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掘进巷道超前探测技术获得重大突破 | |||
——河北煤科院巷道超前探测技术多次试用成功 |
|||
煤炭资讯网 | 2011-10-9 11:13:01厂商在线 | ||
本网讯(通讯员 李玉宝 赵云):河北煤炭科学研究院同中科院携手,历经五年时间,成功研发出“巷道多方位超前探测技术”,在煤矿井下掘进巷道超前探测应用领域居国际领先水平。 多年来,我国煤矿掘进透水事故不断,对掘进巷道能否进行正确的超前探测,成为困扰煤矿安全生产的一项技术难题。
传统的钻探技术虽然直观、明确,但工期长、费用高,且存在一孔之见、控制范围小的致命缺陷,有时钻孔距离水体尤其是水压较小的老空水,即使仅仅几米的距离,也无能为力。而常规电法超前探测技术,则存在测距不足100m,且假异常多、异常定性解释精度低的缺点。
此次研发的的“巷道多方位超前探测技术”有效的弥补了传统探测技术存在的缺点,成功地将探测控制范围由传统超前的“线探测”拓展为“体探测”,实现了对巷道迎头前方、侧前方、斜上方、斜下方等多方位空间探测,探测距离达到150-250m。并对巷道掘进波及范围内的老空水、陷落柱水、含水层水等各类突水隐患进行准确探测,得出明确的地质结论。
在现场工程布置、数据采集、室内资料整理和图件编辑上,该技术采用了新技术方法,大幅提高了适用性、有效性、准确性。在确保掘进安全、配合高产高效矿井快速掘进、提高生产效益等方面,现实意义重大。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掘进突水事故,提供了一套科学、准确、有效的物探技术手段。
该技术一问世,就得到快速推广。截止到目前,经过近一年的试用,先后应用于山西、开滦、吉煤集团、淮南、峰峰、邢台、海南斗笠山等15个大水煤矿区以及甘肃白银铅锌矿区,探测内容涵盖老空水、陷落柱水、奥陶系灰岩水等所有突水水患类型,为矿方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我国煤矿巷道掘进防治水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