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厂煤矿:知识产权保护再传“捷报” | |||
煤炭资讯网 | 2011-12-16 13:38:03厂商在线 | ||
本网讯:近日,从国家专利局传来喜讯,山东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淄矿集团许厂煤矿申报的发明专利《立井钢罐道间距测量分析装置及测量罐道间距的方法》及与之配套的实用新型专利《立井钢罐道间距测量分析装置》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受理,这标志着许厂煤矿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煤矿的立井变形主要表现为与其固定在一起的罐道的偏斜和变形,罐道的偏斜和变形造成提升阻力增加,罐耳磨损增大,这种变形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有可能发生卡罐或掉罐事故。由于罐道发生变形时系统没能及时的提前预知,极易造成提升机设备发生卡罐或机毁人亡的重大事故,近年来,很多煤矿都曾因为罐道变形发生过类似卡罐的事情,也有的煤矿出现罐笼礅罐的事件,一旦出现这样的的重大事故,通常直接经济损失少则几百万,多则上千万,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隐患。为此,随时掌握罐道变形的情况不仅非常重要,而且很有必要。针对这一问题,许厂煤矿机电技术人员与外部单位合作,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开发了一种可在绞车运行过程中连续测量罐道横向间距、当罐道发生变形时系统可提前预知的立井钢罐道间距测量分析装置,并形成了一套合理的测量罐道间距的方法。
据悉,许厂煤矿自2003年以来已先后申请国家专利达37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27项;截止今年11月份共取得国家专利授权27项,其中取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4项。该项专利技术是继许厂煤矿2007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落地式摩擦提升机更换提升钢丝绳新工艺》及实用新型专利《提升机新型液压制动装置》授权后,在矿井提升机安全领域申请的又一套国家专利技术。
该技术应用后,将主、副井罐道巡检次数由每周6人6小时减少到每周1人10分钟,每年可节省人工费用达30余万元;同时减少了罐道测量检修时间,增加了矿井提升能力,有力地保障了矿井的提升安全。“该装置应用后减少了人工巡查罐道变形的次数,可及时发现变形问题,大大提高了提升机安全运行的可靠性。目前国内外尚未见用激光测距来测量罐道间距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其技术整体填补了国内该领域技术空白”。该矿副矿长赵文昌如是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