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继宏:方言的“趣味” | |||
煤炭资讯网 | 2011-10-31 8:07:18散文荟萃 | ||
“古堆盼刚使慌”。如果你不了解博山,不是博山人又没在博山生活过,就很难听懂这句话。意识是说蹲的时间长了感觉不舒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听到很多方言,越听越觉得乡音颇有味道。
不管什么时候,许多博山人见面习惯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吃老木?”以此表示问候。很多话是以“好”字结尾。如:“你吃连好”“你去干啥好?”等等,就一个“好”字便增加了话语中的味道。博山人不爱说术语,不管是物名称或是时间段,习惯用自己的方式起名。如:早晨叫“寝寝”,陡坡叫“崖把头”,平常吃的土豆叫“洋地蛋”,土块叫“卡拉”,批评叫“扒述”,馒头叫“干粮”,就连我们身体的某些部位也有各自的说法,前额叫“椰柔盖”,膝盖叫“波勒盖” ,颧骨叫(腮骨桩),臀部叫(腚锤)。
也有外地人说博山话不好听,但也明白是啥意思,主要是有些话语很形象,他们仅从“字”面上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如:路面不平叫“轱辘拐叽”,味道不好叫“没滋辣味”,得意叫“烧贼包”或“滋隐”。
但也有些方言也不是那么好懂,如果你是第一次到博山,我想,下面的话你就不明白了。如“扎裹”(打扮、治疗),“不咂不咂”(辨别味道),“拉把蛋湿”(味道酸涩),“郭睬”(看见),“净症候”(毛病多),相赛(真好),“炸呼”(大声喊),快星星(快一点),“炸煞慌”(娇惯),就连我们煤矿企业从事的巷道掘进工作,博山人称作“打洞子”。
在博山偏远的乡村,人们大部分不说普通话,记得去年,村里有一青年当兵回家探亲,乡亲问他什么时候回来的,他说是“昨晚上回来的。”就因为这句话,在一旁的父亲听了很生气,对着儿子说:“你昨晚(碗)上回来,我看你是坐碟上回来,出去了这几天就撇腔拉调。”
对父亲来讲,儿子应该说是“夜来后上”回来的,这样才算乡音未改。
一段话若用博山方言说下来或许能博得你一乐。如:“夜来后上挺晚连好,俺骑着车子跟头轱辘往家走,天乌低溜黑,路上石头巴烂,忒难走连,这不牟心思就创上一块大石头蛋,筐昌声就张倒连,卡俺那波勒盖血里呼拉好,扩是疼煞俺兰。”用普通说就是:昨天晚上很晚了,我骑着自行车很快往家走,天很黑,路上不平,很难走,没料想撞到了一块大石头,“扑通”一声就倒了,我的膝盖都出血了,疼死我了。”
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如今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孩子的文化教育,一入学老师就教孩子怎样讲普通话,一些方言,孩子现在都听不懂了,随着时代在进步,或许这些方言会渐渐消失。但是,土生土长在博山,细细品来,博山话虽然生硬、腔直,却蛮有味道。特别是长年出门在外,最难忘的是方言,一句淳朴的乡音,会彼此拉近距离,听起来格外的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