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科学时报》在第B3版以《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理工科大学应为中原崛起提供智慧》为题,报道校长邹友峰对作为知识、人才、科研聚集的高等学校,该怎样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支撑的深刻理解。求是理论网、科学网等予以转载。相关内容如下:
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理工科大学应为中原崛起提供智慧
本报记者 谭永江
日前,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作为知识、人才、科研聚集的河南高校,该为中原经济区的建设提供怎样的支撑?为此,本报记者采访了河南理工大学校长邹友峰。
记者: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安监总局共建高校,面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河南理工大学将如何作为?
邹友峰:河南理工大学具有百年的办学历史,在安全、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地质、测绘、经管、应急管理等学科领域,也有较突出的优势,具备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面对历史机遇,学校将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优化人才培养层次和结构,特别是结合河南经济、社会、文化特色,积极构富有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同时,学校也将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以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为着力点,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力争在前沿技术、科技创新方面有所突破,努力使学校成为中部地区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科技、智力支撑。
记者: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在从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强省的转变过程中,省内高校发挥着难以取代的作用,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方面,学校有何打算?
邹友峰:理工科大学作为区域人才基地和创新体系建设的生力军,理应为实现工业强省、中原崛起提供智慧。河南理工大学将以国家“千人计划”和河南省“百人计划”实施为契机,积极引进国际知名、国内拔尖的学术人才和领军人物,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打造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努力成为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
除此之外,学校还将紧紧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改进质量评价制度,强化对学生实践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在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上,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促进人才适销对路。其三,不断创新大学管理体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加快人才高地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记者:河南理工大学长期坚持“一切为了学生成长成才”和“重基础、重实践、重创新、重品德”的教育教学思想,实施“质量立校”战略,学校目前的发展态势怎样?
邹友峰:在不断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的同时,我们始终强化发展研究生教育,构建起特色鲜明的本科教学工作新体系,着力推进学位和研究生教育改革,取得丰硕成果。学校先后获27个国家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7个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已建成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二级学科博士点,65个硕士点,17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1 个MBA授权点,具备了多样性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
未来,学校将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尤其是加快新型工业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人才的需求,为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装备等支撑产业培养和输送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
记者:怎样提高学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助力构建区域创新体系?
邹友峰:当前,学校要紧密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围绕煤炭、机械、装备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重点在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瓦斯诊断与治理技术,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机械装备的精密智能制造技术等领域开展攻关,以支持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安全生产。与此同时,还要紧跟高成长性先导产业的需求,选择市场前景好又具有一定基础条件的领域,促进服务新型先导产业发展。
一是要加快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主要依托“瓦斯地质与瓦斯治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和2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加大投入,打造一批高水平基础性、创新性实验室,并以此为依托,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构建技术研发平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高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二是加强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主要依托“煤矿灾害防治与抢险救灾”院士工作站、“先进技术制造与装备”等11个教育部、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依托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节能减排和新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探索基础研究”等国家、省部级重大课题,培养与引进并重,加大支持,加强培育,努力形成一批拥有持续创新能力的创新主体,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工业强省提供科技支撑。
记者:产学研结合往往是学校工作的难点,学校有何具体的举措?
邹友峰:学校将深入实施社会服务支撑计划,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会聚、科研领先、成果丰富的优势,全面推进产学研用结合,不断深化与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地方的合作,深入开展中原经济区建设有关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努力使学校成为高水平决策、咨询和服务基地。
当前,河南理工大学将重点与河南工业企业的“航空母舰”——河南煤化集团、中平神马集团、义马煤业集团等支柱产业集团公司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以共建科研创新平台为依托,以项目联合攻关为纽带,探索建立开放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模式与机制,促进和推动传统优势支柱产业技术进步,保持和增强创新活力。
此外,还要创造条件,逐步在更广阔的领域扩大合作,包括与国家级研究院(所)、央企、外企以及区域战略新兴产业开展交流,在战略互动融合中促进共同发展,“智”持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转型升级,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