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矿集团北宿煤矿矿长高振伟谈如何提高职工提升幸福感 | |||
煤炭资讯网 | 2011-4-14 14:52:18领导访谈 | ||
最近,一部叫《幸福来敲门》的电视剧一经播出就受到了热烈关注,也引发了人们对“幸福”的热烈讨论。其实,幸福已经不简单是一种感受,“幸福感”已经是关乎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最近,“幸福”一词频频曝光:重庆宣布要建设居民幸福感最强的地区之一,广东未来五年要建设“幸福广东”,“十二五”规划提出提高居民收入比重,各地政府把居民的幸福指数列为同GDP同等重要的考核指标……这些都强烈释放出一个“信号”:“幸福”将是今后一年乃至一段时期施政的核心,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是各级组织、领导干部的职责所在。 北宿煤矿是兖矿集团目前惟一的一座薄煤层炮采矿井,主采的16上、17层煤,平均厚度为0.9米,薄煤带仅有0.6米,在这样的条件下,2003年该矿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创出工作面单产60万吨的新记录,至今已连续6年保持全国同类型薄煤层炮采矿井单产第一的水平,被列入全国煤炭行业“六个创新之一”。但由于受煤层中含有坚硬的硫化铁结核和硬夹矸的制约,目前还没有实现机械化开采,仍然依靠传统的打眼放炮工艺采煤,造成了用人多、环节多、成本高、效率低的先天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北宿煤矿如何保安全、提效益、惠民生、促和谐,不断提升职工群众的幸福感,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北宿煤矿矿长高振伟。 记者:高矿长,你好。很高兴能接受我的采访。最近有部叫《幸福来敲门》的电视剧挺火的,您看过吗?请问您是如何理解“幸福”这个词的? 高振伟:平时还真没时间看电视。关于什么叫幸福,我想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个人认为幸福更多的是一种感觉,比如说一个人平时你给他一杯水喝他觉得无所谓,但如果他经过长途跋涉、口干舌燥的时候,你让他喝这杯水,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幸福。同时,我是干煤矿的,我觉得煤矿工人要想有幸福感,必须具备五个条件:安全、效益、民生、科技、稳定。 记者:您为什么把安全放在首位呢? 高振伟:“幸福感”首先是“安全感”,没有安全何谈幸福?安全是幸福的起点,有了安全,才有开创事业的本钱;有了安全,才有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我们要把切实把安全作为职工幸福感的首要指标,作为一切工作的前提切实抓紧抓好。 记者:那你认为怎样才能抓好当前的安全工作呢? 高振伟:北宿矿作为兖矿集团目前唯一的薄煤层炮采矿井,近年来努力克服煤层薄、条件差、环节多、安全管理难度大等困难,到目前为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1810余天,创出了建矿35年来的最长周期。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着工作标准低、思想境界低、标准掌握不细,把关考核不严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严格落实整改治理措施,具体说,要做到“四个严防”。一是严防认识滑坡。充分认清当前安全生产的严峻形势,教育广大干部职工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决克服盲目乐观和侥幸心理,严防松懈麻痹、“三惯三乎”思想。二是严防质量下降。对全矿干部职工进行必知必会安全知识教育,加大职工对工作标准、规程措施、操作要领、隐患识别和风险辨识等内容的培训力度,严格技术课学习效果的考评测试,提高职工的辨识能力、防控能力和执行能力。三是严防管理不细。实行工作闭环管理,细化班前会任务分工,合理安排现场工作量,向职工交代现场安全注意事项和存在的风险,班后会认真总结当班存在的问题,防止因工作不细,给现场工作来了被动。四是严防落实不力。落实集团公司公司安全会议提出的“九个一律”,大力转变各级管理干部的工作作风,坚持执行调度值班、现场带班、安全包保、现场写实等制度,确保安全工作部署到位、落实到位。 记者:高矿长,大家都知道,效益是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改善民生、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感的物质基础,北宿矿在提升效益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高振伟:我非常赞同你的观点。一个企业没有好的经济效益,它的员工也不可能有幸福感。北宿矿是兖矿集团本部核定生产能力最小的矿井,在8对生产矿井是名副其实的“小老弟”。不仅产量低,而其煤层中含有坚硬的硫化铁结核,受此限制,北宿矿还没有实现机械化开采,造成了用人多、环节多、成本高、效率低的先天不足。面对这种局面,北宿矿要完成全年经济指标,怎么办?那就要在开源、节流两个方面做文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方面,组织好煤炭生产,靠增收提效;另一方面,狠抓节支降耗,通过挖潜提效。2011年,北宿矿制定了“95560”的经济工作目标,即原煤产量力争完成95万吨;销售收入力争5.5亿元;商品煤完全成本控制在560元/吨以内。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以生产组织优化和采掘机械化研究为重点,坚决打好安全稳产、采掘机械化和充填开采“三个硬仗”,保证矿井安全高效完成生产任务。同时,制定严格的节支降耗措施,采用“倒逼成本法”,将材料费进行层层分解,逐级控制。严格执行“一枝笔”签字制度和物资比价采购办法,充分发挥内部市场办、考核办等相关部门的经济运行监控作用,通过精细管理降低成本,实现管理提效。从1-2月份指标的情况来看,商品煤产量、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各项指标都完成了考核或目标计划,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记者:您从学校毕业后就一直在北宿工作,对北宿矿的职工群众有着深厚的感情。自从您担任矿长以来,就一直致力于抓民生,是这样吗? 高振伟:煤矿工人辛苦,北宿矿的职工更辛苦。因为北宿矿是薄煤层炮采,煤层平均厚度不超过一米,最薄的地方也就是60厘米。我在北宿矿工作今年是第30个年头,我知道我们职工同志们不容易,所以我就想尽最大可能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通过实施民生工程让职工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提升职工群众的幸福感。2010年,我们投资21万元改善职工单身宿舍基本设施;投资83万元更换了部分居民楼供热管道;投资760余万元实施了天然气置换工程;投资70多万元为所有职工住户发放了数字电视机顶盒;职工全年人均工资56701元,比2009年增加9013元,增幅为18.9%;39名高校毕业生、234名职工子女被集团公司录用,缓解了职工子女的就业压力。 2011年,为了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我们将大幅度压缩开支。但是有两个方面该投的钱一分也不能少,一是安全生产,另一个就是民生工程。我们将在力所能及地前提下,为职工办好“八件实事”,即确保职工收入增长10%以上,加快薄煤层机械化进程、降低职工劳动强度,完善扶贫帮困保障体系,住房公积金划入职工个人账户比例上调2个百分点,建立数字化图书阅览室,实施供暖系统改造,改善职工生活医疗条件,建立完善职工安全职业健康良性机制。通过民生工程的有效推进,不断改善井下、地面、生产、生活环境,向着“让职工下井有安全感、上井有舒适感、回家有幸福感、出门有自豪感”的目标不断奋进。 记者:刚才您提到关于幸福的五个关键词里,有一个是科技,科技也和提升幸福感有关系吗? 高振伟:在别的地方,也许科技和幸福扯不上关系。但是在北宿矿,科技的确和幸福有很大的关系。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表彰大会上指出,要让广大劳动群众实现体面劳动,从而生活得更有尊严。兖州煤业公司在2011年工作会议上也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本部矿井要消灭炮采的目标。北宿矿由于受煤层中含有坚硬夹矸的制约,目前还依靠传统的打眼放炮的作业方式,现场安全系数低,职工劳动强度大。要想让职工从繁重中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让职工体面、有尊严地从事煤炭生产,就只有依靠科技进步,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加快推进薄煤层开采工艺研究。 记者:您这么一说,我明白了。那咱们北宿矿薄煤层机械化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了? 高振伟:目前,我矿15层煤开采已完成了方案论证,待集团公司审批后,估计今年年底就进入掘进巷道施工阶段;1674综采工作面一季度能完成掘进巷道施工1200米,还剩余1000米,二季度末就基本具备安装条件。另外,我们在掘进一区试验的煤岩分装机进展得也比较顺利,平均每个工作日能提高进尺2米,如果每月进尺按260米计算,能多产煤1000吨,每个月能创效50余万元。同时,我们也在积极稳妥推进薄煤层充填开采,目前C1661工作面已充填23米,产煤3200余吨,消耗矸石2560立方米,基本实现既定目标。到年底,力争完成充填产量6万吨,消耗4.8万立方米,基本实现矸石不升井的目标。 记者:您在采访开始的时候提到的关于幸福的最后一个词是稳定,这个我能理解。没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企业的发展就没有保障,职工群众就无法安居乐业。您说是吗? 高振伟:是啊!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没有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加快企业发展、提升职工幸福感就无从谈起。当前随着企业各项改革不断深入,一些历史遗留的、潜在的以及新引发的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将进一步显现,因此需要我们善于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积极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借用温总理的一句话,就是让职工群众“生活得舒心、安心、放心,对未来有信心”。 我认为,要营造和谐稳定的环境,第一要做好群众工作。怀着深厚的感情开展群众工作,真正站在职工群众利益的角度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进一步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多做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的思想政治工作。第二要切实转变作风,牢记党的宗旨,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及时解决群众的所思、所盼、所求,努力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第三个就是要抓好党风和反腐倡廉工作。要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带头遵纪守法,严格把握,时时警醒。第四个就是要和周边的地方政府、村镇搞好地企关系。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要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的有机结合,积极协调各方面关系,坚定不移地执行既定政策,为矿井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记者:今天采访结束了,再次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也祝北宿矿在您的带领下,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矿井安全高效,效益节节攀升,职工更加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