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记者要学会备课才能做好采访报道 | |||
煤炭资讯网 | 2011-3-6 0:22:08写作 |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十一届三次会议结束之后,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记者会上遇到一个非常“不友好的问题”——美国《新闻周刊》记者说,“有美国官员、分析家以及媒体认为,在去年12月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上,中国代表团表现傲慢,温家宝总理您本人甚至拒绝参加一个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若干国家元首或首脑参加的重要会议,这令与会各方感到失望和吃惊,您对此作何回应?您如何看待哥本哈根进程?”(参见中国政府网站) 很显然,这个问题具有明显的挑衅性。提问的记者搬出“美国官员、分析家以及新闻媒体”,无非是想证明这种看法的普遍性。假如总理当场予以驳斥,显然不足以说服在场的记者。所以,总理用了中国的古语“人或加讪,心无疵兮”,并且仔细地说明了事情的经过。 这是政府官员善待新闻记者的典型事例。新闻记者提出的问题,既反映了自身的观点,同时也代表了某些群体或者集团的利益。这是新闻采访报道主观性的表现。在舆论一律的时代,新闻记者的观点就是采访对象的观点,新闻记者提问时,总是千方百计地迎合采访对象的意见,害怕由于现场提问不当给自己或者给采访对象带来麻烦。 现在,越来越多的记者敢于站在读者或者观众的立场上,向采访对象提出尖锐的问题。可是,一些采访对象特别是政府官员似乎还未能适应这样的采访报道方式。他们面对新闻记者提出的尖锐问题,要么遮遮掩掩、支支吾吾,要么大声斥责,转移视线。温家宝总理巧妙地借用新闻记者提出的问题,详细解释了各方的疑问,从而彻底揭穿了某些国家散布的无耻谰言。 这是一种非常高超的政治艺术。面对新闻媒体,政府官员不能退缩,因为记者不仅仅是一个人,他还代表某些群体,掌握着社会公器。哪怕新闻记者提出的问题荒谬不堪,政府官员也应该正面作出回应,并以此为契机,深入阐明政府的观点。 反过来,新闻记者在提问的时候,则应当尽量地明确自己的内涵或者外延,对现场提问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仔细地推敲。新闻记者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新闻记者不能把提问作为攻击对方的武器,以此来发泄某种情绪或者展现自己的观点。 美国新闻记者在提问时,似乎想要借助他人之口,批评中国政府。但是,由于温家宝总理胸怀坦荡,巧妙地应对,从而彻底瓦解了新闻记者设置的表达陷阱。可以设想,如果新闻记者将当时会议的有关日程表或者主办方的有关文件搜集起来进行仔细研究,把问题进一步深化,那么,就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讨论哥本哈根会议的日程设置问题。而这样一来虽然淡化了自己的主观判断,却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从而让政府官员针对实质性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可是,由于那位新闻记者急于求成,把中国作为指责的对象,从而错失了现场采访的最佳时机。 由此可见,新闻记者在表达自己主观意见的时候,一定不要浅尝辄止。即使想要通过现场提问表达自己的意见,也应该掌握更多的细节或者证据。如果只是满足于情绪的发泄,那么,最终很可能被高明的政治家利用,从而使自己陷入自打耳光的尴尬境地。 新闻记者不是简单的传声筒,更不是政治人物党同伐异的工具。新闻记者是独立的主体,发现别人的观点之后,必须经过仔细地梳理和加工,变成自己的观点或者问题,直接向采访对象表达出来。如果把自己打扮成抗议者,或者在采访的现场,摆出一幅咄咄逼人的架势,希望以此来获取更多的信息,那么,就高估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低估了政府官员的应变能力。 新闻采访的诀窍是,既要为采访对象提供足够的表达空间,让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能说;同时又要牢牢把握新闻采访报道的主动权,最大限度地获得真实客观的信息。如果只是借助于新闻采访提问的机会表达自己的主观看法,或者,故意制造一些耸人听闻的花边新闻,以满足某些低级趣味,那么,现场提问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新闻记者一定要善于备课,抓住提问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漏洞,仔细地研究化解的办法,从而使采访对象在回答问题的时候,直接就自己关心的问题发表意见,从而达到采访报道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