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杯电工三大硬伤均致命 国资产沦为私产遭质疑 | |||
煤炭资讯网 | 2011-1-5 10:09:01厂商在线 | ||
发审委于2010年11月22日日通过金杯电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发申请。12月22日招股,计划发行3500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为14000万股。专业从事电线电缆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募集资金计划投入到500kv及以上超高压变压器及电抗器等输变电装备专用电磁线扩改项目和风力发电及机车车辆用特种橡套电缆新建项目。2009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8亿元。值得让人注意的是,金杯电工股份有限公司的上会显得有些迫不及待。实际控制人变更未满三年仓促上会;核心主营资产来自*ST金果的募投项目;股权转让历程疑云重重。金杯电工将其实际控制人吴学愚夫妇的财技演绎得淋漓尽致,一场“移花接木”游戏的背后,巨量的国有资产被逐渐蚕食并私有化。
金杯电工:国资产沦为私产令人质疑
金杯电工实际控制人变更未满三年仓促上会,核心资产来自*ST金果募投项目,股权转让历程疑云重重。 核心资产“嫁接”*ST金果募投项目 申报稿显示,金杯电缆是金杯电工持股99.6%子公司。2007-2010年前三季,金杯电缆对金杯电工的业绩“贡献”超过其利润的6成。 然而,金杯电缆却并非金杯电工"原创"。2004年8月,衡阳电缆厂、金杯电工和湘能投资共同组建金杯电缆。2004年10月,金杯电缆与衡阳电缆厂增资使注册资金增至1亿元。2007年1月,金杯电工受让衡阳电缆厂所持金杯电缆36%的股权。至此,衡阳电缆厂将经营性资产剥离后“净身”而退。 而衡阳电缆厂实为金杯电缆2001年再融资募投项目主体。资料显示,金果实业当时通过配股募资2.39亿元。金果实业截至2004年4月30日,已投配股募资5800万元,尚有18105.94万元未投入,其中2176.98万元将投入电力光缆和电缆项目,其余募集资金将改变投向,原因是“投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
不可思议的是,3个月后,金果实业募投项目主体衡阳电缆厂,便将自身的经营性资产逐渐转移给金杯电缆,从此成为别人的"新娘"。以衡阳电缆厂资产为基础“嫁接”的金杯电缆,在设立首年即扭亏,随后成为湖南电线电缆行业的"老大","妙手回春"的能力令人称奇。
国有资产蹊跷私有化 资料显示,2000年置入时,衡阳电缆厂净资产为2.46亿,之后金果实业以925.75万购买衡阳电缆厂所占土地使用权,并至少投入5800万募集资金。截至2003年末,衡阳电缆厂净资产账面价值仅2.01亿,评估价值2.04亿,净资产逐年缩水。 公开资料显示,衡阳电缆厂2000、2001年净利润分别为1019万元和1398万元。申报稿显示,衡阳电缆厂2003年盈利88.32万元。衡阳电缆厂2003年末的净资产反而低于2000年。 2005年8月,金果实业所持衡阳电缆厂99%股权又置回省经建投手中。2007年1月,省经建投转让金杯电缆36%股权给金杯电工,3148.39万元摘得。令人费解的是,金杯电缆成立当年即实现盈利,业绩逐年增长。然而,其转让价竟还不及注册资本金原值。
此外,根据国资委相关办法,转让国有产权的首次挂牌价不得低于评估结果;如低于评估90%,应获相关产权转让批准机构书面同意。而衡阳电缆厂所持金杯电缆36%股权交易价,仅是评估值的83%。大赢家金杯电工,虽然名义上只是二股东,金杯电工始终掌握着金杯电缆的64%的股权。
金杯电工:实际控制人变更或被遮掩
上市公司低价剥离转让的亏损资产,接盘者手里总能"枯木逢春",迅速壮大,直至搭上IPO财富列车。 实际控制人变更或被遮掩 依靠“借鸡生蛋”,金杯电工疾速向中小板发起冲刺。然而,金杯电工申报稿或许隐瞒一项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变更未满3年。 金杯电工设立时,湘能电力持股34.9%;能翔投资持股33.33%,闽能投资、湘能投资、长利电工分别持12.67%、11.11%和7.99%股权。申报稿称,湘能电力、湘能投资股东人数众多,对金杯电工上市会构成实质障碍。2007年11月受让股权后能翔投资取代湘能电力成为第一大股东。能翔投资和闽能投资大股东均为吴学愚夫妇,后者成为金杯电工实际控制人。 2007年11月转让股份时,湘能电力的大股东为湖南创业电力;湘能电力机关工会委员会为二股东,持有8.27%股权。金杯电工对实际控制人认定、吴氏夫妇成为实际控制人的起始时间语焉不详,似乎在刻意规避。
金杯电工的实际控制人“从无到有”已经发生变化,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发行人最近3年内主营业务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没有发生重大变化,实际控制人没有发生变更。但是,从金杯电工股权转让完成后办理工商变更手续的时间2007年11月29日计算,到公司上会的2010年11月22日,尚不满三年。倘使如此,金杯电工IPO无疑存在硬伤。
金杯电工在质疑声中过会 金杯电工还有一个一母同胞的“富大哥”,领先科技的重组也与*ST金果渊源颇深。领先科技重组方中油金鸿,其盈利支柱衡阳天然气曾是*ST金果旗下资产。2005年8月,衡阳天然气因亏损累累被置出*ST金果。 在资产置换时,*ST金果曾表示,衡阳天然气受行业政策、地区管道开通时间等多种因素影响,盈利情况具不确定性。然而,衡阳天然气一经置出便"焕发新生",2007实现净利润近亿元,2009更是跨越亿元关卡。
《信息时报》表示,衡阳电缆厂和衡阳天然气,分别是成就金杯电工造富梦想以及领先科技浴火重生的最大功臣。就在金杯电工实际控制人吴学愚夫妇分享着资本市场财富盛宴的时候,曾经为他人作嫁衣裳的*ST金果如今安在?讽刺的是,因数度资产重组业绩却均不见起色、连续三年亏损,*ST金果自今年5月10日起暂停上市,至今仍无东山再起的消息。
金杯电工:公司内部有风险
原材料价格变动风险
申报稿显示,全球金属网数据显示,上海现货铜近三年又一期每吨平均成交价格分别为6.25万元、5.51万元、4.23万元和5.72万元,上海现货铝每吨平均成交价格分别为1.95、1.70、1.40万元和1.56万元。 从上海现货铜、铝价格走势可以看出,报告期内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的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铜铝价格处于高位震荡,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铜、铝价格急速下跌,2008年底达到最低点,2009年总体处于恢复上升阶段,2010年1-9月铜、铝价格在一定范围波动。铜、铝占发行人产品总成本的比例超过80%。 铜、铝价格大幅上涨会增加发行人生产经营的资金需求、并可能导致供应商不履行现货供应合同,导致公司财务成本和采购成本增加;铜、铝价格大幅下跌则可能导致发行人自备库存产生跌价损失或客户终止销售合同形成损失。 依赖单一市场风险 申报稿显示,受运输成本和包装物回收成本等因素制约,电线电缆产品存在经济销售半径。近三年又一期发行人在湖南实现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总额比例分别77.14%、78.95%、67.84%和57.81%,销售区域较集中。 由于中西部地区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东部沿海,而且随着国家“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逐步实施以及等等实验区的建设,中西部地区对电线电缆需求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公司利用地处中部地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和品牌优势,近三年又一期实现的湖南省外收入分别达28,826.02万元、30,908.32万元、47,487.98万元和56,512.06万元,2008、2009年环比增长7.23%、53.64%,取得显著业绩,但是,发行人在一定时期内仍存在依赖单一市场风险。 净资产收益率被摊薄的风险 申报稿显示,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净资产规模将有较大幅度提高,而募集资金投入项目到产生效益有1~2 年的建设周期,难以立即对公司盈利产生显著贡献。 本次发行若在2010 年内完成,预计公司当年净利润增长幅度将小于净资产增长幅度,导致净资产收益率较上年度有所摊薄。(综合《-上海证券报》、《信息时报》等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