一致,但是正因为如此,生活才会让人感受到真实的力量、深沉的意味以及不可穷尽的奥秘。 在中央台播出的《白马河畔生死情》节目中,主人公是金乡县店子乡14岁少年李目辉。他在生活中并不是完美的,小孩子会攀比,他会因为没有一张好的书桌而抱怨,这是任何一个小孩子都会产生的真实自然的情绪。当电视节目中提到这些时,不仅没有让人觉得小目辉爱攀比,反而会让他的形象更加真实。 节目中主人公的父母也不是用“高大全”手法来塑造的,而是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和任何父母一样,孩子离去他们痛苦不堪,而捐献课桌也是为了孩子去世前的心愿,节目没有拔高,而是真实地完成了这样的叙事,这比着意的描摹更能触动观众的心灵。 爱心节目的叙事要回归“人”本身 有传播学者称:20世纪是信息的世纪,21世纪则是故事的世纪。讲故事,故事化的讲述似乎成为当下媒体最流行的外衣。但是,喧嚣之后,我们沉静下来,当我们脱下“皇帝的新装”,故事到底应该讲什么、怎样讲呢? 我们仅从节目叙事的角度来说,好的节目要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应该表达一些情感、总结一些道理,能够启人心智,还应该对某个时代、某个特定的人群有特定的意义。而更好的节目,则是要回归到人的本身,从最基本的人性的层面出发和落脚。 在《白马河畔生死情》中,李目辉与想下去救人的孩子的对话,让我们看到他对危险的认识,“你们不会游泳,水太深,别下去。”从他的话里我们可以听出他懂得下水有可能会危及生命,这是一次冒险。我们知道,当人面对危险的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会选择挺身而出,因为躲避危险是人的本能。但面对危险,李目辉做出了选择,他的选择也可能是对危险估计不足的结果,但谁也不能否认,这种选择是对处于危险中的另外几条生命价值的尊重。正是这种对生命的尊重闪现出了人性中爱的光辉。 贴近生活不等于生活常态 节目中我们适当使用“点睛”手法对节目的心理情绪进行了渲染。爱心节目,表现的是真实,传达的感受,而要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现实、获得感受,就不能不考虑“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当这一观念深入到我们节目中时,内容与形式的边界也就不再是那么线条清晰了。好的形式,既是表现的手段和技巧,同时也是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爱心”类节目经常使用一些技巧或者技术手法来处理节目。由于不可能拍到第一现场,所以常常使用情景再现的手法,到事发地重拍再现故事发生的情景。虽然是再现,但却使观众从内心中更强烈地体会到现场的氛围;再比如主题背景音乐的使用,音乐是无声的语言,音乐对情绪的传达有时比语言更准确,节目中几段低沉、凝重的音乐,既是对失去亲人的悲痛的阐释,更是对李目辉离去的惋惜。它激发了观众深深的感叹,使人们都有了深刻的体会,这无疑是节目的点睛之笔。 (作者单位:济宁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