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德林
写好人物通讯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笔者结合自己的认识和写作体会,谈一下人物通讯写作的三种关系。
取与舍的关系
要想写好人物通讯,第一步就是要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这个过程很重要,但决定成败的是第二步,即主题的确定与新闻素材的取与舍。每位记者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当确定写一篇几千字的人物通讯时,可能面对的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字的新闻素材,感觉这个情节很感人、那个情节也很感人,难以取舍,最后写出来的通讯,材料淹没了主题,反而不感人。这方面值得学习的是著名作家魏巍采写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写作这篇通讯之前,魏巍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战地采访,掌握了大量感人的故事和细节,但他只精选了松骨峰战斗、马玉祥烈火中救朝鲜儿童和防空洞中与战士对话三个故事,用最精简的文字、最感人的细节表现了重大主题,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如何恰当地取舍材料?这主要靠日常的积累和对时代发展主题的宏观把握,练就一双“新闻眼”。最基本的一条原则就是围绕主题取舍材料,凡是与主题有关的,把材料用足用透用活;凡是无关的就大胆放弃。许多人读过著名记者郭梅尼采写的人物通讯《生命的支柱——张海迪之歌》,这篇通讯为什么感人至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材料组织裁剪得当,用生动的细节表现了张海迪身残志坚,有理想、有追求、敢于挑战自己的新时代青年风貌。如为了表现张海迪充满爱心、容易接近的性格特征,他举了小孟方的例子,细致描写,不惜笔墨。哪里该舍哪里该取,哪里该繁哪里该简,一定要心中有数。大众日报记者姜国乐采写的《“三把尺子”量政绩——寿光人眼中的老县委书记王伯祥》获得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就是围绕“做出了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来组织材料,达到了言简意赅、主题突出的效果。
事与情的关系
人物通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如果一篇人物通讯不能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必定是失败的。这就要求人物通讯在写作上要加入抒情、议论。但作者的感情不能代替读者的感情,有些作者写作时往往喜欢抒情、议论,喜好自己站出来对主人公进行赞美。有时这种过多过滥的抒情、议论不仅不能打动读者,反而有做作之感。一篇优秀的人物通讯一定要处理好叙事和议论的关系,让两者水乳交融。获得第15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百姓心中的丰碑——追记公安局长的楷模任长霞》,就是一篇饱含作者感情的优秀新闻作品。里面有许多作者的观点和议论,但读起来丝毫没有生硬的感觉,就是因为作者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和情节进行串连,以生动的事实打动读者,抒情、议论水到渠成。抒情一定要围绕叙事展开,让事实说话、让事实做铺垫,切实做到抒情因叙事而生色、叙事因抒情而升华。
情文并茂、文采飞扬,是人物通讯写作的艺术效果。一篇好的人物通讯就是一篇能够传世的经典文学作品。如穆青写作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记农民科学家吴吉昌》等。在某种程度上,人物通讯是使用语言的艺术,比拼的是“文采”,对作品精心修改、用心打磨,这是应该鼓励的。但也有些记者片面追求诗一样的语言、画一样的场景,喜欢出新出奇,喜欢运用形容词、排比句等,让人感到华而不实。毕竟,语言最终还是要为内容服务的,不能喧宾夺主,并且优秀的人物通讯是没有固定的模式的。
人与景的关系
人物通讯中往往会有景物描写,出色的景物描写会使文章增色不少,能够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高大。如在《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一文中,就有许多景物描写,“展现在焦裕禄面前的兰考大地,是一幅多么严重的灾荒的景象呵!横贯全境的两条黄河故道,是一眼看不到边的黄沙;片片内涝的洼窝里,结着青色的冰凌;白茫茫的盐碱地上,枯草在寒风中抖动。”这些景物描写有力地衬托了主人公不怕困难、不怕挑战,勇于对人民负责的性格特征。《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一文,也有许多出色的景物描写,如,“越野车载着他,向西疾驶而去。车窗外,油画般的高原景色一幕幕掠过:清澈的拉萨河,奔腾的雅鲁藏布江,高耸的雪山,明镜般的湖水……”使读者对西藏的壮丽河山和孔繁森伟大的一生有着深切的感受。总之,景物描写一定要贴切恰当、紧扣主题,不能牵强附会,画蛇添足。
当然,写景也不单单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有时深入细致的工作、生活场景的刻画会起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如《公仆本色——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同志》中就有许多这方面的刻画,“妻子去湘西看他,一进屋,地上扔的是一双粘满泥巴的胶鞋,唯一一套出国时置办的西装,在柜子里已被虫子蛀满了洞。”这些生活细节就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清廉为民的高大形象。总之,写景是为写人服务的,景物、场景的描写一定要恰当、贴切,不能出现为写景而写景的情况。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