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总揽 写作 betway手机官网 政策法规 技术论文 矿山安全 事故案例 必威betway版本 在线投稿| 西北站 华中站|特约通讯员档案

赵浩程:父亲的三线情怀

煤炭资讯网 2011-11-14 15:46:20散文荟萃
作为一个北方人,父亲也爱自己的故乡。然而父亲——一个普通的三线建设者,在上世纪60年代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从东北来到大西南,把他的生命紧紧地和大三线融合在一起,在这片热土上无怨无悔地奋斗了几十年,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父亲心里有着深深的三线烙印,他无法割舍这山、这水,无法割舍这里的点点记忆,几十年的岁月沧桑已化作父亲心中深深的三线情怀。

父亲已于2004年离世,遵照父亲生前遗愿,没有送他回故乡河北,而是让父亲留在了盘县两河西园,永远留在了贵州,留在了他用生命所挚爱的第二故乡。
常常想起父亲。回顾父亲生前往事,在父亲身上体现着黄土地的朴实,黑土地的厚重,最为可贵的是盘江人的坚韧,盘江人吃苦耐劳的优秀品德——再累不说累,再苦不叫苦。老三线人献身盘江、建设盘江,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创业之初,老三线人头顶蓝天,脚踏荒山,住的是简易漏风又潮湿的竹笆房、板皮房,繁重的劳动,艰苦的环境,他们不曾叫过苦。
父亲13岁的时候,祖父去世,是祖母把父亲和叔叔拉扯成人。
1960年父亲挑着行李闯关东,几经周折,在辽宁铁法大明矿当了一名矿工。
1966年,父亲作为支援三线建设大军的一员来到了盘江矿区,在这里一干就是几十年,直到1995年退休。
初来贵州,父亲特别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六七十年代的贵州真的是“天无三日晴”,淅淅沥沥的雨一下就是几十天。潮湿的天气,再加上水土不服,父亲常常拉肚子。但是,和众多老三线人一样,为了让毛主席放心,让毛主席他老人家睡好觉,为了搞好三线建设,父亲坚持上班,干好自己的工作。70 年代初,小北三开采小井的时候,父亲干的是烧锅炉,由于运煤不方便,父亲常常和同事用大筐抬煤,有时候自己用扁担挑,即使身体再难受也坚持上好班,烧好水,让兄弟们洗上热水澡。父亲没什么文化,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多么远大的理想,有的是既来之、则安之,扎根三线干好自己分内事的踏踏实实的老三线精神。
在30年悠悠岁月中,父亲大半时间在井下深处,干过掘进,当过采煤工,下过料。80年代初我和父亲在一个井口上班,他那时干的是下料的活,一百几十斤的铁棚子,一个班要装几十根,还要走到井下卸车。对于一个年近半百的人来说,光是到井下走一趟就已够辛苦了,而且父亲在东北时受过工伤,一条腿还有点跛,可我从未见父亲皱过眉头,也从未听他喊过一声累。
似乎注定和矿山有缘,父亲支援三线建设到贵州的那一年,我还不满一岁。童年,只知道父亲在贵州工作,那时候街坊邻里喜欢带我玩,也常常有人和我逗乐,有话没话地问我父亲在哪,我告诉在贵州,每当这时候,人们就会说“云南贵州嘎嘎县”,懵懵懂懂中我想,云南贵州嘎嘎县,那一定是天边遥远的地方,一个非常神奇美丽的地方……
我是家中长子,1981年包产到户的时候家里缺劳力辍学务农。1982年冬天我本想去当兵,体检、政审都合格。但是父亲不让去,坚持让我来矿区。从小到大,父亲给我的印象是高大威严,我从来不敢顶撞他。尽管我非常向往军营,最后还是来到拖长江畔,当了一名矿工。
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干一行,爱一行。回收铁棚子,一个班要求扛6根,好多次咬牙扛7根。教书时,精心备课,力求教好书,育好人。父亲留给我的最宝贵财富就是“三线精神”。
每当去西园看父亲的时候,我都会待上好一阵子,慢慢和父亲“聊天”,把矿区发生的可喜变化一件件、一桩桩,仔细地讲给他听,因为我知道盘江的发展,盘江的未来是父亲这个老三线人永远的牵挂。


作者:老屋基矿赵浩程 编 辑:徐悉
声明:本网站新闻版权归煤炭资讯网与作者共同所有,任何网络媒体或个人转载,必须注明“来源:煤炭资讯网(m.freebtg.com)及其原创作者”,否则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本网转载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本网通讯员除外),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1017016419@qq.com


总编辑:李光荣 副总编:韩一凡 顾问:王成祥、王金星 主编:欧阳宏 编辑:杨建华(网站监督)、黄永维、曹田升、陈茂春
备案序号:渝ICP备17008517号-1|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2224号
电话:(023)68178780、13883284332
必威网页登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