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实:也给“四零五零”人员送点“温暖” | |||
煤炭资讯网 | 2011-1-16 10:22:59一事一议 | ||
作者单位:内蒙古锡盟神华胜利必威手机登陆在线网页 公司
年关将近,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又将“慰问”弱势群体,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就是不知前先年下岗失业的被称为“四零五零”人员的是否也在被“慰问”之列?依过去的经验,他们显然是不够资格被“慰问”的。他们是企业不管,政府不管,四大不靠的社会“闲散人员”或“自由民”了。再加上他们曾是工人阶级的一份子,面子上过不去,自己也不主动再说什么,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快要把他们彻底忘记了,所以“送温暖”自然是送不到他们那里的。
其实,为了国有企业的起死回生,为了国有企业能够“减员增效”,“四零五零”人员曾做出过巨大的牺牲。他们以失去劳动权利为代价,换取了企业的振兴与发展。在企业改制、重组过程中,一些企业与地方政府同流合污,公然违反法律,曾或威逼、或诱骗,让他们买断工龄、让他们提前内退,从此他们成为了社会上多余的人。在企业改制、重组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不透明,国有资产大多流进了个人的腰包,而“四零五零”人员却被一脚踢出了企业,失去了谋生的饭碗。就是现在有的地方还在上演这样的闹剧。在中国,这样的“四零五零”人员有3000万到4000万之多。 在企业完成改制、重组后,尤其是国有企业,靠着垄断很快“做大做强”了,他们照搬行政体制,内设了众多的机构,科长、处长、还有不知是些什么叫不来的“长”,尸位素餐,在哪里心安理得地拿着高薪,有的一年的年薪几十万、有的超过百万元。那些被他们踢出去的“四零五零”人员却还在为温饱疲于奔命,早被他们这些既得利益者他们忘到了九霄云外了。 “四零五零”人员在近年里仿佛已成为一个历史名词,很少有人再提起他们。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他们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党和人民。具体地说,他们把生命的最美好的年华贡献给了企业,在他们精力最旺盛,经验最丰富的时候,却被说成是“余富人员”,被迫下岗,被迫买断,被迫内退。如今的企业虽然早已今非昔比,可已经与自己再无瓜葛,如果想再回去找找原来的企业,不是企业换块牌子,说是不存在了,就是被当做“闹事的”遭受侮辱或暴力的驱赶,他们被看做是“不稳定因素”,他们当中尽管有过去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先进生产者,也有共产党员,也有不少的“环节干部”,也有无私奉献过的大量的一线工人,能工巧匠,但这些都一文不值了,没有谁会同情你,没有人会关注你,社会早把他们忘了。一年拿着工人几十年、一辈子、几辈子工资的企业领导和一心要政绩、一心升官发财的部分政府官员,更是把他们视作洪水猛兽,害怕他们提出哪怕一点点正当的合法的要求,他们再无人理睬,他们俨然成了另类。在年关将近的时候,没有那个企业去慰问他们,没有那一级政府再想起他们。 “四零五零”人员在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和失去劳动权利的苦痛中也慢慢地适应了残酷的现实,被生活所迫,他们不得不混入民工队伍,与年轻的农民工争抢粗笨的活计,或在城市偏僻的街巷拉个三轮车送点货、拉个人,或在城市的某一角落摆一个地摊,提心吊胆地在害怕城关突然出现的惴惴中叫卖那点上不了档次的小商品,他们每天为养家糊口艰难地奔波,并慢慢地老去。有的媒体前几年老是宣传下岗工人自谋生路,二次创业的典型,但很少关注那些沦落得就像吃不到东西的野猫野狗的大多数还没有解决温饱的真正凄惶的下岗工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一天天在变老,老得只能苟延残喘,在无望的等待中、迷茫中、麻木中,依靠子女吃口饭、活下去,他们就像一缕清风,从企业和一些地方政府领导的视野中消失了。 前几年还在大谈“四零五零”人员“再就业”,现在没有人再提这样的话了。他们不被人再提起,仿佛他们都已“就业”,其实他们正在消失,不仅消失在企业和一些地方政府的视野中,也正在消失在社会公众的视野中,他们默默地承受着社会的歧视,承受着下岗失业的永远的心灵的伤痛,他们无语,只能把委屈、无望吞到肚里。他们的声音,用俄国诗人马雅可夫斯基的诗句说,真是比“啁啾的鸟声还要低微,没有人会听他,只有他的老婆”,有的就连他的老婆也不再听了,因为养活不了人家,人家走人了,在下岗职工中这样的悲剧几乎到处都上演过。 下岗职工中其实并不是都如企业转制、兼并时被说成是素质低下,不能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富余人员。他们当中有许多人才,至少在国有企业没有被国有垄断企业、私人、私企以转制、重组为名抢夺之前,他们是企业的顶梁柱,他们真诚地爱过企业,他们为企业洒下过汗水,贡献过智慧,为共和国的经济大厦添过砖,加过瓦。只是他们当年讲奉献,讲集体,不会就像现在的企业经营者那样把自己打扮成精英。成者王侯败者寇。他们成了下岗职工,而一些比他们个人品质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人如今却仿佛成了救世主,成了一代富豪。 在“四零五零”人员一天天变老,一天天无声的时候,希望有的企业还能再想起他们,毕竟他们为如今火红的企业付出的是半辈子的人生,是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苦痛,企业不是现在天天喊要承担点社会责任吗?怎么偏偏就把他们忘记了呢?尤其是那些曾经把他们赶回家的企业,那些欺骗过这些职工的地方政府,逢年过节,登门“慰问”一下他们,抚慰一下他们滴血的受过伤的心,表示还记得他们,无论于情于理都是不过分的。如今不是天天喊和谐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能和谐吗?
|