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群欢:“煤三代”的感动 | |||
煤炭资讯网 | 2011-12-18 10:59:25散文荟萃 | ||
矿山,不仅盛产散发光热的乌金,而且文化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生活中,它赋予我力量,磨砺着我的肉体与意志;精神上,它赋予我感动,升华着我的思想与文化。
小时候,家住在离矿山不远的农村。爷爷是矿山的退休工人,父亲是矿井的运输工,加上我的姑姑、姑父在矿上工作,矿山的一个喷嚏,也会在我家的生活中引起不小的波澜。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煤三代”,记忆中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山道弯弯》那个故事。
记得那时我还只有七岁,矿上出了大新闻:有个矿工写了一篇《山道弯弯》,获了全国大奖,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在全国放映。我还不知谭谈大师的名字,只知道大家在议论一个普通工人写了我们身边的一个故事,感动了大家。这个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留下了对文学最初的顶礼膜拜。其后,我又读到了《美仙湾》、《人生路弯弯》等文章,这些都是描写我生活中熟悉的场景、熟悉的情节,无不引起我心灵的共鸣。记得谭谈在描述他刚投稿时的情景,他在部队当兵,为了不被战友察觉,他宁可不要部队的免费邮件,也要跑到很远的邮局去投寄。而我第一次投稿,是矿上办了个《金煤工人报》,那时我刚参加工作,写了个《喜欢黑夜》的小稿子。我不敢送到编辑部去,硬是花了八角钱的邮票寄去,而邮电所就在离编辑部不到二十米的地方。今天想起,觉得很可笑。那篇稿件,居然在《金煤工人报》上发表了!正是这次可笑的举动,让我开始爱上了爬格子。
那段时间,我住在乡下,做完班就直接往家跑,时不时误了安全学习。为了免点安全学习罚款,文书要我帮他写广播稿,我很乐意。写着写着,有时觉得很辛苦很劳神,觉得自己普通工人一个,何必为此浪费精力。但有时在工作中,确实感到有些矿工兄弟真的伟大,有些事情真的感人肺腑,一种不吐不快的感觉油然而生,总是习惯性地提起笔,为矿工鼓与呼。尽管自己的文字还是那样稚嫩 、那样呆滞,但只有亲身感受的人和事,才感觉那是灵魂深处的呐喊,那是阳光禁地的渴望,那是时代遗忘的音符。
2008年那场特大冰灾,电视新闻里到处播放的都是电力工人在崇山峻岭抢修电路、交警在冰天雪地指挥交通、人民子弟兵在高速公路铲除冰雪,却没有我们矿工冒着风雪顶着严寒在井下默默耕耘的身影。那时,我们班的班长段振林住在资江河边的资江村,路很滑,一不小心就有掉河里的危险,他为了不耽误生产,硬是脱掉鞋子、穿着袜子,在路上小心翼翼步行两个小时赶来上班。这是为什么?这就是抗击冰雪、确保电煤供应的力量!我写了《冰雪中的真爱》这首诗,献给我并肩作战的兄弟。还有一年春节,本来说好大家放假回家过节,辛苦了一年的矿工都准备好了行囊,准备回家与老婆孩子团圆。可是,一纸调煤保电文件,就把大家留在矿上,留在了井下。这就是国有煤矿的使命与责任,这就是我们矿工默默奉献的最好见证。我写下了《井下过年》,来诉说我的感动。
是的,矿山有太多太多的感动,有太多太多的思考,有太多太多的光芒,堆积在我的写作我的诗歌我的文学梦中。也许,我笨拙的笔不能淋漓尽致表达矿工的心声与愿望,但我希望自己真诚的文字能化做点点甘露,沁入这片深情的黑土地,沁入矿工苦楚而又充实的心胸,化作前行的力量、坚守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