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是第一次由我们党的中央全会专门研究文化改革发展问题,是我们党第一次就文化改革发展作出专项决定,也是第一次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部署的动员令,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要认真学习、全面领会、深入贯彻全会精神。
六中全会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的力量。文化是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凝聚成的具有广泛认同的社会价值,文化是无形的,但文化塑造的人与社会却能产生无穷的力量。历史证明,文化的变化导致了民族与世界的重大变化,这就是文化的力量。一个国家的发展壮大、一个民族的凝聚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作为基础,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和道德力作为支撑,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对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发展取向一直产生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讲,文化对人的教化作用更彻底、效果也最好,它可以从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来改变人的判断,从而导致行为的改变。明代著名文学家杨升庵被贬到云南期间,大力传播中原文化,为西南边陲民族和谐相处、稳定祖国边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是凝聚共识的精神纽带。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华文化一脉相承,得以完整延续至今,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奇迹,也成为维护国家统一的宗源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文化元素涌入我国,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加快我国文化多元化进程的同时,也对我国传统文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好莱坞大片占领我国电影市场、西洋快餐遍地开花,这些文化元素很浓的东西,如果我们听之任之、无所作为,后果难以预料。由于各种文化元素交织在一起,目前社会上一部分人存在的道德失范、信念缺失的现象;崇尚个性,对公益性、公共性和大众精神层面关注很少,甚至刻意逃避的现象;对价值取向、精神视野变得单一狭隘甚至很模糊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高度的警觉。这些现象归根到底是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出了问题,是不自觉的在丢失着中华文化的命脉和本源。所以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物质的富足并不代表文化的先进和道德的高尚,必须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我们文化强国的精神基石,来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文化其独有的功能,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时刻影响着人们所从事的各项工作。我们所从事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事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宗旨是保护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由此,安全生产领域逐渐形成的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综合反映,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促进安全文化的繁荣发展,以此来推动和提升安全生产工作和事业,来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十分必要。安全文化是安全价值、信念、道德、风气和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它的本质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它随着人类文化的产生、发展而发展。《周易》中就有水克火的说法,说明当时的人就有安全意识,而在明末清初的煤矿开采就有了安全防范的措施。安全文化的概念,由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于1986年针对核电站的安全问题提出以来,已获得了世界的广泛认同。安全文化基于人这个安全管理的中心,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提高人的自觉性放在首位来研究分析,从人本角度探索和加强安全管理的路径和方法,激励和约束职工全过程的参与和落实,从而达到全面提升人的安全素养和安全管理水平。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安全的认识正由被动的、局部的有限阶段,向主动的、有意识的系统阶段发展,并由生产领域扩展到生存和活动的一切领域。我国现代社会民众的安全素质、参与安全防护的自觉性、自防自治自救的能力正逐步提高,这标志着我国安全文化建设已进入了一个大众化安全文化阶段。这种大安全观,正是安全文化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我们党和政府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提升、更加全面。党中央在制定“十一五”规划时就明确把安全发展放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统筹考虑治国方略,表明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安全工作的至关重要。弘扬安全文化、促进安全发展,符合中国国情,符合十三亿人民的根本利益。
我们需要把安全文化的繁荣发展放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中来思考、来定位。我们要扎扎实实在搞好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创建安全学习机制、安全管理机制、安全培训机制等加以保证,需要从精神的、制度的、物质的层面予以完善。在社会和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安全气氛,使社会成员、企业职工共同信守安全基本准则、标准,使人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高于一切成为共同的理念,这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要抓好安全生产的基层基础工作,不断丰富和创新安全文化。以安全社区建设为平台,立足安全防范,提高社会公民、企业职工预防和应对事故与伤害的能力,实施社区安全环境建设,提高社区安全保障能力,加强社区应急能力建设,加强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为更宽领域、基层安全提供坚实基础。
我们需要不断地传承和创新安全文化,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安全文化体系,作为从事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的安监人,应该是安全文化坚定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弘扬安全文化,每一个安监人都应该弄明白:安监工作是什么样的工作?安监人是什么样的人?安监人追求什么样的人生价值?安监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能力?可以说,安全事业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造福的事业,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的事业。安全文化的核心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高于一切,充分展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我们的安监事业要高举安全文化的大旗,弘扬特别讲大局、特别讲奉献、特别讲实干、特别讲纪律的思想意识,为安全事业勤奋工作争创一流,如果我们安监人都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健康的责任视为生命来对待,就有用不完的激情,就有取得胜利的信心和决心,为此,我们需要不懈努力。
联系安全工作的实际,学习六中全会精神,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落实到安全生产领域,就要弘扬安全文化,抓住了安全文化,就抓住了安全生产工作的纲,就抓住了推动安全发展的总引擎,对于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促进安全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