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和谐“三步曲” 凝聚力量筑“大堤” |
|||
大江工业公司以强劲的思想工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 |||
煤炭资讯网 | 2011-11-28 10:45:08厂商在线 | ||
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轨转型,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多种矛盾频发、不稳定因素增多的阵痛期,关心弱势群体、解决困难员工的现实问题和心理失落感,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和良好的企业干群关系,打造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内外部人文环境,显得比以往什么时候都重要。而大江工业公司党委在这个时期所实施的“大关爱”工程、“N+1”谈心、“PDCA”管理,即是在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稳定队伍、调动积极性方面所作出的成功探索。 作为九九归一的重庆大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因其包袱多、负担重、改革发展任务艰巨,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可避免地摆上了大江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成为了影响大江前进和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年来,大江工业公司积极探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唱响了“大关爱”工程、“N+1”谈心、“PDCA”管理三步曲,彰显了大江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确保了员工在企业搬迁、资产重组、生产经营、政策性破产、辅业分离等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各个时期的稳定,推动了企业实现跨越发展,也为社会和谐建设做出了贡献。2010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6235万元,实现营业收入412719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在岗员工人均工资增长14.2%,圆满完成了兵装集团下达的年度经营目标;今年1-9月份,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86,577万元,利润总额6560万元。公司先后荣获“中国工业经济先锋示范单位”、“全国企业文化先进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示范单位”、国务院国资委“中央企业先进基层党组织”、重庆市国资委“先进基层党组织”、“五个好党组织”、“重庆市为国建功立业功勋企业”、“重庆市争光贡献奖”、“重庆市文明单位标兵”、“重庆市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重庆市经信委系统稳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奏响和谐曲,“大关爱”帮扶让企业与员工心手相连
由于“九厂合一”前的大江各企业中,不少企业长期亏损,举步维艰,濒临破产,员工生活处于亟待提升之中。而九九归一后,企业发展尚需时日,员工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亟待解决。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确保大江员工在搬迁建设、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中队伍稳定,2008年以来,结合企业政策性破产工作,大江实施了以思想帮扶、业务帮扶、经济帮扶为主要内容的“大关爱”工程。
思想帮扶以“N+1”谈心活动和“三必谈、三必访、三知道”活动为主线,架起了党员领导干部与普通员工沟通的桥梁,解除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困惑,增强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们也注重政策帮扶,一方面在政策范围内帮助困难员工群众解决子女上学、生病就医、费用报销等实际困难,另一方面向他们积极传递公司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现状,传达公司党政领导的关心、关怀,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帮助帮扶对象树立起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业务帮扶以提高素质、提升技能为抓手,广泛深入地开展“技师带徒”活动、领导干部和大学生结对子、“双培养”等活动。
在各事业部组织技师、高级技师根据生产线上对操作工人的素质要求,按1名技师(或高级技师)结对1~2名员工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关”“重”岗位的人员进行结对帮扶,制定技师带徒目标、计划,定期进行考核评比。2008年至今,公司各单位共结“师带徒”对子357对。公司党委还发挥“传帮带”的作用,把员工培养成为多能多专的多能工,目前已经在车工、磨工、镗工等十余个工种中开展多能工培训400余人次。
领导干部和大学生结对100余对,对其进行业务指导和思想帮扶,做职业规划,帮助他们扎根企业,尽快成长成才,比如通过开展此项活动,公司冲压件公司青年人才流失率极低,目前在职中干中1/3是80后员工。
公司党委还大力开展“双培养”制度,推进“把科研生产骨干转化为党员、把党员转化为科研生产骨干”,业务骨干的思想意识得到提高,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活动中得到极大展现,比如2010年共培育生产及科研骨干14名,发展党员20余名。
经济帮扶以“一对一”帮扶结对子活动为载体,重点对老干部及离休干部遗孀、困难党员及员工、大学生、困难退休群众、困难信访群众、孤寡老人、五老人员、退休军队转业干部、老复员军人、军烈属等进行慰问救助。
公司于2001年5月成立了重庆市总工会第一家“特困员工救助基金会”,至今,共有8万人次捐款,捐款金额达60余万元,动用帮扶基金共帮扶职工300余人次。
公司还通过深入基层摸排,建立健全了约700人的困难职工帮扶档案,并实施动态管理。从2008年至今,两级领导干部和困难群众共结帮扶对子438人次,慰问12645人次,慰问金额达380余万元,其中仅公司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自掏腰包上门走访,累计帮扶金额20余万元。
这些年来,“大关爱”工作在大江生根开花结果,尤其是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公司“大关爱”工作已形成系统、成体系运行,建立了《“大关爱”长效机制》,规范了定点联系、“手拉手”帮扶、走访慰问、谈心谈话等相关工作,使关爱的广度和深度也在进一步延伸。
大爱暖人心,和谐驻大江。大江的“大关爱”延伸出了“双关心、双转化”、“育苗工程”、“连心桥”、“领导承诺”、“送祝福”等活动,一项项具体的关爱措施惠及了公司各层面员工的工作、生活,时刻将员工的疾苦放在心间,真心帮助员工解决困难,温暖了员工群众的心房,构筑了企业和谐发展的氛围。
二、奏响同心曲,“N+1”谈心将思想工作触角延伸至班组
面对大江复杂的改革工作和艰巨的发展任务,2008年,“N+1”谈心活动在大江基层党组织中应运而生。“N+1”谈心活动以班组为载体,通过“谈、聊、讲、说、劝”的方式,达到了解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其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单位的每名班组长每月利用生产间隙,与班组每个员工进行不少于1次的交流谈心,向职工介绍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职工思想状况,征求对班组的改善意见等,若发现问题,及时开展帮扶工作,组员人数不同,谈心次数就在1的基础上增加N次;将谈话对象覆盖到员工家属,主动找家属谈心解决员工家庭矛盾,员工家庭不同,谈话人数就在1的基础上增加N次;员工反映的意见和建议,经验证后逐一落实整改,根据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的数量,整改落实的项目就在1的基础上增加N次。
谈心中坚持“三必谈、三必访、三知道”原则,即:职工受到表扬和批评时必谈,职工思想产生困惑时必谈,职工之间及家庭发生矛盾时必谈;职工生病住院必访,职工家有红白喜事必访,职工遇到意外大事必访。做到党员和群众“惑时有人解、平时有人访、难时有人帮、老时有人惦、病时有人探、终时有人送”。通过“N+1”谈心活动的开展,一线员工的思想情绪进一步稳定,班组的凝聚力进一步提升,员工的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员工团队精神及战斗力成为了一些生产单元的核心竞争力,对生产任务的完成起到了良好的助推作用。
在坚持“N+1”谈心活动的同时,公司还在领导干部推行必谈必访制度,要求中层干部每季度与党员、群众访问谈心至少5人次以上,随时关心党员群众的思想、生活,在访问谈心中,真心与党员和群众交流,与他们形成思想共鸣,相互成为知心朋友。印发了《中层干部访问谈心记录本》,要求做好访问谈心记录,并将其作为年度考核指标之一。比如在2008-2009年实施的政策性破产工作中,建立起了重点涉稳群体8大类102人关注档案和社区居民及相关涉稳群体计15342户近5万人的数据库,走访员工群众947次计1745人次,电话回访员工群众1943次计2053人次,一方面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了人头、家头、心头,另一方面谈出了和谐,谈出了团结,谈出了信心,使其成为了破产工作顺利实施的有力保障。
三、奏响聚力曲,“PDCA”管理汇聚基层支部强大的力量
为更加有效地发挥基层党组织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作用和保障作用,2010年起,大江党委以推进“星级支部”建设为载体,在全公司范围内推广“PDCA”循环式管理工作法,此工作法对支部工作的计划、实施、检查、评比、总结形成闭环和循环,以此循环螺旋式方法推进支部的各项工作持续提升,推动和促进全公司各基层党组织充分释放自己应有的作用。
“PDCA”循环式管理工作法:在“P”阶段与生产经营同拍布置工作;在“D”阶段确定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与考核标准及细则,并选取生产经营的难点和突破点开展工作;在“C”阶段开展交叉检查、交流、考核、公示;在“A”阶段进行总结及表彰奖惩,对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及固化,对失败教训加以分析及总结,未解决的问题放到下一个PDCA循环里进行再解决,使党建过程管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可视化、具体化,并形成了“闭环”。
“PDCA”管理方式的推进和考核的加强,使基层党组织的细胞充分活动起来,其作用更加显现:
支部一班人责任心更强,基层组织赶超氛围更浓。“PDCA”管理对支部工作的计划、实施、检查、评比、总结形成闭环和循环,每季度开展支部党建工作总结研讨,并针对各支部党建工作开展的深入性、扎实性进行公开评比,现场评出最佳进步奖、创意奖、特色奖、成效奖、探索奖、潜力奖,使各支部既看到取得成绩和存在的差距,又找到改进工作的方向和方法,以此循环螺旋式上升推进支部充分发挥好各项作用,达到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的。形成了基层支部工作条理化、系统化、可视化、具体化,使党建工作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信得过。
思想教育被常态化执行,在思想引导中彰显作用。各基层分党委及党支部把思想教育引导作为推进“七个调整”和“211战略”的重要思想武器,着力通过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态化建设,统一干部员工思想,引导全员一心一意抓好调整,谋求发展。一是坚持抓好各级中心组和干部政治业务学习,引导全员把握改革发展正确方向;尤其是在两级中心组学习,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工作进行学习及研讨,产生了极为强劲的推动作用。二是坚持有的放矢在抓好日常的宣传引导工作,在全公司形成了“大宣讲”工作态势。在每年初宣传兵装集团年度工作会及公司职代会精神之时,公司各级组织均按党委要求,启动“大宣讲”工作机制,成立宣讲团,统一撰写宣读提纲,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形势任务大宣传活动,规模大,参学范围广,效果明显。如今年兵装集团年度工作会召开后,公司党委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形势任务大宣讲,深入车间、班组,各单位共计组织了93场宣讲,4247人次参加了学习,参学率达90%以上。三是形成了媒体强势宣传引导氛围。在每次形势任务宣传教育活动中,公司各单位通过《大江报》报、《班组导读》、宣传橱窗等形式,及时开辟相关栏目进行学习引导。如适时开辟“学习贯彻兵装集团工作会精神”、“七个调整”点评、“七个调整在一线”、“七个调整成果览”、“四讲”园地、“直击精益现场”、“查短板、定措施、求效果”等栏目,有针对性地进行宣传报道,引导员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抓实干。如在兵装集团“8.18”讲话后,公司媒体立即开设了“查短板、定措施、求效果”栏目,特约公司各职能部门部长、事业部总经理及分党委书记针对本单位调整工作的进展情况,查找问题,制定措施,并在《大江》报上署名刊载,接受公司党政及全体员工的监督,将“七个调整”进一步向纵深推进。在10月26日兵装集团公司总经理唐登杰来司作出重要指示后,公司党政迅速研究,提出“两个原则、九项重点”思路和工作措施,公司党委深入基层单位进行推进,在公司上下形成了贯彻集团领导指示精神的热潮。
大江唱响的“大关爱”工程、“N+1”谈心、“PDCA”管理“三步曲”,聚心、聚力、聚智,不仅营造了大江和谐发展的良好氛围,也成为了当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产生凝聚力、推动力的一个成功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