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莹:写作是一门学问 | |||
煤炭资讯网 | 2011-5-16 14:26:39散文荟萃 | ||
从小我就很喜欢文学,特别是议论、叙事、抒情等文体的散文。虽然写作最大的无奈是孤独和寂寞,但我仍乐此不疲。 2003年末到工区上班后,由于岗位的不同,很少有时间顾及写作方面的造诣。直到去年偶遇集团公司政工部副主任兼《广西有色》报及《今日华锡》报总编辑尧道忠老师,并有幸接受其一次生动有趣的“写作洗礼”后,犹如一把金钥匙开启了另一扇门,逐步明白文章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后来,陆陆续续写了一些浅显的散文。
现今,世界经济高速发展,网络信息四通八达,不少笔者写文章都是应付了事,导致在写作过程中出现如下“弊病”:
首先,创作过程极其短暂而马虎。由于写作的心情过于急切,创作、思考的时间极短,只是抱着 “交差”心态,没有仔细反复句斟字酌,而是草草而就,文章自然平淡无奇,甚至有些语句达到“六窍通了五窍”的水平。其次,词汇量不多和生活经验不足。一篇优秀文章的诞生,除了要有一定的逻辑思维来构思外,还应具备大量的词汇量和感受生活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多看多读多写多想,积累经验,如何斟酌运用大量旋律优美的语言去描述了。最后,一些文章是东拼西凑、偷工减料而产生的。一些作者刚开始写作,脑子还没形成如何写的思维,因此,从这个网上摘一段,那个网上复制一段,再加上自己大名,一篇上言不搭下语的文章就如此形成了。
殊不知,写作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不但需要千锤百炼,冥思苦想,精雕细琢,还必须有“神韵”, 使文中人物的性格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如此写出来的文学作品才具有情感共鸣、艺术升华和欣赏价值。然而,刚入门的作者应如何解决这些“弊病”,逐步提高写作水平呢? 多方面观察、感受生活,以此开阔视野。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丰富的写作材料从生活中获得,只有与现实生活多接触,我们才能掌握文章的“魂”,才有深切的感情体验,才能写出思维深刻耐人寻味的好佳作。 广泛性的阅读各类优秀文章。古人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大量的文章可使你获得写作灵感和信息,才能博采众长,多方面学习别人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多写、多练笔。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多写才能掌握诀窍,即使题目很难,写得多了,自然容易;即使题目很容易,越不写越生疏,自然很难下笔。 重视修改文章。一位搞文学多年的前辈说过:“构思文章的时间要远远超过持笔的时间,写出来的文章才为佳品”。写文章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仅仅思考一次,疏忽和错误更是难以避免。只有反复思考,不断修改,才能使文章逐步接近完善,也才能使我们的写作水平在修改过程中不断得到提高。 因此,写作是一门学问,一篇文章从立题、构思到落笔成文,是一个呕心沥血、字斟句酌、修改润色的创作过程。人生最惬意的是在一个宁静的环境下,泡上一壶茶,细细地品味文学的奥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