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勿忘“直接引语” | |||
煤炭资讯网 | 2011-3-6 0:19:52写作 | ||
马克思在《〈莱比锡总汇报〉的查封》一文中,把“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和“根据希望来描写事实”作为区分“好报刊”和“坏报刊”的标志之一,他认为好的报刊应该是“根据事实来描写事实”的。诚然,用事实说话是写作的基本规律。“用事实说话”是个简要表述,全面表述应为:迅速地用新闻事实向受众(读者、听众、观众和网民)报道。 那么,写作怎样用事实说话呢?借用他人之口说话乃“用事实说话”的内涵之一。借用他人之口说话,指记者借用别人口里讲的话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西方记者有一种说法:“新闻记者的舌头是缩在后面的”,让别人充当代言人,“把用记者的嘴说话,改为用被报道者的嘴说话”。这样写,从表面上看,是被采访对象和新闻事实中的人物谈的话,表现得很客观,实际上是记者在幕后操纵———说话者及其说话的内容是经过记者挑选的,与记者看法合拍。借用他人之口说话的表现形式为,用第三人称来“引述”———即借助“直接引语”说话。 借助“直接引语”说话,也称“实引”,就是实实在在引述别人的话。实引又分引原话和引大意两种。引原话时(一般是重要的),必须加“引号”,有说话人真实身份、姓名;引大意时,不加“引号”,一般也都有说话人真实身份和姓名。 我们先来看一篇美联社的消息。 为奥运投保 【美联社伦敦电】国际奥委会为雅典奥运会投保1.7亿美元,以应对奥运会因战争、恐怖主义活动或其它原因被迫取消的风险。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今天对本社说,国际奥委会已与伦敦一家保险公司签署保险协议,一旦定于8月举行的雅典夏季奥运会被迫部分或全部取消,该保险公司将负责赔偿损失。 这是国际奥委会有史以来第一次为奥运会可能被迫取消而投保。 罗格说该保险单将对“包括恐怖主义、地震、洪灾、塌方及其它类似因素引起的”运动会被迫取消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理赔。他说,此举只是“标准的谨慎做法”,并不表明对雅典奥运会缺乏信心。 罗格说:“我们从2001年8月就开始讨论这个问题。对未来的奥运会我们也打算采取同样的做法。” 善用引语报道新鲜 写作时善用引语,等于给报道中撒进了“味精”,使之有了“鲜味”。本来会议消息常常写得死板,年复一年大体上是一个“模式”,不少消息读者一看就兴味索然。如能巧用些引语,则能让通篇报道增加“新鲜味”。这里不妨试举一例。请看《南方都市报》1999年1月16日头版上的一条消息: 王岐山怒点财厅(主题) 因其在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缺席(副题) 本报讯(记者谢艳霞)“财政厅来人了没有?”连问两次无人应答,常务副省长王岐山面露怒色,双眉紧锁……昨天上午,全省审计工作会议正在广州珠岛宾馆进行。 “财政性的监督是第一位的,省财政厅应作为全省第一个审计对象;省建委的所有项目都要进行审计;1999年省里所有的大项目,审计厅都要派员跟进……”王岐山的话未完,掌声雷动。 “我认认真真地想将审计厅作为省政府的一个综合部门,使其与计委、财政厅享有同等地位。省政府的重要会议,即使仅有极少的部门参加,审计厅厅长也应参加,而不像目前审计厅排在省各部委办的最后,这是形势使然,不是我特别偏爱审计。”王岐山环视全场之后,侧转身,又目热望着邻座的省审计厅厅长曾寿喜。 “这年头,干审计工作,正气是第一位的,”王岐山右手在空中一劈,“审计人员不应动辄被人搞掂,”这时,王岐山再次环视会场,双手合十道一句:“拜托,拜托你们了。” 《王岐山怒点财厅》中的引语,读来跌宕起伏,具体生动,新闻写得“好看”;把当时深化改革、整顿经济秩序过程中,审计部门的重要性讲得清楚明白;十分生动地勾勒出广东省常务副省长王岐山务实严肃的领导风格,其蕴含的意义较深刻。 该消息的成功,启迪我们引语要用“活”。结合报道对象的活动,把言谈和动作糅合在一起,其声音、动作便会“呼之欲出”。 在报道中直接引用被采访者的原话,已经成为现代写作不可或缺的手法,西方经典新闻教科书将借助引语说话称为“新写作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新闻中使用了直接引语,读者就可这样推断:既然新闻事件的参与者在直接说话,那么这件事必定真实无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教授梅尔文·孟彻说。在美国新闻界,记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热衷于直接引语的采访和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有的新闻报道现出“此间观察家”、“此间消息灵通人士”、“权威人士”、“有资格的人士”、“分析家”,等等字眼。上述所谓的消息来源,是在引述采访对象的话吗?非也。其实这些说法往往就是记者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记者想用直接的阐述的方式说话,但是,为了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议论的权威性,故在报道中有意不露出说这话的就是记者本人,而是化用一些别的名称(诸如以上所列、似是而非的消息来源)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